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朱标:老四比我更合适做太子

1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278章 朱标:老四比我更合适做太子

第278章 朱标:老四比我更合适做太子

北平城中,燕王府内。

朱四爷正饶有兴致地逗弄着刚学会走路的朱高炽,他招招手,带着几分戏谑说道:“小胖墩儿,站稳了,接下来一刻钟你要是敢动一下,太爷爷可就要打你屁股喽。”

朱高炽闻言,只得乖乖地站定,那张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他深知这位太爷爷是真的会打他屁股的。无奈之下,他只得向自己的娘亲徐妙云投去求助的目光。然而,徐妙云却只是无奈地耸耸肩,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你太爷爷当初也是这么训练我的,我也爱莫能助啊。”

说完,她转身回屋,端出一盘新鲜的水果,轻轻地放在朱四爷面前的桌上,随口问道:“爷爷,朱棣出征已久,这么久都没来信,他有没有给您=你写过信呢?”

“军报是收到了不少。”朱四爷叹息道,“可是私信却一封都没有。这小子一定是玩疯了,他接连打了胜仗,现在已经率领大军深入西域了。”

“等他回来,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顿。”徐妙云恨恨地说道,拳头紧握。

“过段时间,我计划去一趟西域。”朱四爷若有所思地说道,“你写封信吧,我带给他。”

徐妙云闻言立刻转身回屋写信去了。而朱四爷则走到朱高炽面前,神色严肃地说道:“来,把老夫教你的拳法打一遍。”

“嗯!”朱高炽郑重地点点头。

他迈开小短腿,开始认真地打起拳来。虽然动作还有些稚嫩不稳,但却已经有模有样了。朱四爷看着他的表现,满意地点点头。这小胖子确实有些天赋,只要好好培养,朱家又将出一个人才啊。

京城,奉天殿。

“陛下,自古圣君,以德服人。西域离中原太远,且多数是沙漠,我们要了也没用。大军可以凯旋班师回朝了。”

“臣也赞同,这次痛击了帖木儿帝国,他们无力再东进,我们只需要留守部分大军守住玉门关,阳光即可。”

吕本从文华殿出来后,就来到这东宫拜见太子,他还是东宫的先生,教朱雄英读书。马皇后准备出游,就把朱雄英送回了东宫。

他气得爆粗口,吕本那些人大骂他粗鄙。但是,韩宜可战斗力极强,一人能把他们骂翻。其他大臣都看热闹。

……

朝廷又一次收到来自西域燕王的捷报,说他已经带领大军杀入了西域,帖木儿帝国大军是节节败退。不过,对于这次大捷,有些大臣有不同意见。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

吏部尚书吕本做了最后的总结发言,他向来是主张朝廷恩服的。那些跟他一个观点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属下。

过了一会儿,徐妙云拿着写好的信走出来递给朱四爷:“爷爷,还需要给他带点什么别的东西吗?”

朱标微微一笑,尽显太子风度:“此间无外人,但说无妨。”

“殿下,有件事,老臣不知当讲不当讲。”吕本面露难色。

“是啊,陛下,十几万大军在外,这补给可是个无底洞。”

他刚说完,文华殿大学士郑士元站出来反对:“诸位,你们了解帖木儿帝国吗?知不知道他们征服了东察合台汗国、西域诸小国,花剌子模,甚至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帖木儿这个跛子就是要复兴蒙元帝国的版图,你说他会放弃东进?”

大家都知道,郑士元和韩宜可,那是书院一党。现在他们的实力是越来越强,因为连续几届科举,书院都占据榜单多数,那些人入朝为官,自然带着书院的烙印。

大臣们分成几派,是他这個皇帝愿意看到的,他也在扶持书院这些寒门弟子。

“别让他亲冒矢石了,多想想我和孩子。”徐妙云抿了抿嘴。

“不用了。”朱四爷摇摇头说道,“他行军打仗四处奔波的,带了东西也用不上。”

已经是御史大夫的韩宜可冷哼一声:“伱们是不是都不知道奥斯曼帝国是什么?那还敢在这朝堂上瞎几把说?还特么以德服人,服你大爷!回去多看看书,看看军报!”

