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朝鲜文官傻眼了吧!朝鲜也要改革!

13天前 作者: 风霜半纸
第358章 朝鲜文官傻眼了吧!朝鲜也要改革!

第358章 朝鲜文官傻眼了吧!朝鲜也要改革!

满朝文武被人家这个百户指着鼻子骂,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不字来。

这件事情的确是朝鲜这边做得亏心了,他们听完了这些事也觉得实在是过分而且无耻。

原本明军对于朝鲜人就非常不信任,不仅是因为一过来就拖延他们的粮草问题,导致三四天大军没有开拔.

从那件事情开始,明军就已经开始厌恶朝鲜人了.

但是依旧是有些个人不知死活的,依旧会做出诸如去给人家粮草队使绊子这种事,被人抓住了活埋了几千士兵,还把丞相的脑袋砍了下来。

这件事情让明军那边与朝鲜人这里更加恶化。

说句不好听的,明军现在之所以来帮助朝鲜人,不是看在朝鲜人本身,而是看在国际影响力。

明军这是做给其他的藩属国看,意思是说,你们看到了吧,朝鲜遇到的困难,我们一定会出兵去帮忙,绝不会让我们自己的藩属国陷入到困境当中。

有朝鲜打了個好样子,今后其他的番薯国遇到的难题,明军也一定会出机会帮助,这才是大明,这次帮助朝鲜的主要目的。

要不然的话,陈寒在第一次受到朝鲜人刁难之时就已经收手走人了。

可为何还要继续作战,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其实关系早就恶化到一定程度,大家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就是希望互相给个台阶。

陈寒给朝鲜人台阶,可是朝鲜人却没有接住这个面子,而是变本加厉。

被人指着鼻子骂,被人以最恶毒的话骂,被人在朝堂上最威严的地方骂,也没有办法回嘴,这滋味真是难受。

因为你们理亏在先,同时做的那些个事情,那叫什么事?

甚至想让小日本鬼子把整个朝鲜都给收复,这样他们就能够凭借着出卖朝鲜的利益,在小日本鬼子那里立一个头功,至少不会被小日本鬼子给清算。

又或许她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即便面对,大明心里边也总想着有陈寒替她撑腰。

于是她说道:“这位大人您说这么多,到底要表达什么?平壤城那边情况的确不如人意,但百姓无辜。本宫听大都督说,现在即便是在大明王朝,有贪污受贿之人,也有许多忠贞爱国之辈,您怎能混合一谈?即便平壤城出现了许多叛国者,那也是他们个人?他们为何会叛国?很简单,因为本宫要效仿大都督,在大明推行摊丁入亩改革,这必然会波及这些人的利益,所以他们不仅仅是痛恨大明,而是痛恨整个朝鲜。他们背叛的不仅仅是大明,也是朝鲜国。他们会背叛,是因为我们想要效仿大明的改革,难道这也有错吗?”

虽说自己是陈寒的女人,但是她也有点看不惯这些百户的态度,居然在朝堂之上,公然不给她面子。

这番话说出来,令在场的不少文官都有点吃惊。

现在更是在陈寒他们收复平壤城的时候,大地主们害怕陈寒会找他们算账,干脆直接就联络小日本鬼子,想借着小日本鬼子消灭陈寒。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活该,这种人就应该死他一百回。

所以即便是绿腰这个时候身为一个女人,原本很擅长吵架,可是听到百户这么骂人,她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他们打的算盘是这个,说句不好听的,不少朝鲜人都有这种想法。

陈寒他们就算是骂死他们,也没有办法回嘴。

即便陈寒直接枪杀掉那二百多口人,接着又把他们的家眷一两千口子人都给弄死,也没有人觉得怎么样。

反正在他们的眼里,什么国与国的,只有我的利益才是利益,其他人我不管。

或许这就是权利给她带来的一点转变。

所以对于下边这些人,稍微有那么一些不屑。

她现在除了埋怨自家人不争气之外还能说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她心态也稍微有点转变。

一想到这里,他们自己那还是格外的不是滋味呀。

本来这种事不会做在明面上,然而现在这些人,可真的是把这件事情当做买卖一样的拿到台面上来做。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即便是被人家指着鼻子骂,也不能说出半个不字来。

如此不要脸,如此丧尽天良。

他们没有想到在诡辩这一块,王后娘娘居然比他们还要厉害。

这么一番话说出来,立刻是让百户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是什么意思?

一下子就把这个锅全部甩给了大明王朝。

百户愣了一下说道:“那王后娘娘的意思是说,这些人背叛我大明情有可原的了?”

王后娘娘立刻摇头:“不,本宫没有这么说。本宫只是想跟您强调,这些人之所以背叛,不是因为您代表的是明军,你们是明军他们才背叛,而是因为这帮人听说要改革,到时候他们的财富肯定会大幅度的下降,所以他们就想着既然这些财产要被收回国有,既然这些财产就算平壤收复,也不可能是他们的,那么他们就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投降小日本算了。因为小日本远隔重洋,不可能深入来对他们进行统治,而且必然今后会倚仗于他们,所以他们才会背叛。他们背叛的,是因为大明的改革已经波及了朝鲜,这难道不是我们紧随大明的脚步做事吗?难道这也有错?”

