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宾府行晋阳事发,唐国公鹰扬心计

20天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692章 宾府行晋阳事发,唐国公鹰扬心计

第692章 宾府行晋阳事发,唐国公鹰扬心计

大业十三年五月十日

鹰扬府郎将罗振费尽心思终于招募好缺额的四百二十三名府兵,却迟迟不见白宾点卯。

距离上级要求的时间眼看就要接近,罗振不得不派衙吏前去催促,让其立即回军府主持新兵训练之事。

“噔噔噔!噔噔噔!”一名文吏不停地叩击白宾府邸的门环,却不见里人开门。

就在文吏束手无策,准备回衙门时,一辆带着家小,携带着包裹的马车停在了门口,来人取出怀中的钥匙,将房门打开,指挥着随从往里面搬东西。

文吏连忙上前询问道:“敢问此处可是白鹰击尊府?”

那人明显一身官威,可见品级不低,将搬家的事情交给夫人,来到文吏面前道:

“非也,本官乃太常寺新任协律郎,才从鄠县任上调任,今日是本官来京第一日,不曾听闻白鹰击之名。”

文吏一听是与县令平品的正八品协律郎,掌管音律,是负责朝廷所有宫宴音律的主官,连忙行礼。

“敢问阁下是从何人手中购得此处房邸。”

出了翊卫府,罗振只觉得背后一阵潮湿,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了。

见协律郎明显对自己调查式的询问感到不豫,连忙解释道:

“协律郎见罪,小人乃京师鹰扬府吏员,奉鹰扬将军之令,前来寻找鹰击将军白宾,请他回军府处理公事。”

“只是今日来叩门,却不见人出,故有此问。”

小吏面前,掌握数十处房邸,身价数万钱的牙人十分卑微,小吏这才明白,事情大了。

协律郎脸色缓和,便告诉了小吏自己是从牙人的手中购得此处房邸,因为售得急,价格低,加之地段好,这才通过关系,得到此房。

不怪牙人害怕得罪小吏,虽然小吏没有官品,但是身为京师鹰扬府的吏员,掌握着长安附近数个县的兵员储备。

而且他是知道白宾是当今礼部尚书,负责京西防务最高长官白槐的公子,更有数名封疆大吏的族叔。

“如此说来,白鹰击早在七日前,就在你这里挂牌出售?”

罗振眉头紧蹙,小吏是他的心腹,绝对不会骗他,只是他十分不解为何白宾会突然消失。

知道了事情原委,小吏连忙返回鹰扬府,将自己打探到的一切,告诉了罗振。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将手中的马缰递给一直跟着他的小吏吩咐道:

“你立即骑着本将的马匹去往长安县,看看白府还有没有人,若有人,就将白宾与唐国公一事告知白府。

拱了拱手,协律郎送别了小吏。

“多谢协律郎告知,小人打扰了,对了,恭贺协律郎乔迁之喜。”

“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唐国公李渊,罔顾圣恩,公然起兵反叛朝廷,今特命令有司逮捕一切与李氏相关的人员···”

有谁可以威胁到他呢?

就在罗振纠结是否要向上级通报白宾的事情时,邸报上的一则消息,让他一切都明了。

小吏没有直接回鹰扬府,而是前往专门负责售房的牙人那里,凭借自己的一些小关系,找到了负责白宾房段的牙人。

牙人身为长安当地人,小吏稍微动个手段,就可以将牙人的亲属安排到关中最前线的部队。

走在大兴的街上,看着来来往往奔走的兵丁、衙役,好似他们都是去抓捕李氏党逆。

“来人,备马,本将要前往翊卫府。”

若没见到人,不要停留,什么话也别说,立即返回来。”

没有问什么,小吏躬身受命,连忙翻身上马,向着长安县而去。

夜幕降临,小吏终于在天黑之前赶了回来,疲惫的告诉罗振:

“回将军,按照将军的吩咐,长安白府一切如旧,不见有丝毫异处,小人将白鹰击、唐国公一事尽皆告之白府。”

罗振不待小吏松口气,继续追问道:“白府之人可说了什么。”

小吏喘了口气,继续道:

“小人说要告知白鹰击的将军,白府掌事立马带着小人去见了管家,接着见到了白鹰击的兄长。”

“白公子说此事他知道了,多谢将军的及时告知,将军的情谊,白府记下了。”

罗振眼睛一跳,嘴角压制不住细微上扬,抚掌道:“如此甚好。”

小吏这一战仿佛见了世面,又喋喋不休的说起了白府之大,他走了将近一刻钟,才走了一半,白府之装潢雅致,也是让他咂舌。

已经达到了目的的罗振此时心情极好,笑着道:

“不瞒你说,当初白宾初来,曾请过本将与几位同僚,本将当时也是如你一般。”

“一直都在想如何与白氏搭上关系,可惜白宾为人公道,一直只有同僚之情,如今,本将也总算是搭上了白氏这条船,你我的富贵,就在其中。”

小吏听完,也终于明白了罗振让他去白府通报的原因,此时也搓着手,心中极其激动。

罗振发达了,他身为罗振的侄子,也有机会跟着发达。

五月三十日,接到李渊密信的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相继从河东赶回晋阳,其他子嗣,或在当地隐藏起来,或投奔晋阳。

已经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的李渊立即动手,在副手兼好友裴寂,以及李建成、李世民等儿子的建议下。

打出“废皇帝而立代王,兴义兵以檄郡县,改旗帜以示突厥”的旗号,正式宣布起兵。

六月,李渊使李建成、李世民率军破西河郡城,斩郡丞高德儒。

得到西河郡,加上本就占有的晋阳,李渊军力超过两万,于是自称大将军,署置府僚。

又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领左三统军等;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领右三统军等,各置官属。

定下尊卑官署后,李渊并没有立即遵循好友晋阳县令刘文静,立即攻河东,入关中,定长安的三步走战略。

而是停下了脚步,对内开仓赈穷,招兵买马,对外广发檄文,联络盟友,并声诉杨广的恶行,以取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八月,只是两个月的时间,李渊麾下的军队就涨至数万人,见自己羽翼丰满,李渊当即下令,启动刘文静之策,入关中。

月末,李渊沿着汾水南下,一路克霍邑、临汾、绛郡、汾阴,攻必胜战必克,军威大盛,还招降了冯翊郡的起义军首领孙华,兵锋直抵河东郡。

然河东守将屈突通死守,渊军久攻不下,李渊见城坚不易攻取,意欲引兵西往长安,便升帐议事,向将佐问策。

裴寂认为如不能克河东将陷于腹背受敌之境,建议“先克河东,然后西上”,则长安必破。

但李世民却认为,此战胜在速胜,若在河东耽搁太多时间,等到朝廷从关东调集大军入关,则万事休矣。

所以应该大胆绕过河东城,挟胜速取长安为上。

李渊最终综合两种意见,扬长避短,决定留一些兵围困河东,自统主力军西进,自壶口渡河。

九月,李渊自统兵驻扎朝邑,为诸军接应,护大军后路,防止河东屈突通突围断粮。

他分军两路,一路命李建成、刘文静率王长谐等数万人屯永丰仓,扼守潼关,以备东方援敌。

一路命李世民、刘弘基等数万人,掠取渭水北岸之地,对长安采取钳形攻势。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