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七十七章 夹恐龙

2个月前 作者: 将月去
77.第七十七章 夹恐龙

我本无心, 奈何卿撩

我本来不想动心,可是她让我看风的形状哎

兰州拉面szd这句我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头一回这么期待一个旅游宣传片,枫叶真的太好看了

明白于挽秋为什么喜欢姜兰了,因为姜兰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搁我我也喜欢

这句话的自恋含量太高了

有些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有些人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

我反正是酸了, 就问lyc你酸不酸吧

别的我都不操心, 我只关心滇省国庆这波赚了多少啊, 代言费赚回来了吗

国庆刚过两天, 滇省的旅游业产业的收入就比去年一年旅游业收入多了百分之四十,几个亿的收入, 能让小镇的人生活水平提升一大截。

这是滇省也是国内第一次尝试请旅游宣传大使为景区做宣传, 估计后面会有很多地方效仿跟风。

但效果估计没有滇省的好,首先代言人不可能再是于挽秋了,请不请得起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对产品代言来说,是不能接同类型产品代言的, 是圈内的一种潜规则。

而且但单就效果来说,姜兰和于挽秋这个,已经算是天花板了。

姜兰和于挽秋的关系可以代入朋友,闺蜜, 母女。她们两个玩得开心的地方,应该不错。

滇省政府的工作人员乐开了花, 准备国庆最后一天一起出去庆祝庆祝,这两千万花得值, 一个国庆就能给赚回来,合同签的是五年的,五年后,滇省的发展会日新月异。

国庆第二天,才是旅游的高峰期,基本上,民宿酒店都没有空房,以往,只有比较有名的景点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一些偏僻的小镇也没有住房了。

而另外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某宝上的泡泡机一夜之间销量破万,库存清空,很多景点也开始卖泡泡机。

泡泡机有很大的搞头,大的二十一个,小的五块一个,一天光这个就能买好几百个。

虽然没有西山红叶,但是刚入秋,有的地方有梧桐叶,有的地方有银杏叶,各地的景区也很好看啊。

虽然说这波模仿不要脸,但是真的赚钱啊,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国庆节的第三天,姜兰和于挽秋去了龙门雪山。

本来定的是萤火之森,让两个人休息一天,但是来都来了,还是爬一趟雪山吧。

龙门雪山所属横断山系,最高峰海拔将近六千米,来雪山旅游的人并不多,和普通爬山不同,登雪山因为要克服高原反应,爬山累,爬雪山更累,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去相对来说“温和”的景区。

工作人员是土生土长的滇省人,但也没爬过雪山,“能爬多少爬多少,尽力就行,实在不行可以咱们在山脚下录。”

不过最好登上山顶,那里的景色好。

于挽秋没问题,姜兰也没问题,她们来是拿工资的,有句话怎么说的,在其位谋其职,既然定了雪山,那就尽量爬上去,而且选的并不是最高峰,海拔总共四千多米。

姜兰和于挽秋都换了厚重的登山服,防滑鞋,两人看起来笨笨的,于挽秋不是第一次来,她以前拍过雪山的戏份,但那次在山脚下采景,没有爬上去过。

当年拍电影,选景要全国各地跑,雪就是雪,雨就是雨,需要雪山,就必须去雪山采景。

于挽秋想试试自己能不能爬上去。

姜兰是第一次来,这边好冷,明明山下还有绿色,但山上就积了厚厚的雪,风呼呼地吹,吹得脸有点疼。

今天是晴天,山上没下雪,阳光洒在雪地上,一照亮晶晶一片。

姜兰捧了一捧雪,往地上一洒,飞飞扬扬,就好像洒了一地钻石一样。

姜兰回过头道:“于老师,你觉不觉得这雪像钻石呀,一地的钻石!”姜兰往地上一趟,这不就是躺在钻石上吗。

姜兰不说不觉得,一说于挽秋觉得还真像,阳光照在哪儿哪儿就闪,钻石也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以前怎么没觉得钻石能这么好看。

是因为不够多吗。

一山碎钻,堆在一起形成了雪山。

于挽秋拍了张照片,准备回去发个朋友圈,第一次做的事情,总是值得纪念的。

她们还在山脚下,一会儿准备登山,两人检查好登山的装备,背包里有吃的,氧气瓶,姜兰还带了一个秘密武器。

一会儿到山上可以拿来留念。

工作人员也要一起上山,同行的还有摄影和爬山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是登山爱好者,爬过三十多次雪山,其中八次爬的是最高峰,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一行人的安全。