这个话说得有理有据有节,一下子就让在场的官员找到了借口,当即说道,“这位大人,我们如今就是要效仿大明进行改革,而这帮叛徒在听说大明的改革会立刻削弱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开始搞事情,这不是朝鲜整个国民在背叛,而是那般无耻之徒在背叛。”

又有官员站出来,“王后娘娘所言甚是,如今我朝鲜其实与大明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穷者无立锥之地,富者连田阡陌,这种情况如果再持续下去,百姓们将被迫造反,所以我等也早已有这个想法,我等早想向王后娘娘您提出必须要改革,咱们必须要效仿大明进行变革,必须要紧随着大明的脚步,要不然的话我朝鲜必然越发昏聩。”

百户在听到他们的话之后愣了一下。

虽然他是一个粗鲁武夫,但是他听得出来,这当中并不是如朝鲜君臣所说的那样,而是一个借口,这是摆脱他们背叛大明的借口。

但是这个借口找的非常好,找得让你无话可说。

其实在大明的这些个改革也是如此。

利益既得者们总觉得改革就是在破坏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一致对外,对陈寒进行阻挠,甚至不惜起兵造反。

他是明白的,改革对于那些个有钱者来讲,简直就是拿刀在削他们的手脚,所以利益既得者们当然不会同意。

正因为他们的反对,才造成现在大明王朝内部之间杀伐不断。

陈寒更是带领着大军,对那些个敢于反对者进行讨伐,杀的他们是片甲不留。

即便是数十万人又能如何?

抓住他们之后,王爷也一样杀掉。

然后大量的人发配到辽东去做苦力。

所以百户是认可他说的,即便是在大明王朝内部,其实也有很多人反对改革,更有人在反叛。

百户一时间被说的哑口无言。

顿时其他人找到了这个借口,把百户这一股邪火给压了下去。

百户甩了甩袖子,准备离开,离开之前,他还说道:“反正不管怎么样,你们想要把那俘虏要回去是不可能的,那是我们从小日本鬼子那里拿过来的,你们有本事的话,你们自己去打败小日本鬼子把那些俘虏抓过来,要不然的话这批俘虏就是我们送去辽东的苦力。”

说罢百户都不再理他们,转身离开。

等百户离开之后,朝堂上面的文武百官立刻畅所欲言。

“这个家伙实在是太过分,不仅对咱们如此的轻蔑,甚至当场就在这里说出这种话来。如果那十一万人真的被他们给拿走的话,对咱们朝鲜来说,不仅仅只是羞辱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咱们今后拿什么来恢复生产。”

“韩大人所言甚是,这次日本鬼子入侵,光是国土就丢失了九成以上,人口伤亡过半,咱们要恢复国土上的生产本就不容易,这十一万人要是被带走的话,那将会天塌地陷。”

“王后娘娘您必须要跟大都督说一声,这十一万人不能被带走。”

虽说他们都觉得自家的王母娘娘跟大明王朝的大都督不清不楚有点耻辱。

在这种情况下面,还是得要利用这层关系。

绿腰听了这话也有些为难。

她虽不想要去违背自己男人的主意,但是谢朝臣说的对。

如果这十一万人都被抓走了的话,朝鲜肯定会几十年无法恢复生产。

到时候即便自己的儿子能够掌权,可能面临的也将会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朝廷。

所以她已经打算了,就算是在陈寒身边吹一个枕边风,也必须得要跟他说清楚这件事情。

你陈寒要想给自己的儿子留一个好的江山的话,伱就不能够把这十一万人都给带走。

虽然她知道,这肯定很难说服得了陈寒,但这件事情如果不做的话,今后自己的儿子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朝堂,就可想而知了。

接着百官们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好像王后娘娘把这百户给赶走的方法,是承认要和陈寒一样实行摊丁入亩的改革。

这可不行。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去亲身感受那些改革的措施,但是听说明朝就是因为这些改革,搞得遍地烽火,甚至就算是不打仗,不起义,下边也有许多的大地主阶层哀鸿遍野。

那些有钱阶层们,个个被整得非常的难受。

如果朝鲜也实行了这种改革的话,那么被整治的不就是自己等人吗?

一想到这里,不少人心里面就打鼓。

刚才虽然找了这么个借口,把那户给赶走,但是如果朝廷真的实行了这种改革的话,那可就是自家的损失了,这可就真的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有大臣就站出来对绿腰说道:“娘娘,您不会真的想要和大明王朝一样搞那种改革吧?”

下面也有官员,立刻站出来说道:“娘娘,咱们两国之间的国情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此言甚是,如果长期推行这些改革,咱们刚刚稳定的格局,将会再次陷入混乱当中,甚至可能会引起内战。咱们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其实他们说这些根本就不是说站在朝鲜国民的角度上来讲,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

这要是真的实行了这种改革的话,那第一个吃亏的就是他们自己,所以他们当然是要反对。

绿腰看着他们的那张嘴脸,心里冷笑。

刚才还用这个理由搪塞百户,现在一想到要真正实行,他们就打起了退堂鼓。

其实陈寒刚来的时候就跟他说过,如果想要真正让朝鲜步入到正轨,或者走向更强,就必须要改革。

现在小日本入侵,刚好打掉了大量的地主阶层,减少了许多阻力,那是改革最好的时机。

如果这个时候不改革的话,等那些个地主阶层死灰复燃,他们就会成为改革最大的阻碍。

所以他早就认定,陈寒说的是对的,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抓紧时间改革。

等陈寒他们离开之后,他就立刻着手进行摊丁入亩的改革,幸好现在那些个有钱人都被小鬼子赶走的赶走,干掉的干掉,到时候直接把他们的土地分给百姓,然后实行摊丁入亩。

所以他刚才不仅仅是为了搪塞百户,更是已经有了决断。

看到绿腰脸上的表情之后,那些大臣立刻是感觉到不妙。

如果真是这样的改革,那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刚才他们只不过是拿这个理由来搪塞一下百户,可是真的没有想过要如此改革。

可是绿腰直接是说道,“刚才咱们可是当着大明的百户大人说了这个话,我们今后如果不改革,那么岂不是欺骗了大明天军,岂不是欺骗了大都督,到时候他们反攻倒算,咱们如何办?”

朝鲜大臣们一听这话傻眼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