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好饭不怕晚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423章 好饭不怕晚

孙凤琴一听,就明白咋回事了,笑着说道:你上次看见那孩子时,他那天刚回村,造的长毛拉撒的,和今天比可不就像两个人似的。

孙凤霞细想了想,还真是,那天看见那孩子就个子高高的,和这个李顺意还真是差不多。

那他是不是蹲过监狱?我好像听到一嘴这样的话。

是有那么回事,咋,如歌没告诉你们咋回事吗?

孙凤琴说着望向闺女,李如歌那边摇了摇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我都把这件事给忘了。

孙凤霞一听李如歌这样说,都有点不高兴了,哎呦那可不行,我们大梅可不能找个蹲过监狱的,这要传去她奶奶家那边,老董家人指不定咋笑话我这个当娘的没正事哩。

闺女是你的,你管别人说啥,蹲过监狱咋了,李二那件事李家庄就没有不知道咋回事的。孙凤琴不赞同的说道。

她三姨这种人,实际还是很典型的,一个刚刚从封建社会走出来的妇女,虽然看着是立起来了,可骨子里对原来那个婆家,可能依旧存着幻想。

这种人,你要是和她较真起来,一定会觉得她又可怜又可恨。

李如歌可不想掺和这种事,转身就出去了。

孙凤琴这个当大姐的,自然不会甩手不管,急道:你以为人家孩子不好找媳妇,那你是不知道啊,就我们村,上赶着嫁给李二的大姑娘就有好几个。

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的大梅这时也不矜持了,抬起头看向她娘,说道:娘,这门亲事我愿意,而且你不也想我和大姨住在一个村吗?

你想和你大姨住在一个村,咱们可以再看看别人,这个村又不是没有其他小伙子了,不一定非得找那个李二。

孙凤霞算是钻进牛角尖了,总觉得这蹲过监狱的,不能是什么好人,就算是好人,在那种地方待过,也得学坏。

当娘的有这种想法到是也对,孙凤琴也不说话了,这种事,不但要看双方都愿意,主要还是得看缘分。

如果两个孩子有缘份,当娘的不愿意也拦不住,可要是没缘份,捆在一起都没用。

大梅的倔脾气也上来了,小姑娘嘟着嘴,气哼哼的说道:别人我都看不上,我就看上李二了,娘你要是不同意,我就自己做主,我同意就行。

躲在一旁吃瓜的李如歌,听到这,一个没忍住,就拍起了巴掌,我大梅姐可真有眼光。

如歌,你也觉得李二那人不错?孙凤霞被闺女说的眼圈都红了,不过在听到李如歌这样说后,又犹豫了。

这可是你让我说的,李如歌掰着手指,数起了李二的优点,三姨,我就这样和你说吧,李二那人,有文化,有身高,有模样,重点还有出息,你可知道,这话可是我爹李富斌同志的原话。

一听这话是大姐夫说的,闺女又是这样的态度,孙凤霞才改口,那行吧,那这件事大姐你就帮着张罗张罗吧。

说完又一副很是不甘心的样子,那啥,彩礼钱,可不能少了,咱们还得看看他们家能给多少彩礼。

姐妹几个,孙凤琴就对这个三妹妹最操心,就是因为她这个不开化的思想。

不过这时候的人有几个她这样开明大度的,所以每每遇见自己看不惯的事的时候,孙凤琴同志就自己劝自己,要学会适应现在人的思想。

就比如给闺女早早定亲,还想要彩礼这事,她虽然很看不惯,但还不得不遵守。

孙凤霞娘几个只打算住个两三天,代表娘家参加完江三虎的婚礼,就回去帮着老兄弟张罗婚事去。

白天家家都忙着分粮食的事,她这时候去人家说媒,明显是去给人家添乱的。

所以等吃过晚饭,估摸李德才家也吃完饭了,孙凤琴才领着非要跟着她一起去的小如意,往李德才家去。

孙凤琴过来的时候,天刚擦黑,李德才家饭桌子刚放上,两张炕桌,上面摆着两大碗土豆炖白菜,还腾腾冒着热气,然后还有一碗芥菜疙瘩腌制的咸菜条,主食是大锅贴的野菜饼子。

大锅当然是李富斌给他们家弄来的,而且还是赊来的,过几天分钱,才能还上。

以往甭管冬夏,为了节省点灯油,大家都会赶在天黑前吃晚饭。

这不是今天忙着收粮食,晚饭就吃晚了,不过今天吃的这野菜饼子,可是放了一多半的苞米面,还炖了菜,肯定得老好吃了。

所谓好饭不怕晚,一家人都乐呵呵的就等着一家之主开口说开饭的功夫,孙凤琴领着小如意就来了。

一看孙凤琴来了,李二知道李婶子干啥来了,别人不知道啊,不过都很热情的让她们娘俩上桌一起吃。

李二娘还赶紧给小如意拿了一个大饼子。

要知道这时候做饭,都是算计着做的,每人吃多少,就做多少。

如果这个大饼子小如意接了,那他们家就得有人少吃一个或是半个。

这时候的人少吃一口,都是老大一个事了,所以李二娘这个举动,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

当然,小如意肯定不会接那个饼子,不但没接,还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块糖,给了李顺心家那个三岁的小娃娃。

孙凤琴这边也赶紧说:我们娘俩吃完饭来的,你们赶紧吃你们的,不然一会儿都凉了。7K妏敩

那你们真吃了?李二娘见小孙子拿着那块糖高兴的样,更加不好意思了。

吃了吃了,这不是我娘家妹子来了,今天晚饭吃的就比较早。而且还是吃的大油饼卷土豆丝,把那娘三给香的,都说他们家伙食太好了。

娘,咱家不是有红糖?我给我婶子沏点糖水喝。李二看向他娘问道。

不用不用,老二你赶紧坐下吃饭,不用管我,婶子在这边坐一会儿,和你娘说说话。

哎呦这家人这个热情啊,她还是赶紧说正事,说完赶紧走吧。

被孙凤琴拉住的李二娘,犹疑的看了儿子一眼,见儿子点头了,才又坐回炕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