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一只脚已经踏进地产业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221章 一只脚已经踏进地产业

山娃子可不是闲的没事在给大家讲故事,没看徐顺利老爷子都听的胡子乱颤,郑强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一时被惊住了,就站在大门口那里,听了个全程。

家里几个叔叔每天这样辛苦,却还过着只够吃饱穿暖的日子,山娃子当然不想他们大家一直这样下去。

但你要是直接说让他们走出去,做点小生意,他也不是没说过,和二叔一见面,他就说了。

可他二叔却吓的直摇头,说暂时放开,不一定一直不管,说不定哪天就又开始抓投机倒把了,他可不想当那个出头鸟。

连二叔都这样想,三叔四叔包括五叔,都是拖家带口的,肯定思想更保守。

然后山娃子就换了个方式,先给大家讲故事,讲他姥姥是怎么做的,讲他三姨,讲他周围的那些人。

江家这哥几个,本就不是那种老老实实种地的,听自家大侄子说的这样热闹,一听孙婶子那个酱菜厂都开两年多了,那还说啥啊,还怕啥啊,他们难道还不如孙婶子一个老太太胆子大?

还有小如意都敢开服装厂了,他们还在这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太不像个爷们儿了。

心思被说活的几个人,都很兴奋的互相对视了一眼,江二虎抢先说道:“山娃子,你姥姥开酱菜厂,那是人家会那手艺。你三姨开服装厂,那是人有那本事。你说你几个叔叔除了会种地,就是会打猎,这城里人也不需要咱这样的啊?”

徐顺利和郑强听了江二虎这话,也都在那跟着点头。

实际李家庄的日子已经走在全公社,甚至全县农村的前头了。

他们村现在有汽水厂,有供销社,还有县里酱菜厂年年都来收购的山野菜,小辣椒。

汽水厂和供销社虽然直接归县里管,但工人大多都是在他们村和后屯招的,这已经给他们两个村带来不小的好处了。

所以李家庄和靠山屯这两个村,一直都是引领全县农村的新农村,这也让这两个村的大姑娘小伙子,找对象都变成了抢手货。

可这两年一让个人做买卖了,靠近县城比较近的几个村子,尤其是今年,明显小日子都起来了。

这也让徐顺利和郑强都有了危机感,全县第一的村子要是被摘了,他们对得起李富斌同志吗?

一听江大虎父子回来了,徐顺利在家饭都没吃,赶过来的时候,正好听见山娃子在这白话,老爷子连屋都不进了。

郑强这会儿也坐过来了,两个人都满眼期待的,等着山娃子回答。

看见大家伙这样,山娃子就忍不住想笑,因为他回来之前,他二姨都已经猜到了,这些人听他说完这些话后,会是啥样的表情。

居然猜的一点没错。

他家二姨果然料事如神,接下来山娃子就把姥爷和二姨给的建议,和大家说了一下。

当然这话他不能说是姥爷和二姨说的,不然让李家庄的村干部以为,他姥爷都离开这么多年了,还在遥控这边,就不好了。

嗯,这话是他姥姥说的,为此他姥爷和他姥姥,还发生了一场他们大家都不能理解的争执。

最后还是他家聪明的二姨给出了解释,说他姥爷和姥姥虽然自己不承认自己老了,但某些方面的表现,的确是老了,就比如老夫妻俩现在越来越喜欢斗嘴了,还天天晚上都出去散步,这些都是之前不曾发生过的。

李富斌同志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让乡下人都进城做生意,这肯定是不太现实。

但赶上这时候了,大家还只会种地,虽然马上土地就会分到个人手里,大家的日子是会好过一些。

尤其那些不但会种地,又很能干的,土地承包后,再养点鸡鸭鹅猪啥的,干上个几年,整个万元户当当也不是不可能。

但现在有更好的机会,为啥不走出农门,提前过上万元户的生活呢?

比如,组织个建筑队,利用农闲的时候,进城看看有没有谁家修建房子的?

现在的房子大多都是公产房,公家的东西出问题了,那肯定要找公家单位。

所以这也让很多住户,这么多年,尤其夏季雨季来临的时候,都没少受窝囊气。

按李富斌同志的说法,现在的公产房所受的窝囊气,和几十年后指望那些物业公司维护房屋倒是差不多。

房屋漏雨,一找一哼哼,不是说没钱修,就是往后推,最后推的住户没招了,只得自己掏钱交了物业费,还得自己掏钱修房子。

然而这种奇葩部门还很是硬气的存在着,整的老百姓辛辛苦苦买了房子,还要被物业公司管制着。

现在的公产房就是,虽然有专门的维修队,但你想指望那些人来给你家修房子?

不是不能修,得排队知道不?

你说着急,家里漏雨漏的不行了,那谁家不急?

所以那些不愿意排号的,再或是觉得公家单位修不好的,这时候要是能有一支农民兄弟自己组建的建筑队出现,你说那些人会不会愿意花点钱,给自家的房子好好修一修?

这还得说现在的公产房还没卖给个人,等过两年,公产房都变成私产房,到时需要建筑队的肯定会更多。

再过些年,商品房就会兴起来,到时他们的建筑队可能早都打响了名声,打好了基础,到时那就要看他们个人的本事了。

反正李富斌同志是这样想的,他也算是给他们指引了一条明路,未来房地产业会咋样,他因为早知道,才希望李家庄的建筑队,能先踏出这一步。

“修房子?盖房子?这谁不会?”

大家一听山娃子给出的这个建议,都兴奋的激动起来,江二虎首先站起来,看向两位村干部,说道:“这个建筑队我们老江家愿意挑这个头,到时需要多少工人,也都尽可能在村里招人,两位领导没意见吧?”

徐顺利和郑强都赶紧点头,他们能有啥意见,主意是山娃子出的,未来进城需要打通的一些关系,也都是人家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