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家族企业干起来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182章 家族企业干起来

“几位小同志,我们这家厂子虽然现在没啥活干,库房里还有不少积压的衣裳,但可不代表我们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你看我们还有两百多台机器,还有三百多工人,而你们就负责出图纸,出跑销售的人,出管理人员,就想要拿一半的利润,这可不行。”

杨厂长边说边摇头,脸上哪还有啥喜悦了,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遇见骗子了?

说出这话前,冯元恩和李如意就已经想到了,他们不会答应,或是不可能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虽然这里已经算是倒闭状态了,但按着这些人的想法,肯定宁可倒闭了,也不会随随便便把厂子卖给他们。

夫妻俩也压低声商量了一下,实际早就在家商量好了,只不过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然后由冯元恩开口说道:“那您看这样行吗,我们以承包的方式,把这里承包下来,以后这里工人的工资都由我们来承担,厂房机器维护,也都由我们负责。

总之就是不用你们再出一分钱了,然后我们会从每年产生的利润里,抽出一些钱,给你们作为承包费怎么样?”

那位副厂长一听还有这好事,立刻眼睛就亮了,忙转头去看杨厂长。

这样听来,肯定是好事,这样工人也就不用没工资拿了,而且服装厂还在。

杨厂长低头想了片刻,抬起头问道:“那几位厂领导,你们想好怎么安排了吗?”

这话李如意接了过去,说道:“未来这家厂子是亏是赢,都由我们自己承担,而且我们还要养几百名工人,压力肯定不小。

所以在经验管理方面,我们只会用我们自己的人,我们不会把时间都浪费在请示汇报上,更不会每天大会小会的开,我们要的就是决策权,不然我们为啥要接下你们这样的厂子?您说是吧?”

杨厂长一直以为几个人里,冯元恩是说了算的,对两个漂亮姑娘,只是因为对方长相太过漂亮,多看了一眼。

这一听李如意这番毫不拖泥带水的话,不由得心中对这姑娘也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竖大拇指是竖大拇指,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杨厂长看了一眼副厂长,有些痛心的说道:“我到是行了,一把年纪了,可以退休回家养老去了。

可苗副厂长和童副厂长几个,总不能让他们下车间去干活吧?”

李如意也扫了一眼脸有点红的苗副厂长,回道:“他们愿意留下来,我们会看着安排,如果不愿意留下来,我觉得上面肯定也会另有安排,绝不可能让几位领导和工人一样,没工资拿就是了。”

唉这姑娘说话,还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给他们留啊。

不过她说的也对,他们几个就算不留下来,局里那边肯定也能给几个人找个地方?

承包出去,咋都比被合并了,厂子彻底没有了强。

现在这样的事还太少了,两位厂长还不能了解这个承包出去的意义,实际就是变相的把厂子卖了。

两边第一次见,初步的谈判,还算是不错。

最后互相给了三天时间,三天后,几个人再过来听准信就行。

以这里都停工十几天,库房都是积压品,工人两个月没开出工资来看,他们想要把这里买下来,不是多难的一件事。

小北跟着跑了一天,也算学了不少东西,这以后她就是三姐厂子里的设计师了,别的就不用她操心了。

不过承包这么大一个厂子,肯定需要不少钱吧?

路上小北忍住了没问,等回到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这事的时候,见都在往出拿钱,她也把自己挣的一千块钱,拿了出来。

“三姐,我就这么多,算我的投资也行,算借给你们的都行。”

“哎呦我老闺女自己都攒这么多钱了?”

还真没人觉得小北钱少,孙凤琴更是夸张的接过小女儿的存折,看了又看,就好似那上面的数字和别人的不一样似的。

嘻嘻,娘最偏心她了,瞧瞧二姐拿出来那么多钱,娘都一眼没瞅。

家庭会议开到这,事情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服装厂可以承包下来,因为现在说买,不说服装厂那边咋说,上边也会觉得这个词有点不好听。

不过谈判的时候,尽可能的还是要以买下服装厂去谈,如果对方实在不答应,再说承包。

即使是承包,因为他们是个人出钱,也是有绝对话语权的。

未来在经营管理方面,生产方面,都不能再让那些端着铁饭碗,就想让国家养一辈子的人跟着瞎参与了。

李如意又提出来一条,她必须有绝对任免权,如果对方留下来的人有问题,她有权辞退任何人。

就冲三妹说的这一条,李如歌绝对放心把钱都交给老三两口子。

折腾去吧,就凭这两口子,钱投给他们,绝对不会白瞎就是了。

因为现在大家钱都不多,只能凑钱开厂子,这个服装厂,就变成了全家投资的厂子。

亲兄弟明算账,尤其在金钱方面,李富斌同志根据大家拿的钱多少,又给大家划分了一下大家的权利。

“如歌和如意虽然拿出的本钱差不多,但未来服装厂的管理,都要靠如意和元恩,所以如意夫妻在这个厂子,是有绝对话语权的,他们就占百分之五十的股权如何?”

冯元恩是学经济的,他肯定听得懂岳父说的话,李如意虽然还不完全明白啥股权不股权的,不过爹说啥是啥的人,就跟着点头就是了。

李如歌更不会去计较这事,未来就算这家服装厂真能干起来,真有上市的一天,那也是如意两口子自己努力来的,她也算是跟着沾光了。

这样李如歌占三十,小北那份,孙凤琴同志又给加一千,占百分之二,大姑百分之三,李如兰百分之五。

剩下的百分之十,这两个嘴里说不重男轻女的夫妻俩,都给了小东。

还在学校里啥都不知的李向东……就这样就有了一家服装厂,自己还不知道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