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两个鱼贩子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566章 两个鱼贩子

还真让李如歌猜着了,这边宋建和陆丹刚拎着包裹离开,宋安就小跑着出家门了。

只是今天李如歌是真没时间,就给了宋安一个任务,让她先去踩点,专门挑那种居民比较多的小区,或是大工厂下班时间,看看有没有人去卖东西?

当然,宋安也不会白跑,每天五毛钱的工钱,把小姑娘给高兴坏了,这可比她在家和奶奶糊火柴盒强多了。

第一天,宋安反馈回来的是家属区的消息,她说没看见什么人去卖东西,不过却有很多老头老太太出去买粮食,然后一回来就开骂,说啥细粮给的太少了,排到最后的都没领着。

第二天,宋安又跑了几家工厂,连她爸和大姐的棉纺厂都去了,这次还真看见有人在兜售肥皂,还有卖纱巾的,都不要票,然后还真有很多人在购买。

“那大家的反应是啥样的?”李如歌问道:“是表情自然的买完了就走?还是鬼鬼祟祟的?有没有人讨价还价?或是嚷嚷着要举报啥的?”

李如歌是想通过大家的反应,看看京都这边对黑市买卖控制的严不严。

宋安虽然不太明白李如歌为啥要花一天五毛钱,让她出去打探这些事,但这姑娘也是个认真做事的人,而且还善于动脑袋琢磨,所以这几天无论去哪,都看的可详细了。

宋安想了想,回道:“没有鬼鬼祟祟的,我看大家都很自然的,不过的确有讨价还价的,但没有说要举报的。”

明白了,看来京都这几年的黑市的确要比外面松一些。

唉毕竟是人口最多的超大城市,物资供应不上,粮食短缺的时候,当官的也面上无光。

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老百姓留点余地,大家的日子也就都好过了。

这样宋安跑了三天的腿,挣了一块五毛钱后,第四天,李如歌就没让她来学校门口找自己,而是给她指定了个地方。

这几天二闺女天天早晨出去晚上回来,宋妈都好几天中午回来,没瞧见闺女了。

问宋奶奶,老太太还帮着二孙女说话,啥闺女大了,你这样总把孩子把在家里给你干活是不对的,到时闺女嫁不出去,或是嫁不到好人家,你这个当妈的罪过可就大喽。

嘻嘻,给奶奶一天一毛钱的孝敬钱,果然是没白给。

有了宋奶奶帮着打掩护,宋安这几天出去的都很轻松,只是到了最关键的第四天,天刚蒙蒙亮,宋安就爬起来了,刚一出屋,就被宋妈给逮了个正着,“宋安,你又干啥去?”

背对着宋妈的宋安懊恼的呲了呲牙,但转过身后,立刻换成一副讨好的笑脸,嘻嘻笑着说道:“妈,我和你说,你还记得我那个同学唐丽娜不?”

“咋不记得,那姑娘她爸妈都是大干部,你们班就数她们家条件最好了。”

“对啊,所以我这几天就是在唐丽娜的帮助下,找了一份临时工,你看,这就是我这几天挣的钱,一天五毛,而且是一天一给。”

闺女兜里有几毛零花钱,宋妈心里都是有数的,一看闺女掏出来一块多钱,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忙道:“好好,妈知道了,那啥,那这一块钱你给妈,你留几毛钱就够了。”

知道挣扎也不可能有用,宋安痛痛快快数出一块钱,交给宋妈,“我之前还给我奶三毛钱,一天一毛,这又给您一块钱,我可就剩下两毛钱了。”

“我说你这钱咋不对,那这样吧,以后你每天挣的钱,给我四毛就中。”

宋妈压根就没听闺女说她就剩下两毛钱了,还一副她很大度的样子,说完揣起那一块钱,乐呵呵进厨房给一家人做早饭去了。

宋安冲着宋妈的背影扮了个鬼脸,嘴里小声嘟囔着:“你就对你大儿子大方,和我们几个,恨不得连头发啥时候剪能多卖几分钱都算计的分毫不差。”

不过她妈再怎么能算计,也不会想到,每天五毛钱,只是她这前三天的工钱,这以后,才是她挣大钱的时候。

宋安高高兴兴来到李如歌指定的地点,这里之前好像是一条护城河,不过因为附近人家不多,也没人管理修缮,所以就变得有些荒凉。

那是现在看,未来就这地方的房价……唉不说也罢。

宋安到的时候,李如歌早都来了,而且身边还放着两个大竹筐,一个独轮车。

见宋安从自己面前过去,还在东张西望,李如歌哈哈笑着喊道:“宋安,往哪看呢。”

要不是李如歌喊她,宋安就是再走几趟,也认不出站在两个竹筐跟前的人就是李如歌。

“啊?你咋打扮成这样了?跟个三四十岁的老大妈似的。”

宋安惊呼着围着李如歌转了一圈又一圈,真是咋看,都看不出这人是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

哈哈,三四十岁就老大妈了?

想到后世这个年龄段还有很多没嫁人的,要是听见宋安这话,铁定掐死她的心都有。

“看见了吧,这两筐鱼是我从鱼贩子手里批来的,我不打扮成这样,他们要是看我是个小姑娘,不得连蒙带唬啊。”李如歌手指着那两筐鱼解释道。

“对对,你说的对。”宋安连连点着脑袋,对李如歌更佩服了,随后瞧见筐里的鱼,立刻妈呀起来,“我的妈呀,这鱼,这鱼也太大了?”

“而且还都是活的呢。”李如歌说完又叮嘱道:“从现在开始,你也别打听这些鱼是从哪来的,因为人家说了,决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否则就不再给咱们提供鱼了。”

“嗯嗯。”宋安小脑袋点着,“我不问,我啥都不问。”

“那你看这鱼能卖多少钱一斤?”李如歌问道。

“多少钱?这大鱼还不得五毛钱一斤啊?我记得我妈过年的时候买回来那条鱼,连这一半大都没有,还五毛钱一斤呢。”

“过年的时候和现在不能比,那时候啥样人家都想买条鱼回去过年,价格自然要高一些。”李如歌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这鱼我算你三毛五分钱一斤,接下来你能卖多少钱,就看你的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