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口粮的重要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267章 口粮的重要

得知一家人晚饭就吃的野菜糊糊,马肉送去地窖里,放两天没事,饺子孙凤琴就让送下去十个,剩下的十个,她坚持让孙大壮热一热,正好五个人一人能吃两个。

就着那碗溜肥肠,大闺女家腌制的小酱菜,几口人都吃到了人生中最好吃的一顿饭。

瞧三妹妹和俩闺女瘦的可怜样,孙凤琴心疼坏了,差点动了把俩闺女带去他们家养的想法。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她当然不会这样干。

实际在路上孙凤琴就和孙大壮打听的差不多了,刚刚又听孙凤霞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一下,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而且她还注意到,孙凤霞说起这些事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没掉过一滴眼泪,就好似在说别人的事。

那两个闺女也是,脸上都没有一听见娘说起爹,就流露出不舍的意思。

董大力这是已经把娘几个的心彻底伤透了,这就更好办了,这她就很放心把董大力送进去了。

一家人唠嗑唠到快十点了才睡下,这在乡下,绝对是少有的一次熬夜,还只是为了唠嗑。

第二天早饭是孙凤霞领着两个闺女做的,用的还是大姐拿来的大锅,娘三都一副很稀奇的样子,就好似从未见过大锅一样。

见肯定是见过的,只是好几年没用大锅做饭了,都有点不知道咋用了。

他们家有两口大锅,几个人都要走了,李如歌才想起来,姥姥家还没有大锅用,肯定一时半会儿也买不起,就把自家的大铁锅拔下来一口扣在车座子上了。

他们家想再搞一口大铁锅,肯定要比姥姥家容易的多,这事还用和爹娘商量啥,她做主就是了。

每每瞧见二妹这样,李如兰由开始的惊讶,到现在的习以为常,终于彻底明白,娘家现在表面看是爹娘说了算,实际的当家人是如歌。

当然,对于老丈人一家谁当家这事,江大虎更不会过问。

不过瞧着二小姨子那是真连问都不问一下,就敢做主把大铁锅送人,他肯定也是吃惊不小,但更吃惊的,还是孙家老两口和孙凤霞母女三人。

当年大锅拔走了,灶台一直都在,孙宝山一直不舍得把灶台扒出去,看看,这不正好就用上了。

得大闺女济了,他孙宝山疼闺女咋了,就是没白疼啊,整个孙家湾,有几家有大锅用的?哼,也就他们家吧。

这一早,虽然是孙凤霞娘仨做的饭,可这老两口,一直在外屋转悠,知道的他们是想看这口大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怕闺女和俩外孙女偷吃东西哩。

大闺女一家,还有大外孙女,都给他们家拿了粮食,还拿了肉,如兰拿的那块腊肉,得有好几斤哩。

孙老头觉得今早的天格外的蓝,太阳这会儿还没出来,等下他得看看,是不是和往天一样?

咋感觉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大闺女大女婿等下还要回去上工,早饭孙老太太做主,炖大肉,贴饼子吃。

实际炖大肉,也就是切几片腊肉,然后有啥菜放里点啥菜,比如园子里的小白菜,前些日子种土豆的时候,割下来没有牙的部分,村里给家家户户都分了点,孙家的一直没舍得吃,今天也从地窖里拿出来,炖了半锅。

小白菜炖土豆,还放了肉,在贴一圈饼子,这饭菜,他们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次。

不对,过年的时候,贴的饼子还掺了干菜的,今天这可是啥都没掺,纯粮食饼子。

李富斌一起来,和老丈人打了声招呼,就骑上自行车出去转悠了。

要不是李富斌走半天都没回来,爹和大壮又去上工了,不然孙凤琴都不想留在娘家吃饭了,唉娘家的日子太苦了,被他们夫妻俩吃这一顿,爹娘不定咋省呢。

凤霞,你和董大力的离婚手续办了吗?还有你们娘三的户口,也都迁出来了吧?

既然她已经打算把董大力送进去了,这之前,三妹妹必须得和那人断干净了。

不然以后她娘家日子过起来,她家三妹变的抢手了,老董家肯定会跳出来,说这是他们家儿媳妇?到时肯定又是一团乱麻。

孙凤琴也是刚刚才想起这些事,和孙凤霞说完挖野菜的事,就说起了这事。

还沉浸在自己娘三挖只要野菜,就能挣钱的喜悦中,孙凤霞这会儿的眉眼都是带着笑的。

不过一听大姐说起这个,脸上的笑容立刻不见了,不解的回道:啥离婚手续?我和董大力没办过啥手续啊?我和俩闺女的户口,还在老董家,他们说啥都不让迁走,还说这是我们娘三欠他们家的,留着我们几口人的户口,他们还能领人头粮哩。

要不然孙凤霞咋到现在都不能去上工,反正她就算去了,孙家湾这边也不会给她们娘三分口粮,工分肯定也没办法给她们记。

现在对户口的管理还是很严的,啥都凭户口说话,因为她们娘三的户口根本就不在孙家湾,和这边真要不着口粮。

啥叫人头粮,哪怕你在县城有工作,但只要你的户口还在村里,照样可以凭户口领粮食,这就叫人头粮。

对,所谓的人头粮,不是查你家有几口人吃饭,而是要看你家有几口人的户口。

不然老董家为啥要扣着这娘三的户口,不就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吗。

而且那些有户口没工分的,分粮食的时候,还可以用钱抵。

总之你只要在村里有户口,到时就有粮食分,而且那粮食的价格,比供应粮还要便宜一些,所以就算用钱抵,也是很合算的。

这娘三的户口被老董家扣着不让迁回来,和黑户也差不多了,因为不但分粮食的时候,孙家湾不可能给她们分口粮,就连去哪,也不会给她们开介绍信。

可能她三妹都没想到这一点,肯定以为她们娘三这辈子都用不上介绍信那东西。

行了,你也别着急这事了,等过两天,锄完第一遍地,你大姐夫不那么忙了,我们俩去一趟上湾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