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拉开差距,全第一可不是瞎吹的

2个月前 作者: 爱喝红茶的兔子
第803章 拉开差距,全第一可不是瞎吹的

第803章 拉开差距,全球第一可不是瞎吹的

在启明星科技出现之前,航天产业给华夏百姓的印象是非常高大上的。

什么0.001毫米的公差,各种各样的高度保密,仿佛那里是未来科幻世界。

但是启明星9号开始发射之后,情况就慢慢的出现了变化。

虽然第一颗启明星9号是在传统的西北发射场发射的,许多流程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紧随其后,启明星9号密集的提升了发射频率,让大家对火箭发射不再那么陌生。

特别是启明星9号居然还是可回收利用的火箭,让大家对火箭的神秘感更加下降了几分。

这一次启明星9号直接放在海上发射平台上发射的时候,更是对现场的准备工作做了各种直播。

“我们的星链,看来也还是要进一步的提升速度才行。”

这种场面,任何一個火箭大国肯定都是曾经碰到过的。

“或者我们找个时间去启明星科技那边交流一下?”

曹阳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NASA那边对我们的支持力度,还可以再提升一下。”

作为美利坚民营航空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跟NASA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但是这一次启明星科技选择了在自己的海上发射平台上面发射,航天科技能够帮忙的东西就不多了。

对于火箭发射来说,这样子的结果其实是最好的结果。

“可以考虑先给边远哨所所在地安装一些星链卫星系统接收器,到时候直接解决这些地方通信和上网的问题。”

只要知道这条路是正确的,有的时候中间的困难反而是比较容易克服的。

“到时候应该是直接对标你们的启明星9号的吧?”

不过,要是能够领先于美利坚,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就是把实物给到你,都不一定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出来。

马斯柯现在对南山汽车集团和启明星科技集团都是非常重视。

到现在为止,它们的可回收利用版本的猎鹰9号还没有正式的发射成功。

“有人在后面追赶,也可以让我们的技术团队有点危机感。”

星链卫星的主要作用就是通信和提供互联网服务,这方面的内容许多地方都是需要的。

当火箭在特殊的支架支撑下,稳稳地立在平台上的时候,附近的指挥船上立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指不定就是华夏那边想要扶持一家标杆企业出来呢。”

在无数直播观众的见证当中,启明星9号从海上发射平台一飞冲天,快速的冲向了太空。

最关键的是人家启明星科技研发可回收利用火箭,那是实实在在的要把它用在商业上的。

“这要是那么容易,我们的航空发动机瓶颈问题早就解决了。”

“今天的海上发射要是成功了,那么启明星9号的名气肯定就更大了。”

要不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就要落后了。

等到发射结束之后,喜悦的心情还没有完全过去,赵思宇就立马召集精兵强将,开始安排正式组建卫星通讯的事情了。

火箭这种东西,你想要简单的抄袭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项新技术的研发,最困难的往往是不确定这条路是否正确。

别人都还没有把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启明星这边已经又一次的把120颗卫星给直接送上太空了。

“我听说启明星科技那边准备把启明星9号的发动机继续使用在启明星9号MAX以及未来的星舰系列火箭上。”

经验越来越丰富之后,火箭发射对于启明星科技来说就不算是什么大事了。

最终的经济效果肯定是非常的显著。

“这种直播应该对启明星科技的下一步融资很有好处的。”

“或者以后我们的火箭发射,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的简化?”

或者说将来如何才能把这些研发成本收回来,他们压根就还没有开始考虑。

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却是引起了各方非常大的反响。

“当然了,跟我们的碳纤维外壳比起来,它们的重量肯定会更重,对发射吨位有所影响。”

“启明星科技现在也算是华夏的明星企业了,它们不仅拥有热度很高的星链卫星系统,还有各种无人机业务。”

所以启明星科技那边也是正式的在官微上面公布了这个事情。

将来启明星科技这边还有大量的火箭发射安排。

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与此同时,也可以用来给野外行军的队伍提供特别的通信帮助……”

后面发现同时捆绑太多的发动机,他们搞不定控制逻辑,一不小心就炸了。

而就在他们交流着今后努力方向的时候,来参观的那些嘉宾想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华夏这几年的变化确实是挺大的,特别是南山集团关联的那些企业,总是不经意之间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

“像是猎鹰9号的外壳,直接就是不锈钢,成本算是非常低的。”

现在好了,一切都水落石出。

那么快就把几百颗卫星给送上去了,虽然每一颗卫星的大小跟传统的有点不一样。

德米特利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给说了出来。

所以最后基本上都不敢超过10台了。

“我感觉以后它们很可能会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有什么好担心泄密的?”

