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报信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227章 报信

江家哥几个这长相,这身高,哪有姑娘相不中的。

这门亲事现在看,只要是三虎那边没啥意见,十之八九能成。

不过三虎要是定亲,四虎都二十岁了,肯定也快,大闺女家那块宅基地就还得往西扩,最少得盖六间屋子才能够这一家人住啊。

这还得说江二虎不来,否则六间屋子都不够住。

实际按着孙凤琴同志的想法,哥兄弟成家后,就不该住在一起了,就该都分出去,这又没有婆婆,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多好,为啥非要绑在一起,这哪天哥兄弟之间闹不和咋整?

而且分开几个小家庭,宅基地还能多要几块,那样就能多开出几个菜园子。

现在对老百姓的菜园子限制还不大,只要你种的是蔬菜类的东西,貌似也没人管你都种了些啥。

当然,甭管种啥,只要别拿出去卖,就不犯毛病。

他们家后园子都已经开出来种上了,茄子辣椒豆角黄瓜种的可全了,这下可是让孙老师过了一把种菜的瘾。

分开住的好处太多了,孙凤琴真是弄不明白江家是咋回事,别人家不分家,有的是因为家里老人都健在,就比如李家大院。还有就是穷的盖不起房子,不得已挤在一起的。

江家肯定不是盖不起几间房子的人家,因为昨晚他们家大女婿还给他们送过来十张大黑十,说是他爹给他们哥几个用来盖房子的,让老丈人帮着张罗张罗,缺啥少啥,不够再说,那意思好像这些钱不够,他们家应该还能拿出一些钱来。

不缺钱,老人就江老爷子自己,还住在山里,你说这哥几个为啥还非要住在一起?

孙凤琴实在是不能理解这家人,再说三虎要是真能和大翠定亲,说不定人就想住的离老丈人家近一些呢?

李大柱家住村东头,人就想把房子盖在东头哩。

可当孙凤琴凑到大闺女跟前,刚开了个头,这话就被李如兰给否了。

娘,不是我不愿意分家,这是我公公的意思,我们来之前,我爹刻意和他们哥几个说了这件事,还说他不在,大家就要听我和大虎的话,谁都不许起高调闹分家。

呵呵,那好吧,那刚刚的话,就算娘没说。她可不是想干涉老江家的事,她这不是怕哥几个还好说,就怕都娶了媳妇那天,大闺女家里闹不和吗。

李如兰自然明白娘是啥意思,娘是为她着想,一大家人,又没有婆婆,未来她这个大嫂肯定很不好当。

可她是江家的媳妇,又是长媳,自然要遵守江家的规矩。

我公公给他们哥几个定了规矩,只要他还在,就不许分家。还有就是宁可一辈子不娶,也不许给人当上门女婿。

你公公这话估计是说给二虎听的,看来你们那个二小叔子,未来要是为了爱情,只能选择和江家彻底脱离了。

会吗?应该不会吧?和江家彻底脱离?李如兰觉得江二虎应该没那个胆子。

听听,这家规,这家风,咋听都不像一个山里人该有的想法。

大闺女这是嫁了个啥样人家啊?

实际今天来帮忙干活的人真不少,之前说他们家盖三间,江家盖四间,这些土坯都不够用,今天来帮忙的人,大多都是过来帮他们家托土坯的。

三虎和大翠这门亲事一定下,要是再多盖一间,这下土坯缺的更多了。

大家都是来帮他们家干活的,还都是自己主动来的,孙凤琴这个主人肯定不能光顾着干活,看谁来了,还要过去和人说句话,道一声谢谢。

和大闺女就说了这么几句话,瞧那边又来人了,孙凤琴又赶紧过去和人打招呼了。

不大一会儿,李如兰就过来告诉她娘,说她和三虎说了这事,问他相没相中大翠,如果没相中,就直说,她们就不提了。

大家今天在一起干活,江三虎负责推土坯,大翠帮忙装车,俩人之前还真没少接触。

反而这件事一说,三虎就回一句,我听大嫂的,你看行就行。然后再不去大翠那边了。

你瞅瞅现在的人,真是的,相中就往上冲呗,没准闺女一高兴,彩礼还能少要点哩。

哈哈,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当媒人,还当成了。

孙凤琴过来和蔡花婶子一说,把蔡花婶子给高兴的,都不知道咋忽悠孙凤琴好了,就道:她三大娘,知道不,说成一对好姻缘,能多话十年哩。

哈哈哈哈,那我以后多说成几对,岂不是死不了了?

孙凤琴正哈哈大笑的时候,从村口跑来报信的人就到了,三婶儿,我娘让我来告诉你一声,刘长喜回村了,而且是和县里的大领导一起来的,还有公社也来好多大官哩。

这个给自家报信的孩子是谁家的孙凤琴都没认出来,就觉得面熟,不过这会儿她肯定也顾不上这些了。

刘长喜家本来就是李家庄的,他们家房子院子都在,隔三差五,还有人过去帮着拾到拾到。

他要是自己回来的,或是他们一家一起回来的,孙凤琴肯定不会多想。

可他是和县里领导,公社干部一起进村的,这他们家还真不能不防着点。

毕竟这种时候,也不是你能打就行,更不是你有理,领导就听你的,现在的干部

谢谢你了孩子,也谢谢你娘,这事三婶儿知道了。

望着转身赶紧跑走的孩子,孙凤琴越想越觉得不对,刘长喜不是被停职了吗?这话可是徐顺利亲口说的。

这咋又和县里领导混一块去了?

咋,难道被停职是糊弄人的?

还是就停几天,也叫被停职了?

她这火爆脾气,孙凤琴赶紧撂下手里的活,就想冲去村口看看怎么个情况。

突然想到闺女说过的话,闺女说他们一家对这个时代还没完全适应,遇事最好三思后行,嘴和手,一定要比脑子慢一步,这样才不至于做错事。

对对,闺女说的对,她急啥去看情况,有啥事,等着他们来就是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