第677章 陈主昏庸国终亡,白氏助隋天下统

26天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677章 陈主昏庸国终亡,白氏助隋天下统

第677章 陈主昏庸国终亡,白氏助隋天下统

开皇七年十月

隋帝杨坚见灭陈时机已成熟,便派使者将玺书送给陈朝,历数后主的二十条罪状,并抄写了三十万份诏书,向江南地区传播。

同时部署南下灭陈的大军线路。

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由杨广节制各军,指挥总管九十人、水陆军共五十一万八千人,同时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十路攻陈。

其中秦王杨俊率水军由襄阳进屯汉口,随时以水路支援各部;

清河公杨素率舟师出蜀地永安东下,沿长江一路东向;

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与杨素合兵;

晋王杨广出六合;

阳国公、郢州总管白聚出郢州;

泸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

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

蕲州总管王世积率舟师出蕲春,攻九江;

青州总管燕荣率舟师出东海,沿海南下,入太湖,进攻吴县;

徐州总管白汝出海州,支援广陵,与贺若弼合兵。

但由于朝中宠臣当道,一应报急文书皆被湘州刺史施文庆、中书舍人沈客卿等人隐瞒。

于是陈慧纪果断决定,率兵三万和楼船千艘,放弃公安东撤,出兵援救建康。

陈国南康内史吕忠肃,依仗荆门的险峻地形,意图据守北岸的岐亭,并以铁索三条横江,妄图阻挡杨素舟师。

没了铁索的阻拦,隋军舟师得以顺利通过。

故而陈朝方面对隋军的攻势毫无备御。

长江上游陈军将领看到形势不利,便收缩兵力,重兵防守江夏,阻止杨俊军继续东进,并以此接应上游诸军。

一时间,陈国边界处处烽火,沿江各镇戍相继向陈廷奏闻隋军南下的消息。

但白聚乃宿将,历经周隋两朝,所经历的战事没有三十也有五十了,一心防守之下,怎会让陈慧纪寻到破绽。

在国家充足的粮饷支援下,杨素、刘仁恩两部昼夜不歇,历经四十余战,水路并用,终于是攻破了岐亭,吕忠肃只身逃走。

十二月,白聚、杨骏两部率水陆军十余万进屯汉口,并以一部兵力攻占南岸樊北,彻底截断陈国中游,断绝长江上游、下游的联系。

同时,出蜀的杨素、刘仁恩沿着长江一面以舟师顺流而下,一面遣步骑一部沿长江南北两岸夹江而进。

这时候,防守公安的陈荆州刺史陈慧纪,见势不利,加之建康因为杨广、韩擒虎、贺若弼、白汝、王世积、燕荣六部攻抵城下,已经对建康形成包围态势。

因为陈慧纪兵众,其人也不是庸才,所以白聚与之相持起来,并以杨骏率舟师阻挡夏口的陈军,防止己方被前后夹击。

沿途陈军无法阻挡,纷纷投降。

建康朝廷急忙向全国下发勤王诏令。

好在隋国经过数年的治理,国库充足,加之白槐献上的交易税,使得隋国能够在不抑制商人的情况下,收缴足够多的赋税。

这边陈慧纪心忧朝廷攻势颇急,那边白聚老神自在,就是不出兵,只是坚守营壁不出。

谁知在汉口,被白聚、杨骏部阻于汉口以西,无法通过。

开皇八年正月

由于吕忠肃死守不退,隋军多次进攻不利。

但凡陈慧纪有渡江之势,就出兵阻止,陈慧纪无奈,只得在长江南岸设立营寨,意图找到白聚的漏洞。

两方便就此僵持下来。

正月二十二日

虽然在建康周围还有十余万陈军,但陈主不谙军事,加之朝中奸臣胡乱指挥,使得陈军全面放弃了周边的险峻要地,只与隋军在城外驻守。

并将全部军情,交予不通军事的湘州刺史施文庆处理。

即使陈国大将萧摩诃先后两次提出,如今隋军立足未稳,半渡而来,出兵掩袭,必定建功。

但都被陈主拒绝。

随后商议军事时,吴兴内史任忠又提出了反击之策,亦不从。

正当诸将按令主持筑营坚守时,第二天陈主又说:“兵久不决,令人腹烦。”

突然命令萧摩诃等诸军出战。

于是昼夜掘土垒营的陈军就这样疲惫的被拉上了战场。

任忠不由得愤懑道:“主昏庸如此,陈国焉能不灭。”

陈隋两军就这样在建康城外开始对决,即使陈国中领军鲁广达部多次击退隋军的进发,但依然被隋军找到破绽。

见陈军疲惫,阵型散乱,军士东倒西歪,贺若弼知道机不可失,于是未等后续部队到达,率隋先头部队出战,却被鲁广达击败。

但贺若弼并不气馁,又命人燃物纵烟,掩护撤退,令陈军找不到他们的动向,尔后强击萧摩诃部。

由于休息不足,萧摩诃部被击败,陈军十万大军的阵型就此崩溃,全军瓦解。

同一天,韩擒虎进军石子岗,深感陈国无望的任忠主动迎降,并亲自引隋军自朱雀门攻入建康城,俘虏了藏于皇宫枯井中的陈主陈叔宝。

皇帝被俘,建康守军自此投降。

后续隋军相继挺进建康城,入城后的杨广命陈叔宝亲自手书投降诏书,使人持诏往上游招降陈慧纪等部。

同时遣兵东下三吴,南进岭南等地。

正月二十四日

汉口前线,陈慧纪仍旧与白聚相拒于此。

这日白聚主动出兵,并于阵前相邀陈慧纪出阵说话。

只见陈慧纪纵马走到阵前,虽是文官,但身上不乏武将气质,面对白聚的邀请他并不领情:

“两军对垒,你我各为其主,我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但若是白公愿意降陈,就另待他说。”

白聚没有与他多说,而是让身边的骑士将陈叔宝的投降诏书送过去。

虽然疑惑,但陈慧纪还是看了诏书,只见他面色潮红,突然口吐鲜血,坠马而落。

陈军见主帅落马,一阵的慌乱,阵型也不负严明。

这正是隋军进攻的好时机,但白聚却没有下令出击,而是命令全军归营。

次日,陈慧纪派使者来隋营,言自己要遵守君命,向贵部投降。

再次来到昨日的地方,陈慧纪的精神状态却大变,面色苍白,颓废的向白聚拜道:

“亡国之臣陈慧纪,奉命向贵军投降,一应命令皆出于末臣,请贵军怜悯,勿要牵连卑军将士。”

白聚叹息一声,说道:“此非战之罪也,尊史请起,今后天下一统,何来两国之别,都将为大隋臣民矣。”

陈慧纪默然,没有说话。

自此,随着陈国最后一支主力军团的投降,陈国正式宣告灭亡。

但这并不代表隋国尽占陈地,在诸地奉表归附隋朝时,只有岭南一地,在冼夫人的抵抗下,始终不肯归附隋朝,甚至多次打退杨广派出的征讨军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