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佛不见如来!修炼神霄雷法

1个月前 作者: 对酒且开颜
第175章 佛不见如来!修炼神霄雷法

第175章 佛不见如来!修炼神霄雷法

酒肉和尚法号佛度!

可张玉清觉得他很配济癫之名。

佛也不度,着实是个另类和尚。

与小和尚伽衡属于佛门的两个极端。

可要说酒肉和尚佛法修为不精深吗?那也未必!

起码他是无法衡量。

沉默一会,他提及正题,“听说前辈要见我。”

佛度和尚醉音呢喃许久,等他眼神渐渐清醒后,也随之认真起来,双手合十,问道,

“小施主,杀生菩萨的金身可在你手中?”

张玉清摇头,“我这没有杀生菩萨的金身,只有佛陀伽衡的肉身。”

又是礼佛之地,简直就是贫僧量身打造的佛门圣地。

酒肉和尚重重点头。

“他?”酒肉和尚摇头。

小和尚为成佛,更是舍弃菩萨果位。

真不会出事?

还是说,将来还有其他麻烦临身。

至于酒肉和尚,那真是看在金刚门主的面子上才过来看一眼。

此灵光极为神妙,可净心净神,渡尽凡尘气。

相反,金刚门主的神色可是相当激动,“前辈,你说的可是真的?”

“能、当然能!我们金刚门自古如此,都喝酒吃肉。”

“菩萨不是菩萨,佛陀难言佛陀,能否让贫僧见上一见?”酒肉和尚笑了笑,道!

算是一种心性上的追求。

能饮酒,吃肉,荤腥不忌。

“等什么时候你保不住,再放到金刚门来。”

酒肉和尚也不恼怒,拎着酒葫芦又猛灌几口,癫笑一会,

“须弥山那老僧派贫僧来迎佛归山,不过贫僧早已受够了须弥的清规戒律,又不让喝酒、又不让吃肉的,贫僧早就不想回山,干脆贫僧以后就待在金刚门了。”

“至于你身上的佛陀金身,且留在你身上。”

当然、这里的佛,并非一种果位。

“废话,贫僧千金一诺,绝不说谎。”

他们一派底蕴不深,可若是有佛度和尚坐镇金刚门。

“为何?”酒肉和尚也纳闷。

稳呐!

菩萨跟佛,那可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他伸手一指,竟有有源源不断的香火愿力投来,落在钱宝眉心处,凝聚出一点灵光,乃是佛门的琉璃神光。

谁知他们什么底细?

除非西域悬空寺的老僧,小和尚口中的方丈亲至,张玉清还能考虑考虑。

忽而,便见他身上有滔天煞气升腾而起,被那卐字所压制。

趁两个和尚笑声爽朗之际。

“小和尚将金身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张玉清如实言道,

“至于前辈,恕我无礼,你我之间还是陌生人。”

没有清规戒律,也没有各种条条框框。

金刚门主脱口而出,嘴角都笑得咧开了。

“那他呢?”

琉璃神光在钱宝眉心凝聚了一個淡淡的卍字。

那无异于一座神山镇压在小池上。

“不能!”张玉清摇头。

“哈哈哈…原是如此,有意思、甚是有意思!”

“对了,你们金刚门可能容个酒肉和尚?”酒肉和尚又问。

不得不说,金刚门简直太对他胃口了。

金刚门主闻言,神色一愣,生怕从法藏府来的酒肉和尚发怒。

散发出清净光明之意。

他怎么可能随意将小和尚的金身交给他人。

张玉清转而看向身子被禁锢,嘴巴被封住的钱宝。

酒肉和尚的回应让张玉清有些意外。

还是全然不熟悉的法藏府和尚。

“施主看见了吗?这位小施主着实有些特殊,他最好待在此地,日夜诵佛经、念佛法,对他不是件坏事。”

酒肉和尚挪开指头,琉璃神光散去。

那滔天煞气也随之消散于无形。

看来钱宝果真是有问题!

之前老猿以他的血养石胎、又身怀神秘传承,那时便让张玉清有所怀疑,现在无疑证实这点。

“前辈,我想询问几个问题?”

张玉清在钱宝身上上下打量,沉思一会,道。

“小施主尽管问便是。”

“前辈可曾听过释迦牟尼之名?”