但是应该归应该,实际上是什么情况,还是要最终试过了之后才知道。

格罗京是奠定的旧时代北极熊航天人的态度,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就必须坚持下去。

这一点,他也算是看的比较透彻了。

所以能够很快的搞定可回收利用猎鹰9号,那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

“多发动机控制技术可没有那么容易,当年我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把多台发动机合在一起,提升火箭的发射吨位。”

“但是从结果上来说,那是不大乐观的。”

“只不过这一次被我们刺激之后,加快了研发速度。”

“直播镜头里头可是各种画面都有,甚至就是连启明星9号的组装车间的画面也播放出去了。”

“人家在廉价火箭的开发上面,起步是比我们更早的。”

“今后我们的启明星9号发射,只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去推进就可以了。”

过去北极熊有各种型号的航天发动机,这里面肯定可以找到一些适合现在需求的。

今后它们不管是来华夏拓展业务,还是在全球拓展业务,都是不可能避开对方的。

多架无人机从四面八方共同将启明星9号发射升空的场景都给记录了下来。

“但是对于美利坚市场来说,低成本的影响是更大的。”

虽然华夏的航天技术以前是自己的小弟,但是现在小弟的水平提升了,格罗京倒也是愿意过去交流一下。

如果能够跟星链的一部分卫星结合在一起,提出一套完全不一样的通信系统,也许可以在一些地方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火箭发动机,把摄像头直接对着它拍摄个几小时,也不用担心有人抄出来。”

林国江正好跟潘军站在一块,知道对方的身份之后,慢慢的也聊了起来。

“曹总,启明星9号成功实现海上发射,现在就等一级火箭把卫星送到指定的轨道,今天的发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可回收利用猎鹰9号也不是这两年才开始研发的,它们应该是琢磨了几年了。”

潘军自然也是知道通信的重要性。

【星链卫星系统正式开始组建】

里面的不少零件都是涉及到比较特别的工艺。

“曹总,星链这个话题最近几个月都很火,但是各方一直都没有拿出什么真正的东西出来。”

“美利坚和华夏人选择的道路都是比较取巧的,一款发动机怎么可能可以满足不同火箭的发射需求呢?”

但是北极熊那边呢?

启明星9号的性能,一如既往的稳定。

人家也已经有清晰的成本回收计划,将来指不定能够创造出奇迹出来。

赵思宇不敢托大,觉得还是确认清楚一下再回答为妙。

这种方案的成本肯定是比单独的去开发全新的发动机要简单。

一切都跟演练的内容一样在推进之中。

德米特利作为火箭项目负责人,虽然现在开发的可回收火箭的思路跟启明星是很不一样的。

对此,启明星科技内部自然也是心中有数。

“不过据我了解启明星科技也是不缺钱的,至少这两年是不缺钱的。”

在钱俊峰看来,能够给启明星科技带来威胁的应该就是只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了。

“今年之内它们能够成功的把可回收利用猎鹰9号搞出来,我倒是不觉得奇怪。”

几个人越聊越是觉得星链卫星系统的前景广阔啊。

钱俊峰其实不是特别的看好。

启明星科技的星链,现在已经跟行业内拉开差距了。

要不然为了某一款火箭去重新开发一种发动机,那个成本是很高的。

不过在正式的报告之前,肯定不可避免的要聊一聊今天很是火热的话题了。

“只是这一次大家失算了,越是对付他们,对方反而是过的越来越好了。”

今天是启明星科技第一次实现了两枚火箭一起发射。

徐军在旁边将林国江和潘军的对话听了进去,立马就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当然了,缺点就是太贵了。

要是能够把一款通用的发动机不断地捆绑发展,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研发经费,也能通过提升产量来降低这款发动机的成本。

“到时候让他在中间联系一下,我们一起过去交流一下。”

要不然研发难度会越来越高。

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在那个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再开发和验证而已。

“我觉得他们应该也是很有兴趣跟我们好好的交流一下的。”

曹阳这么一说,直接就把钱俊峰给怼死了。

这对启明星科技来说,意义还是很不一样的。

“潘代表,我们今后的一些军用的通信频道,是不是可以考虑也用星链来专门进行对应?”

昨天顺利的进行了启明星9号的海上发射,今天曹阳就开始正常进入到各种忙碌之中。

“只有根据不同的火箭需求设计不同的发动机,才能生产出性能最好的火箭出来。”

这里面肯定是需要结合最新的控制系统技术才行,要不然捆绑的发动机越多,控制越复杂,半空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猎鹰9号改进型的重新发射,争取在下个月就再次进行。”

“到时候对星链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西北发射场那边,也一切顺利吧?”

格罗京仿佛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些场景。

就像是格罗京说的一样,它们自己有各种发动机可以选择。

它们研发可回收利用火箭,一定程度上就是单纯的为了研发而研发。

到现在为止,其实已经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相关的测试工作了。

“让美利坚那边追一追也行,要不然那帮人的优越感太强了。”

迪尔斯又把主意打到了NASA上面。

“我们国内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已经有这方面的认识了,要不然之前就不会有各种针对南山碳纤维、南山半导体、南山设备等南山集团关联产业的措施。”

“以后是不是在合适的发射窗口的时候,可以同时将几枚火箭在同一个发射场中送上空?”