小陈小许留在酒店了,她们俩来没什么用,可能还会添乱,所以就不跟着了,于挽秋说她们想在酒店待着就在酒店,如果想去转转也行,一切花费都由工作室报销。

又是一趟公费旅游。

工作人员选的山并不是很陡,一行人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往上爬,能在早秋感受到冬日的严寒是种不同的体验,指导在最前面,于挽秋走在姜兰前面。

指导时不时回头看一眼,他道:“来爬山的人很少,很多爬雪山爱好者会选择更高更陡的山峰,滇省的雪山不常来。”

但其实龙门雪山更适合普通人,山峰不陡,海拔不是那么高,不会轻易出现雪崩,从山上往下看,还能看见滇省大部分景色,视野很好。

于挽秋体力跟得上,基本上和指导同行并进,“这里的空气很好。”

冷和雪的气息。

指导笑了笑,一张嘴吃了一口雪沫,“是啊,到山上来脑子就放空了,我很喜欢爬山。”

他看于挽秋都不怎么喘,心里有点佩服,体力不错,没有叫苦叫累。

工作人员也觉得这次是烧高香了,滇省的这些景点中,雪山是最不好拍的,如果用航拍器拍,能拍到整个雪山,震撼是震撼,但是给人的冲击太强了,很多人不会考虑爬雪山。

要想拍那种宣传片,还是拍人,看有人往上爬,就想自己也行。

最开始还想过两人会拒绝,拒绝也没办法,真爬不上去能怎么办。

幸好两人很敬业。

姜兰也是,别看年纪小,也敬业。

姜兰喘的有些厉害,山上的风大,吹在脸上像刀子划一样,一张嘴就能吃到飞起来的雪沫,看着像白糖可吃起来一点都不甜,姜兰闭紧嘴就不吃了。

她背包里的东西很沉,越往上爬越吃力,爬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姜兰有点受不了了,刚想开口让大部队歇一会儿,于挽秋就道:“先歇会儿吧,我有些累了。”

指导看了眼手表,“行,歇一会儿,到山顶还有好一会儿呢。”

姜兰喘着气,看向于挽秋,于挽秋把背包解下来,揉了揉肩膀,“还愣着干嘛,背包不沉?”

姜兰抿了下唇,也把背包扔地上了。

她也不在乎凉不凉,就往地上一坐,于挽秋坐到了她旁边,摸了摸姜兰的脸,“怎么样,还好吗?”

姜兰喝了口热水,“现在还好,不知道一会儿怎么样,我觉得能爬上山顶,如果坚持不了我会说,不会逞强的。”

于挽秋有些无奈,“这个不用逞强,不然后面还得把你抬下去,你看我们才几个人。”

一共七个人。

姜兰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她说话声音很小,好像怕风把声音吹散一样,“于老师,到山顶了我给你个好玩的。”

于挽秋好奇是什么,但姜兰坚持一定要到山才能给她看。

摄影也不好受,他们除了要背登山包,还要带着沉重的摄像机,走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但山上的风景很好,随便拍都是美景,而且姜兰和于挽秋非常好看。

于挽秋是天生的上镜脸,年纪大的人最先没灵气的就是眼睛,会慢慢变浑浊,但于挽秋的眼睛像琉璃一样,有神,淬了光,从她眼睛中拍雪,和自己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好像美女看见的更好看一样。

姜兰正年轻,本来就在最好看的时候,化了淡妆,额头一圈碎毛毛,眼尾一点粉红色,鼻尖冻红了,脸也冻得通红,呼吸间嘴边一片白雾,像雪里的兔子。

也不知道是因为景色好,还是因为两人本来就好看,摄影觉得每一帧都可以做海报。

雪是干干净净的白,两个人的皮肤是通透的红,色差太明显了。

歇了五分钟,指导道:“差不多走吧,要是累了一会儿再停下歇歇。”

于挽秋先站起来,她伸手拉了姜兰一把,“把你包里的东西分我一点。”

姜兰把包飞快背到背上,“不用,我自己能行。”

她踩着于挽秋的脚印,要好走得多,要让她在前面开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到山顶。

于挽秋时不时回头看一下,不好走的话就拉姜兰一把,后面的路基本上都是她拉着姜兰一起走的。

越往上海拔越高,姜兰戴上了氧气瓶,基本上走二十分钟歇五分钟,八点上山,下午两点半,一行人终于抵达山顶。

有诗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除了坐飞机的几次,这是姜兰离天空最近的一次,天在头顶,云在脚下。