“不曾。”酒肉和尚摇头。

金刚门主同样默不作声。

“如来呢?”

“也没有。”

“是法藏府没有还是西域佛土都没有?”

“都没有。”

酒肉和尚肃然回应。

无论是释迦牟尼、还是如来之名,都不曾出现于当世。

那么,这个多宝法号真是个巧合?

“敢问前辈,西域世尊佛名?”张玉清再问。

“我佛世尊普照三千界,佛名号三生因果佛。”

这一问是金刚门主回应的。

世尊亦有佛名,但并非菩提或大日,与张玉清所知的佛祖并非同一人,当然,也或许是一人所化。

此界有赤帝、也有禹帝。

再多个佛祖、天尊也不是什么怪事。

“佛法可是皆来自世尊?”张玉清又问。

“是、但据说世尊悟得世间诸多佛法,也是因一个机缘际会的神游,此事在西域摩诃古经上有记载,曾言:

世尊一睡三千年,醒来后将自己神游诸天界外,得见一佛国之事道出,得弟子总结,后编撰成佛经,此为佛法由来。”

酒肉和尚难得虔诚,缓缓道来。

这片天地的佛法确实是由世尊所传。

可世尊也是因为神游时,偶入佛国,方得佛经。

那佛法的起源必然不是源自于世尊。

也许,同样也是张玉清前世所知的某一尊佛陀。

诸法或皆源自一脉。

这是他的一个揣测。

至于是否正确,得等他也能神游诸天才能证实!

最后!

张玉清还是让酒肉和尚看了眼小和尚伽衡的金身。

金刚门主则当即搬来一块巨石。

凿成小和尚金身模样,放于正殿供奉。

到了晚上,张玉清与梁武前去山下叙旧。

自是一醉到天明!

…….

随着雾海斗法一事的传开。

张玉清之名也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多是美名盛誉,让人敬重崇拜。

不过,此事件之后,对瀚岳府的局势也造成大影响。

赵家底蕴大损,连老祖与符箓都被斩尽。

失去了钳制的太始天王早已迫不及待。

永康二年,春!

大始天王亲率大军,一路浩荡向瀚岳府城杀来。

所到之处,势如摧枯拉朽。

赵家也是打出大贞的旗号,率领一众大军,与太始天王相争。

虽失去赵家老祖,但也还有府君陆牧之、天人术士扶龙道人、身边的老仆三尊法界强者坐镇,倒也挡住了太始天王的攻势。

如此,大战阵势拉锯。

不断有战况消息铺天盖地的传出。

但是,在这战火漫天的瀚岳府中,却有一县邑之地极为安宁。

那就是云台县!

因为张玉清的存在。

太始天王麾下大军纷纷退避这座宁静平和的小县。

而赵家更是没多余的精力来对付张玉清。

以至于云台县成了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张玉清也将老居士从府城接了回来,以灵力温养他病重伤势,缓解他的心疾,身子骨渐渐有所好转。

还有齐师厚、江瑶、上官红袖。

也都回到云台隐世,修炼。

让原本有些寂寥的张府院落渐渐又热闹起来。

有少女之间的私语声,也有小孩的活泼打闹声。

更有大人们的激烈讨论声。

“破虏城一战当真惨烈,赵贞出兵三十万,对战太始一方二十余万,本是人数碾压的一场大战,结果却是赵贞一方大败而归。”

“哼…赵家打压良士,任人唯亲,活该有此下场。”

“看来便是造反,赵家也摆脱不了世家那套规则。”

“唉,好好的一个瀚岳府,竟变得如此混乱。”

“大雍朝廷那边就没有半点回应吗?”

“帝京那边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乱的可不仅是瀚岳,还有诸府,相较于其他府县,瀚岳这片边境必然要被先放弃。”

“呵…现在谁不知当代那昏君妄图长生,不理朝政,将来必遗臭万古。”

谈论此事的多是老居士、曹岳、齐师厚这一辈的人,感叹万千。

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点的他们。

既是个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都在担忧于未来的变化。

反之,张玉清对此毫无兴趣。

他宁愿多花些时间潜心修炼。

世间王朝更迭不断,可仙人却能久存世间。

且真到了一定修为,一人便能影响俗世王朝更迭。

谁更重要,一目了然。

彼时,玉央福地内!

