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黑白元神!道门法术

2个月前 作者: 对酒且开颜
第83章 黑白元神!道门法术

第83章 黑白元神!道门法术

“没找到?”

张玉清收到消息已是隔了一个时辰后。

他当然不怀疑柳岱岩会说谎。

那么只能说曹家捣鬼,抹去了祠堂暗室的痕迹。

“罢了,这事让上官她们头疼去,我操那心思干嘛!”

他将这份忧心放下。

对曹家的报复他也无惧,到时候自己右手拎灵兵,左手捏符纸,谁来也能斗上一斗,让其感受下被练气士术法支配的恐惧。

说实话,他心底倒是蛮期待曹家来人的。

哪怕是那尊地煞武者,可用来试试金甲神人虚实?

于是!

张玉清又回到正常平静的修炼生活中。

结果让他颇为意外,曹家竟没来找他麻烦。

被斩妖司搜捕后,三家替瀚岳府上宗选拔弟子一事照常,浑然不受影响,许多年轻的江湖武者纷纷赶往。

张玉清当然没去。

他不仅没去,练气士修为还正处于一个突破边缘。

希夷府的元神即将凝练成型。

又一夜过去。

张玉清如往常般,神游太虚,参悟黑白元灵炼神篇,丝丝缕缕游离于天地间的青灵之息钻入意识希夷之地,与元神之光交练。

陡然,一阵嗡嗡声响起。

偌大的希夷府轻颤。

这片蒙蒙空间出现各种异象。

有一道道太初雷光划过,也时而浮现山河虚影,恍惚间又能看到一扇拥有无尽道理的门户矗立于尽头…

一缕缕黑白色的元神之光在交织。

以中心凝聚,欲成元神。

“夫天地之有始也,一炁动荡,虚无开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无相射,混混沌沌,冲虚至圣,包元含灵,神明变化,恍惚立报,是为太易,是为有始之始…

始也,是谓道生一也,是曰元始。”

张玉清入定,守心,放空心神。

脑海间流淌过炼神篇宗旨玄妙。

他又想到自己曾在武当老道祖师那所见一幕,阴阳为图,黑白为鱼,交互流转,太极自生,于动静之间,又化为无极。

“不若以太极阴阳为元神核心,正对应于黑白之意。”

有现成便宜不占是王八。

要说武当祖师张三丰最擅长什么?

不是什么真武七截剑阵、也不是纯阳无极功。

而是对太极阴阳的感悟。

后期的太极拳、太极剑皆从这里衍生出来。

张玉清没打算走张三丰的路,但能从阴阳中奠定自身底蕴,沾了些祖师造化。

想到这,张玉清存思观想着张三丰老道师祖身下的那幅阴阳太极图案,一缕黑白玄光环绕,首尾相接,在那团元神之光底下渐渐形成一道阴阳图案。

双鱼旋转不止,化作漩涡。

一缕缕元神之光以之为中心凝聚。

这个过程持续了许久。

偶听见希夷府一声轻鸣,才戛然而止。

再望去,这片意识府内的情况截然不同。

一道介于虚幻与真实的三寸小人成型,祂身披黑白道袍,盘坐阴阳图上,双手捧着一柄墨玉色灵兵太平刀,身前一本族谱沉浮不动。

苍穹之上,周天布列。

自有股遗世而独立感觉。

“元神已成!”

张玉清欣然惬意,有种微妙的变化。

他再双目闭阖后,意识回到元神,在不同的视角之下,能看清一些天地间的万相本质,乃至一些青灵之息的流动。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皆有道韵升腾。

地底之下有地煞。

九天之上有天罡。

都是武者所需摄取的天地灵气之一。

“元神成型后,开法眼也更清晰了。”

张玉清接着又打开法眼。

气运沉浮、流动的过程更清晰无疑,只差能伸手触摸,捭阖流动。

另外!

元神成型还有一个好处。

他的神炼之法祭炼灵兵也上了一个层次,再以意念掌控灵兵太平刀时,更加得心应手。

“约莫可以离身二十丈之间。”

“二十丈以内,刀由心念,心神所指,灵刀所向。”

他呢喃几声,动念之间。

锵!

一柄墨玉色的刀器掠出,似游龙般蹿出。

在虚空间游动,刀柄上一抹赤金色的凤凰纹络绽放毫光,传来凤鸣之音,铿锵婉转。

“当真是好刀啊!”

他由衷感慨,发自肺腑之言。

…..

神汉!