往下俯瞰,是缩小的山峦和黄色的农田,一点红色是西山,而后边是连绵不绝的雪山。

这是一个天然的观景台,姜兰把拉着于挽秋对手机自拍了一张,第一次爬雪山,虽然海拔低,但也值得发条朋友圈。

拍完照,姜兰就坐下喘气了,她把背包打开,里面除了吃的和氧气瓶,还有一个绿色的恐龙夹。

这个小朋友很喜欢玩,赶上冬天下大雪,在外面夹恐龙,一夹一个,夹好几排,就好像一群小朋友在听自己训话。

但一到春天,这个恐龙夹就没人买了,姜兰这个是店家这几个月以来的第一单。

“于老师!你过来!”姜兰先打了个板,这里常年积雪,随便一夹,就是一只小恐龙,想要结实一点的,就往里面多塞点雪,雪越多,夹出来的恐龙就越结实。

来雪山怎么可能不玩雪啊。

这个季节,连东北三省都零上少雪了,想要看雪,只有来高原地区。

姜兰不敢保证这是这个季节唯一的小恐龙,但她可以保证,一定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小恐龙。

“第一个送你了。”姜兰把小恐龙放到于挽秋手上,白色的冰块摸着很冻手,但是这个恐龙很可爱,看着傻憨憨的。

大眼睛,咧着嘴,一排大白牙。

于挽秋问:“夹子淘宝买的?”

姜兰点点头,“13.9一个,于老师你试试嘛。”

于挽秋坐在了雪地上,试着夹了一个,很快,地上就出现了一排,两排……好几排小恐龙。

每一个都面朝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

于挽秋数了数,她们夹了六十多个,但是一个都带不下山,要是下山肯定没一会儿就化了,“等冬天下雪了,咱们往家里弄一排,窗台,门口,全夹上。”

姜兰道:“那这些就让它们守卫雪山和祖国吧!”

小恐龙守护龙门雪山,正好。

摄影脸上都不知不觉露出几分笑意,两人之间的快乐能驱散他心里的疲惫。

工作人员让摄影多拍拍小恐龙,后期可以多剪这个,这多可爱啊,肯定能吸引很多女孩子。

夏天想玩雪的就来龙门雪山,可劲儿玩,这儿的雪多。

待了一会儿,指导说:“得下山了,不然一会儿天黑了。”

下山比上山要难多了,一不小心就出溜一下,幸好山不陡,姜兰忍不住幻想自己是个土豆,这样就能直接滚下去了。

到山脚下都七点多了,天已经黑了,工作人员带两人去吃了当地特色菌锅,满满一大盆,这个时节的菌子可遇不可求,要是自己来吃,估计要四位数。

吃饱喝足,姜兰就直接洗澡睡觉了,她这一天的消耗太大,胳膊腿酸得不行,没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而于挽秋出门给陆双辰打了个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电话那头陆双辰的声音很急切,“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于挽秋:“我没事……怎么了,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

陆双辰:“当然能,我……我没你说的那个意思,我就是……”

也不怪陆双辰会这么想,因平时没事的时候,夫妻俩几乎不打电话,陆双辰工作忙,于挽秋拍戏昼夜颠倒,陆双辰不会主动去打扰她。

于挽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陆双辰打个电话,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电话已经拨出去了,想要挂,陆双辰已经把电话接起来了。

她今天很开心,和姜兰在一块她一直很开心,可是打这个电话不是为了分享这份开心,于挽秋只是觉得,她真的很少很少和陆双辰出门。

两人各自去的地方不少,于挽秋拍戏全国各地跑,陆双辰全世界各地出差,但两人一起去过的地方很少。

除了蜜月,其他的地方很少去。

于挽秋不知道怎么说,如果是姜兰的话,可能会特别开心地说,咱们明天去这儿吧,但是那些话于挽秋说不出口。

于挽秋道:“太早了,姜兰睡觉了,我睡不着,给你打个电话,放假也不休息两天?”

