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华夏守护神》第四十章青城比武

2024-03-21 作者: 辞河
巜华夏守护神》第四十章青城比武

《华夏守护神》

作者:辞河

第四十章 青城比武

前方人声鼎沸,龙龙大吃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大批游人。龙龙这才想起,青城山乃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的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青城派其实是属于道家,从张天师创天师派,经东晋时期的上清派,到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以及北宋年间的丹鼎派,元朝的全真道龙门派,直到清朝末年形成青城派。青城派属于华夏道教协会会员,在道教中倒也自成一体,青城派武功传承了二千多年,仅仅清代就出过一百一十一位武举人。

青城派余大师作为国家唯一认定的青城派代表人物被载入《中华武术人名辞典》,青城武术作为都江堰市和蓉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载入《中华武藏》。

与大名鼎鼎的余大师相比,名不见经传的龙龙自然是默默无闻,只有一些弟子和相关人员知道,其实也不清楚龙龙武功有多少高深。

龙龙来到青城山,自然是提前到达,乐得一个人清净,随同游客游览了青城山。不愧为五a级风景区,华夏四大道教名山,位列五大仙山。

龙龙无忧无虑正在游玩,洪芳悄悄地给龙龙来了电话:“师傅,八大门派还有几十个武林帮派的代表以及华夏武协都已经来到,您的弟子们也差不多都来了,就是近卫只派了些代表。”

“噢,来了不少人啊。”龙龙随口说道。

“还有一个漂亮的女警察在打听您的踪迹。”

“哦,那可能是吴英,京都警察局局长的女儿,”

“还有上次去过扬州城的那些队员。”

“他们几个人呢?都到了吗?”

“还用您说,早就到了。”

“好吧,我今晚赶过去,不耽误明天的比武。”

“唉,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您倒像没事人一样。”

“多大的事情?只不过给大家一个机会而已。”龙龙笑着说完就挂了电话。

龙龙在没有暴露之前,认识他的人不多,晚上就悄悄地溜进战神们居住的那一层宾馆,战神看到龙龙,高兴极了,聚在一个房间里弄几个菜,开了两瓶茅台,要不是明天龙龙要比武,岂不要一醉方休?

龙龙与他们稍微聚会一下,吩咐他们加紧修炼。因为现在各个关键部门都在修炼龙龙传授的武功心法,战神们更加有了迫切感。

考虑到龙龙明天要比武,大家早早地散了。

第二天,在青城山白云观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几百人,因为这里不是景区范围,加上外围防护,虽然只有几百人,却是中华武林精英。

少林慧觉大师主持。他先请龙龙到了前台,向大家简单介绍了龙龙,请龙龙讲话。

龙龙站到台前,向大家抱拳行礼:“有幸见到大家,非常荣幸。说起中华五千年,武林门派林林总总,除了八大门派之外,不下几百个门派以及世家。至于我属于什么门派,我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冰雪宫,传承的武功与空门有些渊源,追溯上去应该属空门弟子。”

有不少人没有听到过这个门派,也有一些人知道这是华夏一个古老的武林门派,只是行事低调,不太显赫。

“这次聚会实在是在下冒犯了青城派余大师,因为我作为特殊部门的教头,向这些名门正派的弟子传授了自己修习的武功心法。”听到龙龙娓娓道来这次比武的原因,大家都惊奇起来。

“中华武林传承千百年来,不要说各大门派,即使是一些小门派,各种武功秘籍也不下几十上百种。就拿少林武功来说也有近千种武功技法,成千上万的弟子在进行研修。试问,一个弟子终其一生能够学习多少武功技法?”龙龙的问话使得大家猛然间醒悟了一下,龙龙接着说:“想当年达摩禅师初建少林,只不过三两心法技巧。武当张三丰真人也是如此,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随着修炼的体会日积月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功法,同时,也把我们应该传承的东西一点点丢失。以至于各门各派,再也没有修为超过前人的。”