黄巾之地。

张玉清从此身接收记忆。

这数月时间里,黄巾军依旧势不可挡,攻城掠地,已在青州之境建立一个草台班子的义军朝廷。

四周皆有大汉军围剿而来。

目前为止,倒是胜多败少。

可实际上这并非是什么好消息。

黄巾军起义,初时因为做足准备,打大汉一个措手不及,近乎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推。

如果能保持全胜,军心不散,还有一定机会。

可如今大汉反应过来,借着王朝底蕴稳固局势,取得几场胜利后,黄巾军的弱点就暴露无疑。

这是一群草莽、匹夫,秩序混乱的起义军。

只要再败几场,必溃败无疑。

另外,还有一点。

大贤良师张角身体不佳,近日气虚萎靡。

不知因何缘故。

“难道历史依旧要重演?”张玉清沉默了。

非神汉的平行时空里,大贤良师因病倒塌,这是黄巾军彻底溃败的源头之一。

可他有些想不明白。

已有惊天修为,堪比天人的张角。

怎么可能因病而亡?

其中必有蹊跷。

“弟子拜见师尊!”

张玉清踏入天公府邸。

抬首便见大贤良师张角盘坐黄天神像前,长发梳直,黑发中夹杂着一根根白发,肉眼可见的气息虚败,脸色略显苍白。

“元神已成,不错!”

张角双眸开阖,微光迸射。

目光落在张玉清身上,脸上浮现欣慰。

“贫道原以为你至少还需要半载时间才能凝练元神,竟超乎所想。”

张玉清哑然。

他炼神也将近一年,才踏入第一境。

实在没什么可道贺的地方。

且在张角眼中,自己的炼神资质或许要更一般。

这是个听着让人很惆怅的话。

与自己惊人的武道天赋相比,这炼神的天赋就是一坨。

“你既以凝练元神,可摄日月,贫道便传你一门小法术练习一二。”张角再笑道。

莫不是太平要术的法术神通?

闻言,张玉清露出眼馋。

众所周知,大贤良师一身所学汇本成一本可通天彻地,赦神召鬼的奇书:

太平要术!

此书玄妙应该仅次于天书,上古仙人所撰写的仙经,自成体系,玄妙无穷。

不然张角又怎敢以一己之力,硬撼神汉底蕴。

与天谋划,逆天而行。

敢教日月换新天,敢唤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

就算是南华仙、左慈、于吉之流也不敢如此。

不过让张玉清顿时所望。

张角所言的小法术可不是来自太平要术。

只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术。

他袖子一拂,三卷玉竹呈现眼前,赦有道符印记。

“师尊,我想全要!”

张玉清咧嘴一笑,厚颜无耻的道。

三卷法术摆在眼前,不贪婪点那是正常人?

“哈哈哈…”张角一愣,接着抚掌大笑,“吾徒果非常人也!”

“不过…”他话音一转,又没好气道,

“伱元神初成,道行浅薄,切忌不可因小失大。”

“小术终是小术,农具尔,道行才是大道。”

“待你道成,这些小术信手拈来,又何必耗费时间在它们身上。”

张玉清微微颔首,“师尊所言甚是,弟子谨记。”

其实也是,现如今武道才是自己立身之本。

方士练气,打的大大后期。

“择一门修行吧!”

大贤良师张角袖子一展,将三卷法术摊开。

张玉清以法眼望去,方能初窥玄妙。

第一卷记载的一门法术唤作:“聚禽之术”

虽是一门小术,可修炼到极致,亦可调动天下飞禽,听吾号令!

类似于豢兽的法术。

不学、不学!

第二卷记载的法术为“呼风之术”

初学之境可召来微风,极致时可吐出罡风。

易学难精,不学不学!

张玉清停留片刻,摇摇头,又转而看向第三卷。

第三卷记载的法术称之为“印瓶之术!”

元神为印,演化宝瓶,有摄魂夺魄之力。

初学者祭出此法,可短暂的让人意识昏沉迷失。

“算是一门控制类小法术。”

张玉清无疑更倾向于这门小法术。

他一身战力足够,要是再辅以控制手段,岂不是有我无敌。

且这短暂的让人意识迷失,对于高手过招时,无疑是致命的,可于刹那间扭转局势。

学!

“师尊,我学这门印瓶之术。”

张玉清当即确凿,指向第三卷。

“可!”

张角袖子一拂,第三卷印瓶之术的经文从玉竹中浮现,字符跃动,钻入张玉清意识间,一整篇经文彻底烙印于他元神间。

一眼就无法忘却。

只能说天人之力匪夷所思。

接着,张玉清又问了几道关于修炼过程中遇上的疑难问题。

张角一一为他解惑指点。

过程顺畅,通透,有种清爽舒适感。

又在即将离开前,他询问,“师尊近日身体可有不适之处?可是感染了什么病症?”

张角微微一笑,“贫道已炼成无垢之身,历两灾七难,百病不侵,哪有什么病症能害我。”

他见张玉清担忧,摇摇头,“贫道无碍,只是气运反噬尔!”

气运反噬啊!

说得轻巧,实则不简单。

当然,张玉清也不懂其中门道,只觉得里面关系没这么简单。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