陆双辰:“今天没去公司,去看了看爸妈,老婆今天是中秋。”

陆双辰去了于家,看了看岳父岳母,二老身体还不错,一直念叨着什么时候带姜兰回去看看。

于挽秋哦了一声,两人隔着手机,沉默了差不多半分钟,于挽秋喊了一声,“陆双辰。”

陆双辰:“我在。”

“今天去了龙门雪山,景色很好,山倒是不高,也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爬得动。”于挽秋轻笑道:“我应该是可以再来一次的。”

这要是再听不出什么意思,陆双辰这么多年就白活了,“等你拍完戏,咱们一起去趟雪山吧,我还能爬山的。”

于挽秋又笑了一下,她可能无法像姜兰一样,有什么说什么,但是,能让陆双辰明白她的意思就好了。

两人打着电话,好像也没说什么,就过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于挽秋撑不住困意,挂了电话,这一夜,她睡得极好。

次日,姜兰起不来了。

“于老师,我腿腰好疼啊!”姜兰还说少了,她其实浑身疼,不单单腿和腰,那滋味,比吃老坛酸菜牛肉面还酸爽。

于挽秋笑道:“年纪轻轻哪来的腰。”

姜兰:“!”

于挽秋:“我一会儿给你按按,太久不运动,乳酸堆积了,揉一揉明天就没事了。”

今天还是得疼,疼也没办法,她们俩今天还要录宣传片呢。

姜兰问于挽秋疼不疼,于挽秋摇了摇头,她当初拍打戏的时候,身上磕得青青紫紫,第二天也得上,习惯了。

于挽秋道:“昨天应该先揉的。”

姜兰欲哭无泪,最后两天,拍摄结束就能回家了,她能在家待两天。

最后两站是西双版纳和洱海,萤火之森是夜里拍的,就加了一个龙门雪山,总共六站,最后两站姜兰和于挽秋上次拍过宣传海报,拍摄过程异常顺利。

十月五号拍摄结束,两人不打算在滇省多留一天了,直接去了机场,五号十点三十分,在机场出口,姜兰看见了来接她的谢云珍和姜保国。

陆双辰和陆颐呈也在。

陆颐呈就伸手抱了抱姜兰,浅抱一下,谢云珍和姜保国在,他恨不得离姜兰两米远。

抱一下是因为太想了,姜兰录宣传片很累,他们俩这几天都不打电话的。

发条微信说睡了,然后就没有了。

好多天没见面了,陆颐呈只能看见姜兰的朋友圈。

谢云珍没说什么,姜保国别开头,似乎不太想看到陆颐呈。

姜兰一脸笑意,“给你的鲜花饼!还有别的特产。”

陆颐呈被塞了一大包东西,他诧异道:“我还有啊?”

那不是废话吗,谁都有。

姜兰还买了别的,还给室友带了特产,于挽秋也买了很多吃的,下次去滇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都十点多了,到家估计得十二点了,于挽秋拍拍姜兰肩膀,“到家了说一声。”

姜兰冲于挽秋挥挥手,“于老师,那我走啦!”

于挽秋看了陆颐呈一眼,见陆颐呈巴巴地看着,道:“对了,哪天回学校?”

8号正式上课,姜兰只要赶回去上课就行,但是……

姜兰:“7号下午,陆颐呈,咱们一块回学校吧。”

陆颐呈把姜兰的东西放进谢老师的小红车里,“那我去接你,谢老师,行吗?”

谢云珍点了点头。

这算是两家第一次见面,免不了寒暄几句,谢云珍和于挽秋说话,其他人就一言不发地站在旁边。

谢云珍对于挽秋的印象很好,“回去好好休息,姜兰给你添麻烦了。”

“妈,我才没添麻烦!”姜兰不爱听这种话,干嘛说她添麻烦,当家长的就喜欢说自己的女儿。

于挽秋笑了笑,“和姜兰待在一起很开心。”

于挽秋十月八号进组,回家歇两天就要工作了,这两天她也没看书,回去之后还得好好复习高中课本。

下次见,就是拍摄结束了。

十月八号,于挽秋进了《致敬》剧组,西北的戈壁滩,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

土屋,土路,走着路都能扬起一阵尘土。

这是真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边环境很差,演员住的是棚子,当初吴箐女士种树的地方已经一片青绿了,这边还全是黄土,柳情云带于挽秋转了一圈,“先熟悉一下拍摄场地。”

场地布置就花了近三个月,后面的试镜,选角花了差不多两个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柳情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戏拍好。

饰演吴箐丈夫的是圈内的一个老戏骨,高瘦,看着文质彬彬,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一笑给人老实憨厚的感觉。

于挽秋还看见一个人,明杳,穿着灰色褂子,梳着两个麻花辫,脸涂黑了,不仔细看不太好分辨。

明杳想骂人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