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请农民伯伯喝汽水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116章 请农民伯伯喝汽水

别看李家庄和靠山屯守着汽水厂,但八分钱一瓶的汽水,还真就没人舍得去买一瓶喝。

偶尔谁家办喜事,或是宝贝大儿子大孙子闹的厉害了,才会舍得去买一瓶来喝,那也是要显摆的全屯子人都知道,他们家买汽水了。

所以一到夏天,就有大汽车往出拉汽水,大家都很纳闷,那老些汽水,都卖给谁了?

一点不夸张,汽水厂办起来这么多年,两个村的人,真是有一大半的人,还不知道汽水啥滋味哩。

瞧着李富斌家两个姑爷拉来一车汽水,还每人发一瓶,还说是请大家伙白喝的,那些正汗流浃背的老农民真都惊住呆了。

这时有人反应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天,如歌和如意这是要干啥,这一拉就是一车,还都是给大家白喝的,都赶紧往前冲,很快,汽车跟前就围满了人。

带着大家伙干活的小队长还担心大家多拿,如歌如意姐俩不好说啥,干脆让大家排起了队,拿到的就去一边,没拿到的,才让上前来。

这样干当然更好了,毕竟啥时候都有那种贪小便宜的人,虽然李家庄那样的人不多,但也还是有的。

见大家拿到汽水都要问上一句:“这,这真是白给大家喝的?”

李如歌笑着喊道:“这汽水大家放心喝,我们姐俩也好几年没回来了,这些汽水是我和如意请大家喝的,大家喝了降降温,歇一会,等下肯定更有力气干活了是吧?”

“那肯定是啊,如歌丫头,你爹娘还好吧?他们啥时候能回来看看啊?”

喝着甜甜的汽水,还有气泡直冲嗓子时,大家伙又都想起了他们的好带头人李富斌同志。

“我爹娘都挺好的,我爹现在工作太忙了,退休吧,估摸等他退休了,和我娘没啥事的时候,肯定会回来看看大家伙儿。”

李如歌敢这样回答大家伙,可不是瞎回答,她爷奶就快回来了,到时李富斌同志也快六十岁了,以她爹的脾气,肯定到了退休的年纪就得退下来。

到时爷奶要来临青县走一走,回儿子成长的村子看一看,她爹娘能不陪着回来?

李家庄的老百姓是真想李富斌同志了,当然了,也有想孙凤琴同志的。

但说起孙主任,尤其那些被镇压过的婆婆们,大家伙谈起更多的话还是,孙凤琴当这几年妇女主任,瞧瞧把村里这些小媳妇给惯得,都敢当家做主了。

但话又说回来,谁家媳妇能当家做主这不是好事吗?

难道她们希望自家儿媳妇挺不起门?每顿做啥饭都要请示她们?

只要不是对当家特别有瘾的人,当看见儿媳妇们都支棱起来了,那肯定是高兴的。

想孙凤琴同志的,只有李家庄那些妇女同志,但想念李富斌同志的,可不止李家庄的人。

得知是李家两姐妹回来了,靠山屯那边也围过来不少人。

李如歌瞧见扛着锄头过来的黄大队长,虽然老爷子现在已经退下来了,大队长的职务也给他儿子了,但李如歌还是热情无比的,硬是塞给黄大队长一箱汽水。

从东头唠到西头,这一路姐妹俩的嘴就没闲着,看见谁都热热乎乎的打声招呼。

铲地这活真是又累又热,大家伙做梦都没想到,他们今天能有这样的好运气,还有人请喝汽水。

这玩意喝一口直冲脑门,凉哇哇的,都能甜到心底。

这是所有人喝了汽水后,给出的结论,再加上又歇一歇,真是再拿起锄头时,就感觉这身上,又增加了不少力气似的。

周毅这些年一直跟着四小队干活,等他得知儿子儿媳妇回来的时候,估摸都人手一瓶汽水了。

“哼,这两个败家的玩意,挣得多也没有这样败霍的。”

这话周老头说的虽然气哼哼,可那眼底的笑意,却是怎么想掩饰都掩饰不住。

儿子媳妇一回来,就给他长了这么大个脸,就算请全屯子的人喝一顿汽水,大概也就两百多块钱。

两百多块钱也不是小数目,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不然周毅也不会偷偷算了一笔账。

但一看到大家笑的比过年都开心,还都在给他道喜,他就觉得吧,这钱也算是花在刀刃上了。

李如歌看见自家公公第一句话就是:“哎呦老同志,我怎么看着你比几年前都要年轻了?”

看来这老头在乡下的日子,还真如他信里说的那样,是过的不错。

就在大家担心如歌这样和自家公公说话,不会被骂吧?

就听周毅先是重重的哼了一声,随后却说道:“你个小同志咋还是几年前的样子,一点都不见出息。”

哈哈哈,原来人这公公儿媳妇是这样称呼对方的,啧啧啧,害他们白跟着担心了。

对儿媳妇没好眼神的周毅,当看见跟在爸爸妈妈身边的顶顶,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立刻抖着就伸过来了,问道:“你就是顶顶吧?我是爷爷,你看咱们爷俩居然是第一次见面,咋样,要不要握个手?”

顶顶这一路跟着来,一直都乖的不行,不吵也不闹,而且还在爸爸去买汽水的时候,没等那边的财会人员把账算出来,他这边就已经出数了。

小家伙虽然不说话,但看着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也学了不少。

所以要是遇见有和他打招呼的,他也会友好的笑一下,或是回一句:“农民伯伯辛苦了。”

再怎么聪明,也还是个几岁的小孩子,顶顶看着那些农民伯伯的脸都黑黑的,还都泛着光,特别好奇,就偷偷拉着妈妈低下头,趴在李如歌耳边问道:“妈妈,农民伯伯的脸,为啥都是黑色的?”

李如歌就告诉儿子:“农民伯伯为了能多打粮食,是不能偷懒的,他们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干活,脸肯定会被晒黑啊。”

一粒粮食一粒米,粮食来的不容易,这样的儿歌,家里几个小孩子虽然都会唱。

但真正了解到粮食来的有多不容易,这还真是顶顶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自己每天吃的饭,是农民伯伯多辛苦种出来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