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吃亏是福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647章 吃亏是福

转念一想,孙凤琴就想明白怎么回事了,这事闺女和男人可能事先知道点啥,但说让他们谁亲自下手去弄死一个对他们家毫无威胁的老太太?肯定是不可能的。

见孙凤琴这边住了嘴,宋桂花那边又想扯着嗓子开嚎,这时李富斌才大喝一声,怒道:“想哭回你们家哭去,我和你们家可没啥关系了,还有你来的目的,不就是想让我掏俩钱吗?”

李老板的威严气质虽然还没完全回来,但李副书记这点威严用来吓唬宋桂花这种无知的村妇,足够用了。

被李富斌吓的隔了一声,宋桂花一听到钱字,忙点了点头,实话说道:“爹说,啊不对,是我爹说,老太太办后事的钱,看你能不能出点?”

“呸,想的美,你们家老太太死了,凭啥让我们家出钱?”

几十块钱他们家肯定不在乎,闺女刚刚到家,就偷偷告诉她,不算父女俩在省城那个特务家搞的那些钱,她在京都这段时间也没少赚。

但孙凤琴就受不得这个被人欺负的气,所以一个没忍住,又想上前把人拎出去。

李富斌看媳妇这个要坏事的样,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忙摆了摆手,看向闺女说道:“如歌,考虑到你亲爷奶的感受,爹就不过去了,等下你代表爹过去看看,买一口棺材的钱,咱家还出得起。”

“好的爹。”李如歌答应完爹,又转向啥都不知的娘,眨了眨眼,劝道:“娘,爹说的对,那老太太虽然是咱们家的仇人,但她毕竟养育过我爹几年,咱们家出了这口棺材钱,以后和那家人就算彻底扯干净了。”

“哦,哦哦……”闺女和她爹果然有事瞒着她,孙凤琴心里骂着父女俩,嘴里应着,“行,那娘这次就听你们爷俩的,不过绝对没有下一次了。”

宋桂花见孙凤琴也答应了,没想到这事这么容易就解决了,顿觉美的不行。

能从孙凤琴手里抠出来钱,那简直就是从老虎嘴里夺肉一样。

要说还得是她,换别人来肯定要不出来这钱,有些得意忘形的人刚要开口再说点啥,就听徐顺利那边说道:“宋桂花,你婆婆刚死,你这个长媳不在身边守着可有点说不过去,那啥,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李富斌连棺材钱都肯出,那肯定是还念着旧情哩,他们家现在可是有公社副书记撑腰的人,谁还在乎你个村里的大队书记。

宋桂花这人特别会打小九九,想到这,突然嘻嘻笑道:“不忙,我等下和我二侄女一起走,那啥,老三啊……”

“哎呦我天,你可得了吧,谁是你们家老三,你这人是不是听不懂人话?”孙凤琴手指着宋桂花,“你信不信,你再喊一声老三,这棺材钱我们家就不出了?”

“好好,不喊,我不喊了。”宋桂花这时眼睛又转向饭桌上的饭菜,她刚刚一进来,就恨不得抢过谁的饭碗造两口。

宋桂花使劲吞了下口水,看向李如歌,打着商量道:“二侄女,大伯娘正好还没吃饭,不然我先在你们家吃口饭,然后咱俩一起走?”

“美死你了,赶紧给我滚出去。”这次孙凤琴连话都不废了,直接过来就把人给拎出去了。

村里有人死了,几个村干部自然也得过去看看。

实际刚刚他们就该走,这不是热闹看的还挺有意思,尤其那个宋桂花,之前还觉得那人不错,最起码比张秀英那个泼妇强多了,现在一看,呵呵,果然从李家大院出来的人……没一个好饼。

那啥,可不包括李副书记这一家。.七

一阵功夫几个人都走了,李如歌也和几个人一起走的,他们家出钱买棺材,那必须得有人作证才行。

这多好,上赶着给他们家当证人的,还都是村里的干部。

棺材是李平安岳父家爷几个给打的,木头不能说多好,但也不是最差那种,属于中等吧。

爷几个加工加点,连夜就把一口大棺材给打好了,最后还涂了一层紫红色的漆。

李富斌花钱给李老太太打了一口棺材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听了,都唏嘘不已。

自己生了好几个闺女儿子,最终那口棺材钱,却是偷来的李富斌家出的?

出殡这天,年轻力壮的都去帮忙抬棺材了,岁数大的一些人,瞧着那口大红色的棺材,居然都羡慕起李老太太来。

“李副书记那人有心了,虽然那老太太对他们一家很不好,都可以说得上很恶毒,可他还能掏钱给那老太太买一口棺材,这人是真心善啊。”

“那还用说,李富斌那一家人要不是心善,能捡回来两个孤儿养。”

“说的就是哩,你看看李家大院那一家人,也不知道害臊,居然连口棺材都不能给老娘买,还有脸在那装哭。”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话可不是说假的。你们看西头那一家人,那日子不但越过越好,一家人升官的升官,考状元的考状元,这可都是心善换来的啊。”

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都很久不怎么出屋的李三爷。

老爷子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去年这时候还能拄着拐可屯子溜达,今年就不怎么愿意出屋走动了。

这是听说村里又有老人走了,一听是李老太太,今天出殡,就想出来看看。

然后一出来,正好听见大家伙儿就站在他们家大门口说话,老爷子也站在这跟着聊了会儿。

要不咋说还得说人李三爷有见识,听听人家这几句话说的,顿时把大家伙儿说的如开了窍般,都不住的跟着点头,都觉得李三爷这话说的太对了。

穿越三人组也没想到,通过这件事,他们家虽然拿出去二三十块钱,但好名声不但又稳固了很多,还带动不少人要跟着他们一家学,怎么一心向善。

得知是因为李三爷那番话引起的,母女俩都忍不住啧啧两声。

不得不说,他们一家这次赚到的,好像远比花出去的要多得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