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李叔的俩大侄子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442章 李叔的俩大侄子

山娃子似是听懂了娘和二姨的话,高兴的扑过来,一个劲儿的点头,嘴里还啊啊的喊着。

哈哈,小山娃子是不是也想三姨了?因为小北的出现,现在连山娃子都得改口,管如意叫三姨,小北就变成了小姨。

哎呦可想死他了,小家伙儿抬手拍着自己的小心口窝,又冒出一个字,想。

艾玛,我大儿子还不到一周岁,就会说这么多话了,可真厉害啊。

李如兰抱过儿子,吧嗒就亲了一口,然后就看小山娃子一脸嫌弃的扭开脸,又说出一个字,臭。

哈哈哈姐妹俩都笑弯了腰,山娃子是嫌你吃蒜苗了,可不就臭,哈哈,这孩子可笑死我了。

自打李如歌进屋,就被彻底忽视掉的江小五,这会儿更委屈了,山娃子和我在家的时候,一个字都不肯说,就自己在那玩,咋你二姨一来,就啥都会说了。

啥都会说倒也不至于,这孩子现在就一个字一个字往出蹦,没点理解能力还真不行。

估计他五叔也没那耐心分析小孩子的想法,山娃子也就懒得和他沟通了。

可能山娃子太想念如意小东小北几个了,小孩子能玩到一起去,过几天如意来,你就可以歇一歇。李如兰歉意的安慰着小叔子。

让个大小伙子整天闷在家里照看个小婴儿,还真不如让他上山砍柴来的痛快。

这不是没办法吗,所以一说小如意来,他就可以歇一歇了,江小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我可以回去乡下不?

当然可以,只要如歌和如意一来,你就解放了,想去哪就去哪。瞅瞅把他们家小兄弟给憋屈的,李如兰笑着说道。

李如歌几乎就能做她娘的主,最后离开的时候,和山娃子保证又保证,过几天一定把三姨给他带来。

从大姐家里出来,李如歌就去找冯元恩了,不说她来的这个时间点,黑市早都散了,就算没散,大冬天的,黑市也未见能淘弄得着棉花。

李如歌这次来的还真巧,冯元恩手里不但有棉花,还不知道从哪里淘弄回来不少毛线。

不过这价格,不是我不能给你便宜,今年冬天,你不觉得比往年都冷吗?

往年冷不冷她还真没啥感受,瞧着脑袋都快缩进大衣里的冯元恩,李如歌呵呵笑了笑,冷是因为你穿的还是不够,这你要是用动物皮毛,或是鸭毛鹅毛做一件大衣,你看还冷不冷。

用鸭毛鹅毛做大衣?

冯元恩瞪着那双好看的眼睛瞧着李如歌,似是得到了启发,突然转身就走,然后逮着一个人,李如歌就见他和那人嘀咕了几句啥,才又转回来。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这棉大衣毕竟是棉花,肯定不如动物皮毛保暖,刚刚我让大成子想办法给我弄点鹅毛鸭毛回来,我先试着做一件,成功也送你一件。

动物皮毛冯元恩这里肯定也有,不过那东西做出来的大衣太扎眼,不太适合他这种想低调活着的人穿。

但鸭毛鹅毛就不一样了,那东西老百姓都是用来做毛甸子的,也不啥值钱的东西。

行。李如歌也没跟冯元恩客气,不过她肯定也不会白要他的,于是让他找来纸笔,自己又帮他设计几款羽绒大衣的样子,以及必须要用那种短短的小绒毛,这事也交代了。

李如歌越说,冯元恩越觉得有道理,心里不住的赞叹,在穿着这方面,小姑娘的想法就是比他们男人强。

你看李如歌说出的这几个重点,包括这几款大衣的样式,用的布料,做出来完全都可以外销?

对,如果成本太高,国内不好销售,他完全可以把这种大衣卖给老毛子?

李如歌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只是含蓄的点拨冯元恩几句,未来就让这小子狠狠的发了一大笔。

金点子也是可以当钱用的,最后李如歌拿走的十五斤棉花,二十斤毛线,冯元恩不但一分钱都没挣她的,还非要额外送她二斤红色的毛线。

这二十斤毛线,李如歌挑的都是深色,打算老爹一件,老娘一件,那肯定也得给周朝阳一件,不然她爹娘肯定又得和她墨迹。

然后大姐夫,大姐,包括她和小如意,小东小北,原本她就打算几个小孩子都织一条毛裤,所以选的都是颜色比较多的黑色和藏蓝色。

红颜色的毛线是这里最贵的,也最少,李如歌都没好意思要。

不过冯元恩非坚持要给,还给了二斤这么多,估摸都够如意和小北一人织一件的了。

整好要是再能剩点红颜色的线,到时加点黑线,以她娘的手艺,说不定还能给小山娃子也织一件带图案的小毛衣。

就算成本价,李如歌这次肯定也没少花钱,不过冯元恩对于掏出几十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李如歌,早都习惯了。

末了冯元恩还担心李如歌拿不动这几十斤的货物,要知道棉花毛线这种东西可不比粮食,要是粮食,几十斤放背筐里咋都驼回去了。

然后不管李如歌咋说不用,他非坚持说,自己想他李叔了,亲自把李如歌送回来的。

好久没看见他李叔的人,自然不会空着手来,一条子猪肉那是必须的,然后还给他们家拿来五斤白面。

这份厚礼要是拿去小门小户的其他人家,那可解决大问题了,估摸就连过年吃的饺子面肉都有了。

可他李叔家是缺白面的人家吗?

肉也不缺啊,过几天队上就要杀年猪了,听说这次一个生产队能杀一头,还都是大肥猪,他们家到时肯定不能少分了。

俩人到家的时候,没想到周朝阳也在,看见冯元恩和李如歌出双入对的,还说话很随意的样子,这人心里顿觉就有点不舒服起来。

这两个小伙子都是李富斌同志比较欣赏的,虽然一个走的是商路,一个走的是仕途。

但一点都不影响他看好两个人能成为好哥们,然后在李叔的介绍下,俩人唠了一会儿,还真觉得挺投机。

尤其得知李如歌进城是去给他买棉花去了,买的毛线还有他一件,周朝阳顿觉冯元恩也不那么不顺眼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