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安南丁琏(特鸣谢书友 北征大都督

17天前 作者: 天涯浊酒
第191章 安南丁琏(特鸣谢书友 北征大都督

第191章 安南丁琏(特鸣谢书友 北征大都督 的月票!)

殿中众臣议论一阵后,一致认为不可封丁部领为王。若是封王,便是承认安南从中国的一地,独立为一个国家矣。

兵部尚书张齐贤出班道:

“安南千年来皆是我中国皇朝之固有领土,丁部领造反夺权,实为叛贼。

陛下即有意未来收复安南,大军征讨是迟早之事,莫不如趁此将安南首领之子丁琏滞留于京城为人质,使丁部领在安南不敢轻举妄动。”

柴宗训沉吟不语。

在柴宗训前世时空,公元975年,北宋承认安南为列藩,并加授予丁琏为交趾郡王。宋朝特地派遣使者致圣词曰:“世为右族,能保暇方,志慕华风,常思内附,九州混一,五灵廓清.假令子称藩之意,赐乃父裂土之封.”

《大越史略》:(开宝三年)改元曰太平元年,宋封王为安南郡王。立王后五人。

正是这次北宋授予丁琏郡王的圣旨,实质上意味着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再以越南作为自己的郡县,而是一个国家来对待了。

曾为中国领土千年的越南,就此独立了出去,当时称为安南。

这使得“皇家养马场”的马匹需求强劲,仍处于供不应求。

韩徽出班道:

“启禀陛下,目下龙骧军中战马已配备到自百户起的六大兵团各级军官,每一兵团中已有一万人队军士熟练于骑术。”

自去年五月份,河套七州建起了二百多座“皇家养马场”后,每月持续出产良马运送至汴京供给军队,到目前已有十余万匹。

因如今大周帝国全国商品经济的繁荣,商旅众多,渐渐富裕起来的百姓家,对马匹需求增长很快。

吏部侍郎李沆出班道:

“陛下,臣以为我大周目前的首要之事乃是夺回燕云十四州,首要大敌乃是契丹。

柴宗训道:

待陛下夺回“燕云十四州”后,辽国困顿,届时再发大兵,一举取回安南之地!”

柴宗训想到目前皇家海军的战舰已具备运送大批军士,自海上强攻登陆安南的能力,现在暂稳住丁部领为佳。

张咏出班道:

“启禀陛下,龙骧卫5万军士已全体配备战马,骑术也都已堪用,未来还需不断磨砺。”

“朕大周乃天朝上国,今即然丁部领遣其子入朝进贡,若扣丁琏为质,大损我国在各国间的威严。

以市场价销售给大周商人、百姓的普通马匹也有三十余万匹,便宜者售价约七、八两银钱,昂贵者售价一、二百两银子,回笼了上千万两银钱,使得“皇家养马场”的投入,已在今年除夕前后完全收回来了。

柴宗训看向武将队列的韩徽和张咏,道:

“韩爱卿、张爱卿,如今龙骧军、龙骧卫军士的战马配备和骑术训练的如何了?”

柴宗训点了点头,道:

“朕不求我大周军士们能短期达到辽国军士的骑术水平,只须能操控马匹自由,快速行军作战即可。

对于安南之事,即然其首领派其子入朝进贡,不如陛下纳之,但以唐朝时安南都护府之职封之,先安稳住丁部领,使其不致公然称王反叛。

众臣皆应诺。

就依李爱卿之策,先稳住丁部领,待朕取回“燕云十四州”之后,届时派大军自海陆突袭安南,快速平定之!”

此时不宜与安南起战事,使我大周南北难以兼顾。

未来朕收回“燕云十四州”后,便是又多了一大产良马之地,只须战马充足,有数年时间,未来朕大周军士必能骑术精通。”

退朝后,柴宗训在宝慈殿陪母后用过午膳,来到了贤贵妃第五朝露的会宁殿,看望二皇子济域。

柴宗训和第五朝露坐在殿中,抱着济域玩耍闲聊。

济域已一岁半,长得粉雕玉琢,已会说父皇母妃等简单的十多个词。

柴宗训笑道:

“域儿当真聪慧,学说话颇快。

只是宙儿已近二岁,怎么还不会说话呢?宙儿就还不会喊朕父皇。”

第五朝露道:

“陛下,男孩子说话是要晚些,有的孩子三岁多才会说话的。”

柴宗训点了点头,在怀中的济域小脸蛋上亲了几口。

第五朝露道:

“陛下,臣妾有件事要禀告于您。”

柴宗训道:

“爱妃但说无妨。”

第五朝露道:

“臣妾从汤公公处得知,陛下在扬州救回的燕肃兄妹俩,燕肃拜师丁院长门下,而燕柔儿年龄太小,在兵工厂中乏人照顾。

臣妾觉得她挺可怜的,因此臣妾让汤公公将她带入宫中,收她做了臣妾的贴身宫女。

禀陛下知晓。”

柴宗训笑道:

“爱妃就是心地仁慈。

是不是看到燕柔儿年小可怜,想起了爱妃小时候在晋州的往事?

有爱妃照顾燕柔儿,朕也放心。朕派人去通知燕肃即可。”

二天后的开熙十三年元月十八日,安南使臣丁琏一行百余人抵达了汴京。

午后,柴宗训在皇极殿召见了他们。

在禁军和太监们带领下,丁琏等安南人步入殿来,齐向柴宗训行大礼,道: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柴宗训道:

“众位爱卿平身!”

柴宗训向殿中望去,只见为首的是个三十余岁的男子,個子不高,皮肤较黑,脸上颇有精明强悍之色。

丁琏大为颂扬了一番柴宗训扫平诸国、统一天下的功业后,道:

“陛下,臣父在安南闻陛下统一中国,特遣臣率团前来恭贺,并进献我安南二名绝色女子,吴氏和丁氏,侍奉陛下。

臣父平定安南战乱,救百姓免于战火,有功于社稷。

求陛下策封臣父为安南王,我安南必世为大周藩属国,代代进贡不绝!”

侍立柴宗训身旁的殿前太监总管汤启,戟指殿中的丁琏,斥道:

“大胆!安南千年来乃我中华领土,向来是我大唐时的一地节度,为朝廷直辖,任免节度使。

我大周皇帝陛下扫平诸国,统一天下,功业远迈玄宗!

丁琏,汝父子向为我中华之臣,今日岂敢要求陛下裂土封王?!

汝父子麾下不过十余万虾兵蟹将,不知陛下天威!汝当陛下大败辽国御帐亲军的龙骧军、龙骧卫,便灭不了丁家吗?”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