听龙龙这样说,大家暗暗心惊。

“其实,我不愿意冒犯青城派,更不愿意冒犯大家。”龙龙说道:“位卑不敢忘国忧。既然在下做了这些特殊部门特殊人员的教头,我认为就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教给他们。我们各门各派对自己的武功心法敝帚自珍,我以及我所属的门派,愿意把最好的传承,继续传承下去。所以,我就把我们的武功心法传授给了他们,我认为这样他们的功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龙龙的话,让大家心惊,各门各派的武功心法向来不要说对外,即使对自己的门人弟子都是保密的,而龙龙却把本门的武功心法对外传授。

“其实,武功心法的优劣,关键看它修炼出来的结果。我与青城派余大师抛砖引玉,通过学习切磋,让大家明白我们武功传承的缺失,以促进武林的改革和创新。”

龙龙继续说道:“过去,各门各派传承争夺武林盟主的地位,大家争先恐后地加以精练。随着武功的应用日益减少,武功修炼的动力也越来越降低,武功的表演成分以及它的功利性,正在将武林引向歧途。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去除糟粕,留下精华,才能使中华武功发扬光大。”

龙龙的话,引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掌声过后,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索:还有必要进行这场比武吗?

龙龙退下后,慧觉大师走了上来:“龙施主的话,令人醍醐灌顶,同时也令人振奋。老衲修习武功六十多年,对少林武功管中窥豹,虽然修炼经年,也不过对三、两功法略有体会。而且秉承门派传统,非本门弟子,不敢私下传授。听了龙施主的话,我们各门各派敝帚自珍,正在造成我们的武功传承逐渐缺失,以至于门人弟子与前辈的功力相距甚远。”

“现在,请龙施主与余大师上台切磋。”

龙龙与余大师来到了比武台上。

两人的比试一点也没有惊心动魄,甚至一点看头都没有。只见两人在台上相距三米开外,脚步移动,手势变化,却没有肢体接触,更没有气流涌出,就像在演哑剧一样。

双方比划了几分钟,余大师退了回去。对龙龙抱拳行礼:“领教。”龙龙也抱拳还礼:“承让。”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都是内行却看不出门道。人们都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现在却是当事者清,旁观者迷。谁也没有看出什么,余大师确认输了。

那种比武的惊心动魄,在这场切磋中荡然无存。

余大师退出后,慧觉大师趋前:“我与龙施主切磋一番。”

慧觉大师的话一出口,马上引起现场轰动。人们知道慧觉大师的功力不在余大师之下。慧觉大师的罗汉拳、金刚掌颇有造诣,在整个少林寺,无出其右者。

没有想到,双方抱拳施礼后,仍然是隔空比划,几分钟后慧觉大师施礼退出,互道“领教”、“承让”。

这让大家都惊呆了。

慧觉大师趋前说道:“刚才与龙施主比试,老衲甘拜下风。”慧觉大师这种胸怀,得到大家的一片掌声。

“旁观者迷,当事者清。老衲使出浑身解数,都难以越雷池半步。老衲刚猛的掌力,未到龙施主身边,就被龙施主化为无形。而且老衲竟然难以推进龙施主半步。”

慧觉大师的坦然,让大家更加敬佩。

慧觉大师继续说道:“本来,老衲对龙施主向本门弟子传授武功还有些想法,现在看来是老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对龙施主的高风亮节,本人佩服,我少林寺也支持。”又是雷鸣般的掌声。

虽然比试不精彩,慧觉的话,却让这场比试锦上添花。这场比试对华夏武林是一次鞭策,各门各派寻找本门武功的缺失,进一步去其糟粕,选取精华,华夏武林将获得新的生机。这是后话。