东宫。

“燕王大军在外征战,屡建战功,然而,功高震主,殿下应当有所防备。”吕本言辞恳切,“老臣并非对燕王有所怀疑,但前朝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仍是前车之鉴。”

朱标闻言微微皱眉,随即摆手,声音坚定:“孤对老四深信不疑。你的顾虑,孤都明白,但此事以后无需再提。”

吕本欲言又止,最终只能低头应诺:“老臣遵命。”

朱标又嘱咐了几句,便命吕本去后院为朱雄英授课。吕本穿过回廊,来到后院,远见自己的女儿吕氏正耐心地教朱允炆学步。他缓步走近,深施一礼。

吕氏也向他微微欠身,脸上露出苦笑:“父亲,女儿如今已不是太子次妃,这些礼数就免了吧。”

“太子迟迟未再娶,可见你在他心中仍有分量。”吕本轻声宽慰,“你要沉得住气。”

“女儿明白。”吕氏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自被太上皇废去太子次妃之位后,我反而觉得轻松了不少。”

“哼,太上皇……”吕本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朝堂上那些书院之人的刁难,他怀疑是太上皇在幕后操纵。

“父亲,小心隔墙有耳。”吕氏指了指不远处的凉亭,“快去吧,皇长孙在等你呢。”

吕本走向凉亭,朱雄英见他进来,忙起身行礼:“拜见先生。”

“皇长孙殿下,今日我们继续研读《论语》。”吕本脸上堆满慈祥的笑容,开始授课。然而,在他的眼底深处,却阵阵冷意闪过。在他心中,这位皇长孙始终是自己外孙未来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

朱标来到文华殿,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帮朱元璋处理大部分的政务。这几年的锻炼,他也是越发成熟,处理政务更是得心应手。

“哈哈哈,标儿,你来了。”朱元璋手中举着一份奏折,笑声洪亮,“这些都是军中将领对老四的赞誉之辞,连徐达都称赞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老四确实非凡,我看他日后的成就,定会超越历史上的诸多名将。”朱标由衷地赞叹道。

“好啊!”朱元璋激动不已,“大明有这样英勇善战的藩王,真是大明之幸啊。”

“父皇,老四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处理政务也是得心应手。”朱标微笑着补充道,“北疆的布政使们对他的评价也极高。”

“老四确实是出息了。”朱元璋满意地点头。

“父皇,儿臣甚至觉得,老四比我更适合担任大明的皇太子。”朱标坦言道。

朱元璋闻言猛地站起,目光如炬地盯着朱标:“胡说!大明的皇太子只能是你,标儿,这种话以后绝不能再说,你的太子之位早已确定。轻率言论只会引发不必要的野心和纷争。”

“儿臣明白了。”朱标微笑着回应,“这里只有我们父子俩,我才敢这么说的。”

“你是太子,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朱元璋严厉地提醒,“否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连累你的弟弟们。”

朱标郑重地点头,他转了个话题:“父皇,母后是要出游了?你放心?”

朱元璋轻叹一声:“你母后辛苦了半辈子,是该享受享受了。有太妃婠儿陪着她,咱很放心,让她出去走走看看,也好。”

“我看她们还要去西边玉门关啊,会不会危险?”朱标问。

“放心吧。”朱元璋笑着摆手,“你知道太妃现在的实力吗?《魔神诀》大成,天下能胜她的人,不出五个。”

朱标大惊,他没想到太妃会这么强。

……

三日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京城的古道上。

两匹骏马轻盈地踏出城门,马背上的正是马皇后与婠儿。她们没有带任何随从,只为了一路畅游山水,尽享自由。当马蹄扬起尘土,远离了宫廷的喧嚣,马皇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哎,这几十年,我都如同被深宫囚禁的鸟。”

婠儿轻轻一笑,回应说:“朱家真是幸运,有你这样的皇后稳住了大局,不然啊,迟早得散。”

“你说得太夸张了。”马皇后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我前半生都在为朱家付出,现在,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次了。”

“哈哈,走吧,我带你闯荡江湖,体验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婠儿大笑着,两人策马扬鞭,沿着官道一路向南奔驰。

而在京城的吕府中,吕本步履匆匆地穿过庭院,找到巫雨,递给她一封信。

“这是我女儿给你的。”他简短地说完,便转身回到了书房。

巫雨拆开信封,快速浏览了信中的内容。她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寒光:“马皇后竟然离城出游了,这倒是有趣。她也是个身怀大气运的人啊。这事,我得通知下奥姑,让探马军司出动,给马皇后一点麻烦。呵呵,没准有大收获呢?”

她沉思了片刻,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庭院之中。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