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大变化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051章 大变化

牛主任以为这个消息是李富斌同志从京都听来的,毫不怀疑的就信了。

然后两个人密谈了几个小时的结果就是,李富斌同志扶持牛主任当上临青县的县长,让他儿子牛亮,来当这个革委会的主任。

这样一来,父子俩等于都升职了不说,牛亮同志那更是,简直就是驾着祥云在往上升。

没看连他爹牛主任,现在应该喊人家牛县长了,都嫉妒儿子,傻小子有傻福啊。

牛亮的确是个有大福气的,没瞧人家自打硬赖上李如歌这个连他长啥样都不记得的同学,就一直好运气没断过。

这次更是不得了,居然把他努力半辈子,才坐上的那把椅子,轻轻松松就给夺走了。

当然了,李富斌同志也说了,他们家能扶持牛亮,看的也是周宁的面子。

毕竟两家现在已经变成了实在亲戚,未来周宁在临青县,还需要他牛县长夫妻照看着。

这明摆着是在给周宁撑腰的话,让牛县长心服口服,实际就算李富斌不挑明了说,牛县长也明白,要不是自家这个儿媳妇,李富斌凭啥这样照顾他们父子俩?

还有就是周向阳那边,估摸用不了多久,就会接任葛老头的职务。

每每想起这些,牛县长就会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暗自得意他们家这个儿媳妇娶的,还真是赚大了。

一家人能说离开就离开吗,不得都安置好了。

李富斌也是掂量来掂量去,觉得牛主任那人虽然狡猾了一些,但金红霞还是比较不错的。

还有就是牛亮那小子,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果他爹做的不对,那是真不听他爹的。

李富斌同志一直在说,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权势的人。

但此时此刻,瞧着自己周围的人,因为他们父女,都变得好起来,他发现权势这个东西,有时是真好啊。

很快投入到工作中的人,让七一年这个秋天,收成不能说好到翻倍,但相对往年,那肯定也好了不止一成。

据说向领导听说完数据报告,激动的热泪盈眶,因为他清楚的很,李富斌父女上任的时候,小苗都半人高了。

这种情况下,父女俩还能凭着经验,让收成增加这么多,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奇迹啊。

想到明年全国的种子都能换成临青县的种子,再有父女俩亲自监督着,又想到李富斌同志说过的那句,我不敢说能保证明年人人都有大米白面吃,但纯粮食,还是能保证的。

每每想到这句话,每每想起那些吃糠咽菜的老百姓,向领导就控制不住自己想哭。

不然老高他们为啥总喊他像疯子,还有人笑话他,说他一个大老爷们,动不动就掉眼泪。

他们哪里知道他的压力有多大。

如果哭几次就能把粮食哭来,他老向长城都能哭倒了。

问题是他哭有用吗?

所以他现在的眼泪,可不是在哭粮食,而是后悔自己怎么没早点把这父女俩挖出来。

他就该早点把权力交给这父女俩,是不是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

好收成的代价就是,从来都晒不黑的李如歌同志,现在都已经黑了好几个度。

没瞧今天她一回来,顶顶一直在看着她,似是半天才认出妈妈。

可怜的小孩儿,赶紧小手伸过来,同时嘴里还喊出了声:“妈妈……”

听着儿子居然会喊妈妈了,李如歌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为了更多人不挨饿,她把七个月大的儿子扔给了他姥姥,为此还给儿子断了母乳。

李如歌也终于能理解什么叫忠孝不能两全,想要顾大家的时候,就别想顾小家。

她这个工作必须要可哪跑,还必须要往乡下跑,尤其这时候的交通,又是个大问题。

她这一走就是几天,这次差不多有十来天才回来,都说儿子认不出她了。

好在她儿子一向懂事,不但从没有过在她离开的时候大哭大闹,还每次回来,都能认出她这个臭妈妈。

所有的疲劳,都因为这奶声奶气的小童音,瞬间烟消云散了。

当儿子两个小藕节搂过来的时候,李如歌就如被注入了提高力量的灵丹妙药般,感觉她现在都能围着京都城跑一圈你信不信?

“顶顶,三姨回来喽,我们的小顶顶在哪呢?看三姨给你买啥好玩的了。”

正和妈妈亲亲热热的小家伙一听见三姨的声音,赶紧小脑袋转向门口,两只小手还高高兴兴的拍着。

已经爱上跑跑颠颠的李如意,随父母来到京都后,又选择了去服装厂工作。

不过这次她可不能一来,就当副厂长,而是当上了一命销售员。

这几天李如意也出差了,不然三姨在家,小顶顶还能少点可怜。

李如歌眼看着儿子爬向了三姨那边,眼睛一酸,差点又哭出来。

顶顶似乎感受到了妈妈的不开心,爬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又停下来,转头看着妈妈,然后又掉转头,爬了回来。

“你这个小人儿精,看来三姨还是不如妈妈亲呢。”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们顶顶自然和妈妈最亲,是吧大外孙?”

顶顶听着姥姥的话,先是咧嘴笑了下,然后又开开心心的喊了起来,“妈妈,妈妈……”

“啊?”李如意惊讶道:“我这才走几天啊,怎么顶顶都会喊妈妈了?”

“妈妈,妈妈……”

小孩子似是找到了能让妈妈开心的源泉,见自己喊妈妈,全家人都在笑,尤其妈妈笑的最开心,小嘴巴不停的喊着妈妈。

“哈哈……”

当一阵阵笑声传出来,连走过路过的邻居都能猜到,这家几个闺女,这是又都聚齐了。

聚齐?

早着呢,再等几年吧,等如兰和舒静一家都能来京都,那他们家才叫聚齐了。

“我这一进院,就听见你们大家都在笑,是不是如歌回来了?”

随着声音走进来的人,自然是他们的大姑李舒兰同志。

李舒兰虽然老早就搬到弟弟家了,但还是坚持跟儿子媳妇吃了三个月的饭。

这样的确很有效果,高云竹现在不但不会再乱扔菜了,简单的饭菜,居然也都能自己做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