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真相

2个月前 作者: 地里杂草
第166章 真相

第166章 真相

直到后来。

当骆阳从【太平王府】返回,并带回那条“葵花派是六扇门秘密机构”的情报后,瞬间让陆小凤和楚留香想通了很多之前没想通的事情。

因为根据他们之前的调查。

葵花派灭门惨案的真凶,其实不是别人,正是葵花派的东、西、南三大长老。

换句话说。

就是葵花派三大长老都是内鬼。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葵花派满门弟子为什么会无声无息的全部被人一击杀死,而且大多死在房间中央的方桌前,而非床榻上。

因为葵花派弟子的武功都是三大长老教的,他们自然会了解每一位弟子的武功破绽。

再加上三大长老深得每一位弟子的信任。

所以当晚。

当晚的情况大概是这样。

而这个时候。

也只有葵花派在“满门内鬼”的情况下,才能将这么多镖银无声无息的运走。

葵花派弟子就更加不会怀疑了。

所以才特意准备了一根“千年玄冰针”。

镖银被运送到葵花派之后,中原八大镖局的人才刚刚离开,葵花派弟子就在三大长老的命令下,将镖银从那一间“秘密电梯”里面,运送到了后山,撞进了十二连环坞事先准备好的商船之中。

当三大长老分别挨个敲响葵花派弟子的门后,葵花派弟子自然会主动将他们迎进去,并在桌子前为三大长老斟水泡茶。

大概是因为幕后之人给了他某种拒绝不了的承诺,所以东长老才能狠下心来。

在葵花派,四大长老的命令是绝对的,北长老被杀后,哪怕当晚葵花派弟子对搬运镖银的行为有些疑惑,也没人会说出来。

只不过东长老武功太高,哪怕是偷袭,幕后之人也没有把握一击必杀。

这种杀人手法本来已经足够隐蔽,再加上那人在东长老死后又补了一刀,正常来说,几乎已经看不出任何破绽。

因为三人常年相处,虽然各自绝技不同,但如果有意模仿的话,完全可以仿造出另外两人七八分神似之处。

这也是当初骆阳检查葵花派弟子尸体的时候,发现三种极其相似,仅有细微差异的伤口的原因。

三大长老突下杀手,自然没有一位弟子能够躲避。

三大长老要是稍微找個理由,比如:“换个更隐秘的地方保存”。

而这个过程中。

东长老又突下杀手,将另外两人灭口。

而在所有葵花派弟子死后。

推理出葵花派的灭门惨案后,整个“镖银失窃”的过程,自然也就很容易逆推出来。

只可惜东长老没有想到,幕后之人远比他想象中还要狠辣许多,他不仅要把西长老和南长老灭口,就连他这位东长老也要一起灭口。

只可惜,他遇到了骆阳。

等到镖银全都搬上商船。

十二连环坞自家的商船,自然可以在自家守卫前悄无声息的离开。

而葵花派这边,等到所有弟子回房后,三大长老开始行动,将所有知晓此事的人全部灭口,制造成一桩悬案。

不过当时陆小凤和楚留香虽然已经推理到了这一步。

可心里始终有一点疑惑没能解开。

那就是谁能够同时说动三大长老,让他们不惜亲手屠灭整个葵花派,也要配合完成这一场“镖银盗窃案”。

三大长老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钱。

虽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当时无论是陆小凤还是楚留香,都觉得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直到二人得知葵花派乃是六扇门的秘密机构这件事后,心中才陡然升起一些猜测。

一般来说。

官府机构的人,很难会被金银说动,因为在如今的大明体制下,权力远比金钱更有诱惑力。

所以能够同时说服葵花派三大长老的人,大概率只有同在朝堂为官,并且权力远比他们还要大的人。

而当时,两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人选,就是太平王。

可后来想想,感觉又不太像。

因为太平王和六扇门虽然同朝为官,但并不是同一个体系,就算太平王权位再大,对他们而言,诱惑力也很有限。

所以在这里面。

必然还有另外一个“中间人”。

而刚刚想到这里的时候,骆阳又将在【太平王府】探查到的第二个消息告知两人。

得知太平王私藏军械一事,陆小凤和楚留香这才陡然想通,“镖银失窃案”恐怕还另有内幕。

这个时候。

楚留香再次想到了英万里,几人刚想找英万里尝试打探一点消息,结果这一次他们不仅找到了英万里,同时还巧遇了朱瞻基。

也是直到这时。

整个案子才算被彻底理清。

······

当今大明皇帝共有三位嫡子。

分别为:

太子朱高炽。

二皇子朱高煦。

三皇子朱高燧。

皇家的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说到底,就是每个人都想往那个位子上坐一坐。

而这次的“镖银失窃案”和“葵花派灭门案”,实际上都只是这场皇家内部争斗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

整个事件的全部起因。

其实还要从两个多月前,边境军饷突然告急开始说起。

实际上这次的“军饷危机”,原本就是大明二皇子朱高煦和三皇子朱高燧布下的一场局。

最近大明边境摩擦加剧。

军饷突然告急,皇帝自然要紧急征调军饷发往边境。

可这次临时征调的军饷,从一开始就不可能轻易送到边境将领的手中,因为二皇子朱高煦早已和太平王做好了谋划,会在葵花派盗走军饷。

军饷一旦失窃。

朝廷的当务之急不是找回军饷,而是要紧急调兵前往边境,一方面安抚己方军心,防止暴乱。一方面威慑敌国,稳定边境局势。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陆小凤和楚留香一直都感觉对于“镖银失窃”一事,朝廷似乎一直都不怎么关心的原因,因为当时边境局势才是更需要解决的难题。

而当下大明。

想要震慑敌国,同时又有足够威望安抚己方军心的人,最合适的莫过于骁勇善战的二皇子朱高煦。

同时。

既然要派遣朱高煦前往边境镇压敌军,自然就要给予他调兵之权······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