一身青衫的张玉清盘坐虚空,入定凝神。

他以太平要术记载的感应经法修炼。

希夷府内,元神金人盘坐,底下为一座道莲。

手握一枚枚符篆,撑开元神法光。

有超脱世俗的气质。

诵念真经,虚极静笃,无复我身。

渐觉杳杳冥冥,心神与天地合一。

一呼一吸,皆应合天时。

他的感知脱离眼睛,渐渐沉入天地元气的本质。

那一草一木,一石一土,皆褪去表象。

在他视野间,天地大变,成了阴阳五行四象等无穷元气的构成。

而练气士的元神,就是捭阖这些元气的大手。

借天地之力为己用。

在这数个月的时间内,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在练气士道行的进步肉眼可见,几乎每天都在增长中。

现如今,已成就元神九重天之境。

只需要再渡过九重大劫,就能成为内景道行的大修士。

这般进展,连张角也要为之惊讶。

“没想到我在元神练气上的道行反而会超过武道。”

张玉清低吟,对此依旧不能理解。

按理说他在武道上的修炼天赋很明显超越练气天赋。

怎么还能被元神道行反超呢?

“不过我这段时间的修炼重心也确实是放在练气道法神通上。”

张玉清摇头,不再多想。

也许他是在练气方面开窍了呢!

“元神九重,需渡过九重雷劫方成内景。”

他抬头遥望天外,凝眉深索,

“等我渡劫时,九重天外的一些神灵化身或许会干扰,须得先做好准备。”

练气士渡劫听着简单,实则凶险重重。

不知几多练气士因渡劫而元神崩碎,道消魂散。

修行之难,更甚于武道。

且自己更因曾登九重天斩神,气息烙印于天外,尽管算不是斩神重要人物,可也必会被那些神灵嫉恨。

干扰都是小事。

怕就怕直接袭杀。

那他的内景劫,也将演变成更恐怖的神灵内景双重劫难。

让人不得不重视。

“雷劫、雷法!”

“我若能修炼成神霄雷法,哪怕只掌控一分玄妙,渡九重内景劫应不难,甚至能掌御天劫驱神。”

张玉清第一念头所想到的便是神霄雷法。

且他曾以神通薄掌控过太乙雷法,对那种以凡人之身,掌天地神罚的雷法发自内心的期待与憧憬。

这才是练气士该有的神通!

拂袖之间,降劫灭神,何等威风。

如今自己元神九重。

应该可以一试。

想着!

他径直来到神汉天地。

片刻,一身青袍教书先生模样的张角悠然放下手中茶杯,看向张玉清,

“你要修炼神霄雷法?”

“请师尊指点。”张玉清肃然。

知道神霄雷法的修炼极为艰难,但他早已做足心理准备。

“按理说以元神九重天道行修炼神霄雷法较为勉强,且伱没有半点雷法基础,不知雷霆变化,能否学成,贫道也不敢保证。”张角言道。

“事在人为,弟子对自己有信心。”张玉清缓缓道。

大贤良师张角对自己这位弟子自是有信心,没说什么打击信心的话,直接开始传授神霄雷法总纲玄妙,

“神霄三十六法中,较为基础的便是五行雷法与两仪雷法,贫道推荐你先学两仪雷法,再炼五行、继而学乾元、大威、混元等,依序掌控,最后炼就那紫霄神雷。”

“紫霄一出,可斩仙灭神,古今不知多少练气士们为之向往。”

紫霄雷法乃神霄雷法修炼到极致才能产生的变化。

连古之列仙都无法掌控。

但其威名,早已传达至诸天世界内。

“那便依师尊所言,先炼两仪雷法。”张玉清颔首。

他对两仪雷法还是颇有信心的。

两仪变化不外乎阴阳,而他在武道方面,已从张三丰那参悟出一丝阴阳玄妙,这种天地大道的至理相通,不分练气士与武者。

“两仪雷法,采纳阴阳变化之机,摄取阴阳二气,御二气变化,吹而为风,运而为雷,嘘而为云,呵而为雨…”

当大贤良师张角的声音缕缕传入张玉清耳畔。

他闭眸入定,天人合一,摄取阴阳天罡元气。

化为阴阳太极,成两仪之变。

再依照雷法枢纽变化,开始尝试凝聚两仪雷光,

自然,这个过程中无疑会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