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京北大饭店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187章 京北大饭店

他们可是他的亲爸亲妈,还能害他不成?

看着和自己受了多年苦的老妻,因为儿子这封信,差点病倒,肖父也觉得自己儿子这次太过份了。

还要和他们彻底断绝关系?

或许这样的想法,他儿子早就有了,从开始他一直想要他们待在省城,不用来京都了,不就是想要和他们保持距离吗?

肖老师并没有过多怪自家儿子,过去的种种原因,让他们和孩子分开了。

一双儿女都没在自己跟前长大,还都能有这样的出息,如今还都考上了大学,这他已经很知足了。

“你也别上火了。”肖父劝着妻子,“这次我陪你一起去,咱们这个星期天,去李家走一趟,我就拿着这封信,和李富斌同志好好谈谈,看看他咋说。”

“他还能咋说,肯定和他那个大老粗婆娘一个口气,说咱们错了呗。”肖母怨气冲天的说道。

“不一定,我觉得李富斌同志还是很明智的。”觉得那一家人,就李富斌同志可以对话的人,此刻也是满脸的忧愁。

饭店开业选在星期天,一是家里人今天都休息,都能来帮忙,二是谁星期天不出来逛逛。

然后听见这边噼里啪啦鞭炮声一响,谁不好奇过来看看,到时谁能受得了他们家卤肉的香味?

孙凤琴同志就想问问,谁能忍得住不馋?谁能不流口水?

为此她还刻意在窗口这里开了个小窗户,各种卤肉摆了一排,不说这香味,就这颜色,她自己看了,都恨不得来一块尝尝。

现在想在京都开一家大饭店,不说别的,这房子还是很好找的,而且房租还便宜。

一下就签下十年的租约,可不是他们家没钱掏租金了,而是最高就能签十年的,再多,租赁方就不干了。

上下两层,六百多平米,这样的饭店算不得太大,但也绝对不小了。

和那家接过手就能干的服装厂不一样,这家饭店,他们家光装修,再加上置办桌椅,雇厨师,雇切墩的,雇面案,雇服务员……

这些事哪一样不需要操心,等都操办完,一个月都快过去了。

眼看就要过年了,一家人还是选择在年前把饭店开起来,就是想让今年这个年,和以往不一样。

这时候的饭店都是要挂幌的,一个幌那叫小吃部,两个幌小中餐,挂四个幌的,就算得上大饭店了。

他们家是别的饭店挂幌,他们家挂灯笼,大红灯笼,齐刷刷在二楼这里挂上一排,而且这灯笼,都是找人刻意定制的,不然现在哪有这样好看好材质的灯笼。

不说外墙和柱子都是红彤彤的,就说这一排大红灯笼,就够打眼的了。

所以鞭炮还没等放呢,这围观的人就已经不少了,有那馋的,闻见从里面飘出来的香味,看着那些色泽鲜亮的卤肉,一直在打听,现在可不可以进去吃饭?卤肉可不可以买点带走?

要知道走过路过的,谁手里不拿一张服务员发的传单,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开业头三天一律八八折。

有那年纪大的,并不懂啥叫八八折,实际年轻人也有不懂的,一细问,才知道只要拿着这张纸,在这里吃饭,或是买东西,都可以给减钱。

等待期间,大家也都被感染了,都很兴奋的期待着,十一点十八分快点到来吧,他们都等不及要尝一口这家的饭菜了。

哎呦今天这时间怎么过得这样慢?

以往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时间,今天这时间怎么好像比往天要慢啊?

“十一点十八。”

“十一点十八。”

围观的人嘴里都忍不住念叨着这个时间,大多数没戴表的,又忍不住去问戴表的,问的也都是这句话:“同志您看看,到十一点十八没?”

肖父肖母过来的时候,瞧见这里的人这么多,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也被吓了一跳。

他们夫妻俩先是去的家里,今天留在家里看孩子的,不但有李舒兰,还有冯妙兰。

李大姑认识这两个人,要是他们问她打听李富斌同志和孙凤琴同志在哪,她肯定不会告诉他们。

但冯妙兰不知道咋回事,得知他们是肖毅晨的亲爸亲妈,还以为他们是来参加开业庆典的。

赶紧不但详详细细的把地址画给他们,还笑意盈盈的让他们以后有空,去家里串门。

亲家母的心思,亲戚之间现在都知道了。

这以后都是拐着弯的亲家,冯妙兰当然要热情一些。

今天家里人都去饭店那边了,还不能带过去的几个小孩子,就都放在这边了。

李大姑和两个阿姨交代完,出来的时候,只看见冯妙兰在笑眯眯的往回走,一问,才得知是肖家父母。

可能是毅晨让他们来的吧?

李大姑也没多想,又开始继续和冯妙兰讨论,几个孩子等下要不要去的问题。

顶顶小的时候是姥姥带大的,起起和凡凡,可多亏了有李大姑。

这孩子谁照看的谁向着,李大姑总担心饭店那边人太多,怕吓到几个小的。

所以她宁愿自己留下来,和两个阿姨在家看着孩子们,也不想几个小的去那种人多的地方。

冯妙兰觉得李大姑说的也对,所以她就和自家带来的阿姨商量,由她们留下来,让李大姑去饭店吃席去。

在两个人还在争辩这事的时候,因为距离不是很远,肖家夫妻都已经看见那个红彤彤的大牌子了。

京北大饭店这几个字,是李富斌同志给起的,他说因为在京都,所以第一个字可以有个京字。

但他们家的特色又是北方菜,他们一家又都是东北那嘎达过来的,所以这个北字就很有必要了。

李老板曾经听人说过,做生意起名字,实际越简单越好。

像那些带金子多的名字,最好不要起,比如鑫字,最好是不要用,否则买卖很难干起来。

所以很有经验的李老板,张嘴就来:“就叫京北大饭店吧。”

肖母看见这阵势,转头和丈夫大声喊道:“看来李家还是有些钱的,开一家这样的饭店,得不少钱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