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分粮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417章 分粮

对于李家大院那几个鼻涕拉稀的丑孩子,李富斌要不是再看见,都想不起那几个孩子长啥样了。

李富斌扫过去一眼,见李小花紧紧拉着李小杏的手,两姐妹貌似也很害怕的样子,就笑着帮小北擦了擦脸上的沙子,笑着说道:你咋可能不是爹的亲闺女,瞧瞧我闺女这小摸样,谁看见不说长得像爹。

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小北又用力从爹的怀里滑下去,跑过去叉腰指着那两个小丫头,哼,你们都听见了吧?我爹都说了,我就是他的亲闺女,以后看你们谁还敢乱说,我就让我三姐打死你们。

才几个月时间,小姑娘不但说话越来越利索了,舌头也捋直了,听听,已经能从打屎说成打死了,不容易啊。

一群人被几个小孩子逗得哈哈直笑,走过去后,杜玉明才问李富斌,那个小丫头不会真是你们家捡来的吧?

这事和领导没什么好隐瞒的,李富斌就简单说了一下两个孩子的来历,听见这话的几个人,都不由得佩服起这位李大队长来。

这年月多养一个孩子,那可不是小事啊,说句不好听的,自家的孩子都恨不得送走两个,他这一捡就捡回来两个。

刚刚那小丫头一看就养的很好,白白胖胖的,叫李大队长爹的时候,可没有一点犹豫。7K妏敩

了解一个人,无需时间多长,就这一上午时间,再加上吃了一顿午饭,又看了几个小孩儿的战争,大家对李富斌可以说,都印象很不错。

就连王明理都不得不承认,李富斌这个人,真不是他前任老丈人能比得了的。

在领导面前有了好印象的李大队长,没几天,就接到了赵铁牛的暗示,说杜玉明可能要重用他,让他做好思想准备,而且公社这边,也会尽快通过他需要的那张通行证。

李富斌再升,肯定是往公社去,书记副书记之类的官职,这样那张票就必须少不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哈)

不是,对于自己会提升这件事,李大队长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也没想到会这样快。

他想的是,应该两年后这,这就要升了?

还话是杜玉明亲口说的,那就假不了了。

他这匹千里马这是遇见伯乐了,那破格提早两年提升,貌似也正常。

不过以他现在的资历,好像就算提,也不可能一下就提去县里,估计肯定是去哪个公社任职个副书记啥的?

唉这一步步,自己又不年轻了,估计就算升到最后,也就是个县里的领导,还不一定能当上主要领导。

满脑子都想要把一家人带去城里,住上那种一拉灯绳,屋里就亮堂,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的豪宅的李大队长,第一次埋怨起自己穿越的有点晚了,你说你要是早来个十年

实际当时几个领导坐在一起,杜玉明是这样说的,李富斌这种能人,给他一个村,就是一个村的福气,那要是给他一个公社呢?

就是这样几句话,并未说要立刻就提他去哪里,不过赵铁牛却很乐观的认为,李大队长这次肯定是要升官了。

再怎么想当官的人,也不会拿着老百姓的利益去给自己换官当。

在李富斌的努力下,李家庄的苞米虽然都被当成种子拉走了,但来拉粮食的车,可没一辆车是空的。

任务两个村都完成了,又额外多交了不少,就这,剩下的粮食,也够他们两个村吃个七成饱了。

和别的村给村民分的口粮都是地瓜土豆比起来,他们分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纯粮食。

两个村的村民也都好几年没听过这样的好消息了,村里要给大家分粮了,而且是纯粮食,绝不会拿土豆地瓜糟米谷糠之类的东西抵他们的口粮。

口粮虽然是按人口分下来的,但也是要拿工分换的,这会儿就看谁家的工分多,谁家就腰杆能挺直了。

因为分粮这事,江三虎和大翠的婚事,又往后推迟了几天。

菜花婶子实际人还不错,不是那种计较人,这不是她男人坚决不答应,闺女把粮食都带去老江家。

因为这事,把大媒人孙凤琴同志给气够呛,老江头老早就来等着给儿子主持婚礼,原本秋收过后,就该把喜事办了,哪有这样的,这还带反悔的。

李如歌这几天忙着从城里往回倒腾棉花,对村里的事都没顾上打听,这天说冷就冷,这也不给人个准备,他们一家厚棉衣倒是都准备好了,可这刚冷就穿厚的也不行啊。

所以她就又从黑市搞了一些棉花回来,打算几口人都做几身薄棉衣穿。

不然咋整,这时候也没有毛衣毛裤,卖毛线的柜台她还真去看了,不是兜里的钱不够,而是没有那么多票。

还有老舅结婚需要的大棉被,她娘还要做六斤棉花的,还要做两床

棉花棉花棉花,李如歌这几天满脑子都是棉花,因为他们家棉花缺口太大了。

李如歌推着自行车刚进院,就见三姨领着她那两个小表姐妹走了进来,一看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她就知道,这是又发生啥事了。

如歌,你娘呢?孙凤霞进来没看见大姐,开口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刚从城里回来,还没看见我娘,小北也不在,估计去大队部了吧,听说今天村里分粮,估计都跑那去了。

啊,你们村今天分粮?那肯定能不少分吧?

李家庄靠山屯不但自己完成了粮食收购任务,还都是超额完成的,这件事早都在全县传开了。

现在哪个村的大姑娘要是能定亲在李家庄或是靠山屯,还没等成亲呢,那恭喜声就不断了。

不然孙凤霞干啥来了,现在果酱生意也停了,她也好长时间没来大姐家了。

听说大人一口人是按二十二斤算的,小孩是十六斤,十三岁以上的都按大人算,这次一分就是一年的,肯定不能少分了。李如歌回道。

我天,你们村一口人能分二十二斤?难怪我听说你们村,这几天家家都在急着给儿子娶媳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