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人比人得好好活着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125章 人比人得好好活着

见闺女说的不似疯话,魏凤英也认真想了下,但还是摇了摇头,说道:“那不可能,你公公……”

魏凤英说完这句话,啪的就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接着又道:“还啥你公公,娟子,那人当初就不同意周向阳娶你,你嫁进他们周家几年,他都不曾见过你,你觉得他现在可能答应让你回去吗?”

“此一时彼一时,我,我现在……”

不等冯娟把话说完,冯栋梁终于还是没忍住,又撇着嘴说道:“现在就更不可能了,不是我说你,亲姑啊,你看看你自己现在都啥样了,而且你那名声,哎呦你可别去给咱们老冯家人丢脸了。”

冯栋梁这小子混是混了点,但有些话,还真得他们自家人说,不然不说冯娟这人能干出来啥事,就说魏凤英吧,有时泛起糊涂来,也习惯总往好的方面去想。

这今天有冯栋梁一会儿一句,魏凤英倒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说啥都不让闺女去饭店。

很明显,去就是丢人去了,他们老冯家的丑事已经够多了,可不能再丢磕碜了。

而且小姑子那会儿来也说了,让她这段时间看着点冯娟,可别再让冯娟去找李如歌的麻烦了,人家现在那级别,比县长官都大了,能是他们家惹得起的吗?

惹不起咱们还躲不起吗?

知道闺女有了去见周向阳的心思,魏凤英干脆也不护理孙子了,就看上闺女了。

那真是看啊,几乎冯娟走一步,她就跟一步,去厕所都跟着。

冯娟见连最支持她的亲妈都这样,两个儿子又连个电话都没留给她,心里特别的不好受。

可不好受又能咋样,实际她自己心里也明白,她想回去周向阳身边,希望是不大的。

不是希望不大,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啊闺女。

之前她是抱着幻想,让两个外孙子跟着搅合一下,说不定那个姓唐的受不住,真就离开了呢?

魏凤英现在一看,姓唐的不但没离开,反而她那两个外孙都不和他们家联系了。

这是啥意思?还不明白吗?

冯家人对于李如歌来说,几年前都不是个事,现在就更没必要去想那家人了。

咋说他们家这也是办喜事,想要办个圆满的人,这两天忙碌坏了。

终于看见公公穿上新衣裳,准备去接媳妇了,李如歌才得以松了一口气。

周毅今天理了发,刮了胡子,还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去澡堂子泡了澡。

然后小白衬衫这么一穿,藏蓝色的裤子这么一套,锃明瓦亮的大皮鞋一登上,哎妈呀,还真如余起航说的那样,这老头这一打扮起来,说四十几岁有点夸张了,但说五十几岁,还是有人信的。

人靠衣马靠鞍,周家哥俩的大高个,都随了他们老子,这爷三往这一站,简直就是行走的衣服架子。

新衣裳新皮鞋都是二儿媳妇给准备的。

这孩子啥时候给他准备的,周毅一点都不知道,直到昨晚拿出来让他试穿,他才知道二儿媳妇还给自己买了新衣裳,而且还都这么合身。

冯妙兰穿的也是儿媳妇给买的那条墨绿色的长裙子,周毅那天去,她还穿给他看了。

实际这两天周毅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妙兰穿的那么好看,自己这边也没啥可和她搭配的衣裳?

儿媳妇们也没人提这事,这话当公公的,还不好主动和儿媳妇说。

宁宁那孩子也是个粗心的,这几天天天往这边跑,一次都没提过他穿啥的问题。

原来是这几个孩子都商量好了,新衣裳也早都给他准备好了,故意瞒着他的。

一家人都穿着一新的,坐着县里唯一的一辆小汽车,再加上周向阳开回来的那辆车,去冯家接上那边的几口人,大家伙一起去了饭店。

这年月办婚礼,哪有在饭店办的,都是在家摆几桌,准备点糖果瓜子,请个师傅找几个菜,重点得有两个肉菜,就不错了。

这说的还是小年轻的结婚,像周毅和冯妙兰都这把年纪了,还请这么多客人,还是在饭店摆的酒,这简直,简直……

来祝贺的人里,也有觉得两个人简直就是嘚瑟的人,在这嘀嘀咕咕的冒酸话。

然后当周毅站在前面说,今天的这一切,都是孩子们给他们夫妻俩准备的,他也是被惊喜到人,大家又开始嫉妒起了这人。

人比人得好好活着,你看人家那两个儿子都是干啥的,人家那两个儿媳妇又都是干啥的?

女婿又是牛亮,哎呦呦,不能比啊。

这还只是饭前大家的心情,等十二个菜一道道端上桌,来的人那是啥心思都没有了,就是个吃啊。

这样的饭菜,连牛县长家也不能天天吃啊,主要是金红霞那厨艺,儿媳妇的厨艺和她婆婆一样,就是糊弄着能吃。

所以在一众报好声中,每桌八个人,十二个菜都是用大盘子上的,都被吃的溜溜光。

最后大家走的时候,每个人送的礼钱,周家这边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又如数都返还给大家的时候,来的客人们,更觉得周家今天这事办的,嗯,要是能天天有这样的好事就好了。

最后只有牛县长夫妻,坚持留下二十块钱礼钱,今天这场婚宴,也正式拉上序幕了。

老夫妻结完婚,并没有和他们回小白楼,而是去了冯家。

在自己家,冯妙兰有自己的大屋子,而且是自己熟悉的家,她也不觉得别扭。

周毅那更是个对吃住都没啥挑剔的人,再说就住几天,就离开了,睡在谁家这重要吗?

原本想要留下来多住些日子,不和孩子们一起回京都的人,得知二儿子已经帮他把房子都要回来了,而且都收拾完了,就等着他回去验收了,立刻又改变主意了。

冯妙兰绝对是那种夫唱妇随的,既然老周说跟孩子们一起走,那就一起走。

媳妇在京都,娘也嫁入京都了,冯元恩干脆把工作一辞,他一个人还留在临青县有啥意思。

“不过这样你就只剩下考大学一条路了,可就没有退路了?”李如歌吓唬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