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改变命运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700章 改变命运

“嘿嘿,我早就说,周朝阳对你有意思,你还不承认。”还没感觉到火药味的唐红嘻嘻哈哈的说道。

钱秀英的对象也是京都人,不然她咋留在了京都。

恋爱中的女人都有一颗也希望别人恋爱的心,听了唐红这话,钱秀英也说道:“就是,那位周同志对小如歌多好,傻子都能看出来,那人是喜欢我们如歌的。”

傻子都能看出来,她却没看出来?

或许她也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不愿意承认,想到了或许还有可能,才会缠着李如歌帮自己牵线。

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很可耻的人,却又想把错处推给别人,哼,都怪李如歌,当初她要是能明说她和周朝阳是对象关系,她就算再怎么喜欢那人,也不可能主动去追求。

“可能李如歌觉得十四五岁就处对象,在大学生里还是头一个,不好意思了吧?”

张阿敏这阴阳怪气的话,就连站在她身边的陶桃都听出不对了,转头看向她,不解的问:“如歌刚刚不是说,他们才定下来吗,你没听见啊?”

“她,她们都认识那么多年了,这几年又经常见面,不是处对象是啥?”

马上就要分开了,李如歌可不想临走的时候,再泼自己一身的狗血。

“哎呦我说你们都收拾好了吗?我这也得赶紧收拾了,后天就要回家了,我这都有点迫不及待了,开心死了。”

说着话的人,话没说完,就从上铺上跳了下来,没事人似的,在那开始收拾起来。

“我也是后天的火车,我也得赶紧回去收拾了。”

陶桃说完转身就出去了,张阿敏有些尴尬的张了张嘴,似是想解释几句,后看没人搭理自己,也讪讪的离开了。

等两个人都走了,钱秀英赶紧把四零六的屋门关好,转回来小声说道:“你们觉不觉得,张阿敏今天有点怪怪的?说话怎么阴阳怪气的?平时也不这样啊?”

“平时那是你没注意到,我早就看出来了,这姑娘嫉妒咱们如歌。”唐红一语就道破了真相。

“好了好了,我有啥可让人嫉妒的,我这都要滚回去务农了。”

听李如歌这样说,钱秀英这姑娘也是个热心肠,忙道:“如歌,我很快要和陈耀结婚了,局里已经答应分给我们房子了,以后你啥时候来,要是没地方住,也可以去我那里,到时我就把陈耀撵回他们家去。”

“好啊,我是不会和你们这些京都人客气的。”

“客气啥,咱们都是同学,还是一个宿舍的,周同志在京都,你以后肯定还会来,到时去我那,去唐红家都行。”

平时几个姑娘,钱秀英话是最少的,其次就是李如歌。

两个都很少参与大家说话的人,四年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说过话。

突然想到钱秀英她爸好像是个中学老师,听她说起过,身体还不怎么好。

李如歌就说道:“秀英姐,我记得你说过,钱老师有很严重的咳嗽病是吧?”

“是啊,可严重了,我妈就说是粉笔灰呛的,得的是职业病。”

“那你现在也毕业了,家里负担小了不少,而且你弟弟是不是还没工作,咋不让你爸退下来,让你弟弟接班?”

“我也这样说,可我爸就是舍不得他那个讲台,而且我弟弟读书不多,接班肯定是不能当老师的。”

再舍不得,过段时间,说不定就得被人揪下去,到那时,可就想退都退不下来了。

相对老师这份职业,她弟弟接班之后,要是干点别的工作,说不定还没啥危险。

李如歌实际很不愿意透漏太多,可钱秀英这样的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正是这次被打击的对象。

做了四年的室友,两个人的关系虽不能说多好,但也一直都算不错。

尤其现在要分开了,李如歌的善心一上来,就又道:“你和爸妈再说说,趁着现在还让接班,赶紧退下来,不然以后指不定啥变化呢。”

“会有不让接班的那一天吗?”钱秀英听了这话,才真正重视起来。

那还得二十年后,据她所知,八十年代的时候,好似就不让子女接班了?

“我也是瞎猜的,总感觉现在的形势变化太大了,啥事都不太好说。”

“对对,你说的对。”经李如歌一提醒,钱秀英也不收拾了,赶紧放下东西就走,“我现在就去给我爸打个电话。”

钱秀英她妈妈也是老师,不过早都退下来了,如果她爸也能尽快退休,那她们家应该就能逃过这一劫。

李如歌肯定不会想到,她这善念一起,随便说的几句话,就救了钱秀英一家人的命。

钱秀英的爸爸是他们那里非常有名的一位数学老师,平时对待学生也很严厉,这样的好老师,正是某些学生,某些老师最为讨厌的人。

如果不是李如歌的一席话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不然要是按着历史的轨迹走下去,那位钱老师夫妻俩的命肯定是保不住的。

被他们牵连的钱秀英姐弟,也都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狗崽子,钱秀英那位京都的对象,那时已经变成她丈夫了,但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和她办理了离婚手续,划清了界限。

若干年后,当钱秀英从大西北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想回去寻找亲人的时候,早都一个亲人没有了。

因为她那个弟弟,也没能挺过来,在被送去劳改农场的路上,跳河自杀了。

老天爷亲闺女的话那能是瞎说的吗?

信就是福气,坚持不信,那就不能怪李如歌见死不救了。

幸好那位钱老师没再坚持,原因也是感觉到最近的学生都不正经上课了,他在上面讲课,下面一片闹哄哄的,钱老师顿觉累的不行。

这时一接到闺女的电话,都没等到第二天,当天就办理了退休手续,让儿子接班了。

钱家的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勉强算是读完了高中,正愁要不要去工厂上班。

这回好了,他老子一退休,接班的人虽然不能当老师,但可以去后勤啊,而且在学校工作,总好过去水泥厂强多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