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这婆婆不行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476章 这婆婆不行

母女俩都认为大家看的是周向阳的面子,周红红更是理直气壮的当起了指挥,见她妈那边坐好了,就吩咐李如歌,你坐中间吧,我不喜欢坐中间,我怕我晕车。

李如歌:这姑娘和那兄弟俩的差距还真大,尤其她了解的周朝阳,和这姑娘简直都不像一个妈生的。

见李如歌站着没动,陈香菊可能又不太想和个陌生的姑娘挨着坐,就冲闺女招了招手,红红,闹啥闹,还不赶紧上来。

谁闹了,这中间坐着一点都不舒服,几个小时呢,谁受得了。周红红嘴里嘟囔着,到是也没再说啥,乖乖坐了进去。

李富斌看了一眼闺女,父女俩用眼神交流的意思是这样的:这姑娘怎么和朝阳差这么多?

娇惯的呗,没看一副没断奶的样子,上车就趴她妈身上了。

这还真是奇怪了,按理这时候家家孩子都不少,谁家会这样娇养闺女?不都是比较看重儿子的吗?

上车前都一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样子,车子一开动起来,噪音大的大家更没了聊天的性质。

周红红更是一路都在哭唧唧,说后悔坐这辆车了,还说不如去坐火车好了。

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看看小吴那张臭脸,估摸要不是看在那位周大厂长的面子,都有可能在半路就把这母女俩轰下去。

这趟省城之行虽然是去帮冯元恩的,但父女俩的收获也不小,所以下车的时候,都没用当爹的说啥,李如歌就主动从背包里拿出一网兜大苹果,塞给小吴。

苹果外面都裹着那种硬硬的包装纸,看样子真像是从省城买回来的,小吴知道父女俩去了黑市,也没多想,就是觉得李如歌给多了,赶紧说不用给这么多,给两个就行。

父女俩都恨不得在半路下车,自然是车一进城就下来了,至于那娘俩,小吴那肯定得负责把母女俩送去周向阳家。

母女俩也不知是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太过疲惫,还是懒得搭理他们,父女俩下车的时候,两个人看都没看他们。

百年修得同船渡,他们这是白修了百年,居然连声再见都没和他们说。

实际李富斌和李如歌都想和那母女俩打声招呼,甚至还想给她们也拿一网兜苹果,可人家连看都没看他们,唉阶级不同,他们也就别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了。

父女俩也不可能走着回去,刚刚他们想在这地方下车,也是看见路边有几个卖柴的,就想下去买点。

老农民没啥来钱道,尤其冬天的时候,有那勤快的,砍点木柴进城来卖,还得偷偷摸摸的。

瞧见几个人穿的那身衣裳破破烂烂不说,还都很单薄,父女俩的恻隐之心又上来了。

这大冷的天,大忙帮不了,他们也不可能给每个人都买一身棉衣,不过把几个人的柴都买了,让他们早点回家,这点小忙,他们既然看见了,就顺手帮一帮吧。

五毛钱一担柴,想给一块钱,还得找借口。

李大队长:那啥,你们几个的柴我都要了,咱们也别五毛了,我给你们一块,不过你们得帮着送我们一段路,等我找到毛驴车,你们就可以回家去了。

几个人一听一担柴可以卖一块钱,都高兴疯了,之前他们一担柴才卖两毛钱,这不是听说今冬特别冷,家家都很缺柴,他们就想趁机多卖点。

没想到还真遇到了大主顾,不但一下把他们几个的柴都买了,还主动给加了五毛钱。

还雇啥毛驴车,我们几个给您挑回去就中。几个人都一脸讨好的笑着,说道。

我们家远着呢,正好在这座城的另一头,再说你们几个这样明晃晃的挑着柴进城,很容易被人看见,到时没收你们的柴都是小事,这要是闹大了,报去你们公社,这就不是小事了。

几个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听了李大队长这话,都吓的不轻。

唉都是没办法点事,今年家家把工分都用来换粮食了,钱是一分都没往回领。几个人中应该也有头头,其中一个年级稍大一些的人说道:这住家过日子不穿可以,可这火柴和咸盐,谁家都断不了,您说是吧?

想到自己空间里的那些存货,尤其咸盐,因为家里做酱菜泡菜生意时这东西销量大,他们家咸盐存量就比较多。

李如歌看了一下,这里有六个人,然后她就从大背包里掏出六包盐,还都是二斤装的,往几个人手里一塞,嘴里还说着,真是巧了,我正好盐巴买多了,分给你们一人一包好了。

几个傻愣愣的人,抱着手里的盐,想着兜里那一块钱,还是那个岁数大一些的问道:那用不用把钱给你们退回去两毛?

不用退,我们家正好吃不了这么多盐,你们就算帮我们家忙了,不要钱的。

李如歌边说着,又要去背包里掏,几个人不是说还缺火柴,那东西她也没少准备。

李大队长见状,赶紧按住闺女,呵呵笑着和众人道谢,谢谢大家的帮忙,我看那边有辆马驴车,我过去问问人家给不给咱们拉柴。

望着一起离开的父女俩,几个傻笑的人现在就一个想法,这忙他们都愿意帮,天天帮都愿意。

父女俩雇好了毛驴车回来,让几个人把柴放到车上,又叮嘱几个人几句,就赶紧离开了。

盼家心切啊,穿越三人组头一次分开这么长时间,还一整宿没回来,主要是头一次把孙凤琴同志一个人扔下,也担心孙老师生气。

李如兰和江大虎这会儿都不在,小如意和山娃子一个被新衣裳迷住了眼,一个就冲着那些又红又大的苹果用劲儿。

父女俩一个主说,一个补充,总算是把这两天的经过和孙凤琴同志说清楚了。

一听周朝阳的妈和妹妹来了,还是那样的两个人,孙凤琴同志看了一眼闺女,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本人再好,妈不行也是个问题,这婚姻,有多少都是因为婆婆,最终不得不散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