比试过后,九州战神默默地离开了青城山。只有a队队员和一些近卫代表围绕在龙龙身边,不忍离去。龙龙带他们去了下榻的宾馆,借助宾馆会议室,大家相聚了一次。

本来这些人是难以相识的,经历此次武林盛会,知道大家都是龙龙的弟子,自然是称兄道弟。其实,对于他们的相识,也是龙龙有意为之,对于他们今后互相学习、帮助,受用无穷。

龙龙传授他们的只是武功心法,让他们在修炼心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技巧的修炼。特别对于快与准上,各派武功取长补短,大家相得益彰。

京都的弟子们离去后,龙龙又成了孤家寡人。

其实,这样龙龙更加自由。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那首诗脍炙人口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由此看来,自由是多么重要。其实,这首诗是我国著名诗人殷夫意译过来的,按照华夏五绝的音律编译的。

原诗是这样的:“自由与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我宁愿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愿牺牲爱情。”华夏著名翻译家兴万生将这首诗翻译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抛后方知晓,如若没生命。爱情哪里找。”

不管怎么说,人们更喜欢那首五绝的诗文。特别是那些要面对民族大义生死考验的人来说,两者皆可抛更具有意义。

此地事了,龙龙想着虽然自己现在有了新的身份,或许随着自己日渐出名,自由度仍然将降低,想到要尽快给徒弟们提高功力,龙龙不由自主地想寻找起能量石来。

那次在东北寻找能量石,怕破坏龙脉,龙龙忍痛割爱。这青城山郁郁葱葱,应该是风水宝地。

青城山传说是“清都、紫薇、天帝的居所。”故名“清城”。因为这里是风水宝地,佛教、道教为争地盘发生争执,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

其实,龙龙已经逛了不少青城山的名胜古迹,为了减少影响,龙龙迅速离开了风景区,寻找其他上山的路。

青城山面积有两百多平方公里,真正的游人游览的地方是有限的,很多地方甚至都没有开发,还处于原始状态的现象。

龙龙坐车离开景区几十公里后,步行到了一个小山村。

进入山村,与其他农村地方也差不多。年轻人大多到城里打工去了,留在村子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不过这个村子的房子还真不错,一排排小洋楼错落有致,红砖碧瓦,与绿树央辉,显得和谐与有趣。

龙龙正走间,发现前面竟然有一个与村中环境显然不一样的院落,房子的破旧显得充满沧桑,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却又阴森的可怕,甚至连正午的日辉也显得暗淡。

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嚎叫,不久一个年轻的男子匆匆从外面赶回,迅速进入了那破旧的院落,掩上那并不破旧的门。

龙龙脑海里形成了一个问号,这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几个小孩子在那院落外面张望。

龙龙走到跟前,问孩子们:“这里是什么事情?”

“有疯子,有鬼。”孩子们也显得有些害怕和语无伦次地说。

正在这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妇女背着一个孩子过来,那孩子满脸痛苦,眼泪汪汪,龙龙一看那个五六岁的孩子,显得摔伤了,用透视眼一看,好家伙,这孩子骨折了。

龙龙叫着那老妇人:“这孩子摔骨折了,让我给他治治。”

那老妇人又惊又喜,急忙停下对龙龙道谢:“谢谢,谢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龙龙把孩子从老妇人背上接下,右手在孩子的受伤处轻轻地捏着,一股真气在孩子骨折处游走。开始,那孩子还眼泪汪汪的,后来逐渐的不再疼痛了,那已经肿胀的患处也慢慢的消肿,孩子也露出了笑容。

十几分钟后,龙龙放下孩子对老妇人说:“这两天小心点,不要再摔着了。”

孩子不再痛苦,老妇人也就放心了,对龙龙连声说:“谢谢!”

“阿姨,这个院子住的是什么人?”龙龙指着那破旧的院子问道。

“那是一对兄妹,在外面打工多年,这不才回来不久,那姑娘就疯了。”老妇人说:“真可怜,多漂亮的小姑娘啊。”

即使是大白天,孩子们也不敢进那院子。龙龙在老妇人走后,站在那院子门口向里面看,有一股阴寒之气。他用透视眼向内一看,大吃一惊,急忙推门而入,要挽救姑娘。

o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