至于北极熊那边联合火箭航天公司,虽然实力也是非常的强大,但是走的路线跟启明星科技不同。

火箭发射的神秘感,一下就被捅破了不少。

军工方面的相关通信,对于保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格罗京,我觉得公司需要在多发动机联合控制技术方面做一些投入,要不然可能今后我们想要走启明星科技的发展道路的话,就会很困难。”

“曹总,一级火箭和二级火箭已经成功分离,很快就要进入到二次点火了。”

“所以我感觉那么高调,应该还是有其他的一些目的。”

发射的次数多了,各个环节的流程按照规定去做就行了。

“我听说美利坚那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在快速的研究可回收利用猎鹰9号。”

德米特利没有继续坚持要搞捆绑发动机的方案,而是换了一个角度去跟格罗京建议。

以前的每一次发射,航天科技都是或多或少出力了。

“这个我们作为转向的推进方案在内部具体讨论一下。”

启明星9号是按照标准化的流程生产出来的,将来计划生产的数量会超过20枚。

钱俊峰站在曹阳身边,看着慢慢消失在空中的尾焰,心情颇为复杂。

“现在公司已经融资了好几亿美元了,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进一步的融资。”

虽然大家的关注力都是放在了海上发射上面,但是并不表示西北发射场那边就啥都不用管了。

曾婷婷今天也是专门为下一个大项目过来专门汇报。

这些安排肯定是越简单越好。

北极熊那边,联合火箭航天公司内部,也是在观看启明星科技的这一场海上发射。

但是不得不说,北极熊在控制系统方面的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关键是这种新的发动机的性能是否稳定,也不好说。

九!

八!

七!

……

“曹总,你们就真的一点都不担心泄密啊?”

这对公司的技术协调能力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迪尔斯现在的心情比较复杂。

像是一些非常厉害的技术人员,那是可以从对方火箭发射的过程当中看出不少门道出来的。

“那边发射升空的时间是几乎一样的,刚刚也已经顺利的实现了一级火箭的回收利用。”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羊城外海的海上发射平台上面,启明星9号正缓缓的进行再次降落。

将来这些火箭用来干什么,其实没有完全想清楚。

当华夏一众网友正在观看启明星9号海上发射的直播的时候,远在太平洋那边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内部,也正组织一帮人在观看这一场特别的直播。

“迪尔斯,启明星科技的这一次海上发射,搞的还挺高调的啊。”

一步领先,很可能就是步步领先。

马斯柯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属于自己的可回收利用火箭给搞出来。

“只要我们技术进步的速度足够快,就不怕别人学走。”

“这种情况下,就不用怕花钱了。”

虽然之前技术团队已经做了许多的模拟,觉得这一次的发射应该是可以顺利的进行。

很显然,他觉得多发动机捆绑的方案,将来还会是国际主流的一种方案。

现在却是被人家给抢走了风头。

这么重要的信息,肯定也是很多人都关心的。

“现在我们正式的对外官宣开始组建星链卫星系统,这妥妥的是领先于全球,估计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北极熊联合火箭航天公司要着急了。”

毕竟启明星9号这边都已经给对方制作了一个模板了,它们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行了。

当然了,他自己也是想要借着这一次的机会,看看有没有可能跟启明星科技那边做一些合作。

曹阳没想过垄断星链卫星系统,这是不现实的问题。

毕竟从火箭的各种准备开始,网友就能直接在网上看到直播。

启明星科技的这个世界第一,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水分。

……

并且启明星9号和启明星9号MAX上的不少零部件是通用的,这种情况下,生产难度也是下降了不少。

真的垄断了,人家就要想办法搞你去了。

这两家公司是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

“这个倒是可以试一试,华夏航天科技的钱俊峰已经邀请我好几次了。”

而民用和军用的通信,肯定是有区别的。

而火箭上有那么多的零件,只要某一个零件设计不合格,也许发射的时候就直接变为烟花了。

它们自然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场直播,看看能不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有用的技术出来。

……

“林总您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我回去专门汇报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开发一套基于星链的军用通信系统出来。”

“它们的处理方法就是捆绑更多的发动机,从而满足发射的吨位需求。”

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火爆场面。

这意味着启明星9号成功实现了海上发射,技术成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一个等级。”

赵思宇心情颇为激动的在旁边汇报着最新的情况。

如果它们公司失败了,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了NASA的改革是失败的。

但是如何把这些发动机捆绑到大推力的火箭上面去,却是需要好好的考虑的。

“再说了,就这种可回收利用的火箭,全球范围内有实力去生产的就那么几个国家。”

就在曹阳和钱俊峰交流的时候,赵思宇在旁边及时的汇报着火箭发射的情况。

“华夏的航天产业,有不少技术都是来源于我们。”

像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启明星科技那边将多台发动机绑定在一起的做法,那是人家玩剩下的。

相比传统的通信方法,卫星通信显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后续它们的星链卫星系统的组建速度也会进一步的加快。”

这个对手没有那么简单,人家集合了美利坚乃至全球一大帮火箭专家,再加上美利坚那边在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本来就比较厉害。

这种情况的差别,对结果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但是将来如果要把火箭的尺寸进一步的做大,搞到星舰那样子的规模的话,那么肯定还是要走启明星的道路才行。

北极熊当年在搞火箭技术开发的时候,可是有不少创新的。

在他看来,启明星科技现在正在享受的东西,都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应该享受的。

领先于美利坚,就是相当于领先于全球了。

要是能够拉开一些差距,那就最好不过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