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如纱罩灯

1个月前 作者: 鳄鱼皮的皮
第56章 如纱罩灯

第56章 如纱罩灯

辩法!

还是辩法!

想要谋取唯识宗的真经,还是要靠唯识宗的祖传手艺——辩法。

以真法胜伪法,以真法胜真法,必须在盂兰法会展现出玄奘二世的气度,不然就算能促成唯识宗合宗并脉,别人凭什么要奉你千叶为尊?

修仙界两倍精神时间流速,三天,其实就是现实一天半。

陈景睡一觉养足精神,时间正正好,登录元界踩了踩小团山,激活灵境节点降临修仙界。

“咚!”

“咚!”

“咚!”

陈景意识刚降临千叶身上。

听到金山寺佛塔悬挂的大铜钟发出城沉闷的响声。

法济和尚带着千叶前往金山寺,提前准备好换洗僧衣,化缘的钵盂,开口道:“算一算时间,该启程前往汴京参加盂兰法会,倒是能与其他法脉进行交流。”

两人沿着石阶来到寺庙正殿,殿前已经汇聚了三百多个和尚。

有伙房烧火的头陀,也有藏经阁扫地的老和尚,还有戒律堂强壮的武僧,以及身披袈裟的长老。

居中位置有一个年迈到极点的老和尚,金池白发白眉却不显老态,真实年龄也不过六七十岁,而老和尚身材佝偻,皮肤松弛已经脱相,年纪已经有近百岁。

这是金山寺方丈,法号无戒,深居简出,诵经礼佛,降临一个多月来还是第一次见。

“七月十五盂兰法会,由太宗唐皇设办,每四年一次,法会为期三日,第一日诵经,普度六方饿鬼,广积功德,第二日讲法,登讲经台传法,使众生识佛法之妙,第三日辩法,明佛意,知禅机,以证所学…………”

“需讲经僧一名,辩法僧两名,随行僧人十名,…………”

“讲经僧:金池,辩法僧:法济,千叶,随行僧人:…………”

名单由方丈亲定,讲经僧一般由金山寺讲法优秀者担任,而辩法僧则是内定迦兰寺。

不过这一次宣布完名单,金池长老站了出来,开口道:“贫僧有一弟子聪慧异人,熟读经义,通辩明机,贫僧认为可以担任辅位辩法僧,可与迦兰法脉千叶辩法,胜者参与盂兰法会。”

无戒方丈睁开一双浑浊的眼眸,望向陈景:“以辩法择选辩法僧,你可有异议?”

陈景双手合十开口道:“弟子并无异议,便请方丈做个出题人。”

迦兰寺法济和尚是师父,但自从陈景提出灭佛兴宗论后,很大程度就是陈景主事。

法济和尚也没有异议,开口补充道:“千叶、清登,都才成为正式僧人不久,就别打什么禅机,将理解最直白的表述出来就行,由寺院众僧人当评判如何?”

寺院三百多名和尚齐齐点头,本来以为去了汴京才有热闹看,没想到还没出门就能看到一场。

无戒方丈看了法济和尚一眼,闭目思索片刻,开口道:“扫地怕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便以此句何意为题。”

此句出自现实世界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全诗为: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一尘不染,万虑皆空。

扫地怕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池中有鱼钩不钓,笼中买鸟常放生。

闲来山后观虎斗,无事林中听鸟鸣。

无忧无虑无烦恼,世态炎凉皆看清。

单句的意思为众生平等,慈悲,不杀,人们也喜欢将此句拿出来单用,但全诗并不是只有这个意思。

若是以平等、慈悲来解其意,别人问一句:佛观一钵水,十万八千虫,若是众生平等,一钵水里的生灵更多,你为何还要喝水?存一命而害众生,慈悲何来?

因此诗句中,首先就说明了前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人在水面之上,所以可以选择有钩不钓,人不在森林的食物链中,所以也可以买鸟儿来放生。

所以除了慈悲之外,诗中还蕴含有一层佛陀超脱之意,既然伱我皆是凡人,还没有达到超脱三界五行的境界。

还需要靠进食喝水来维持生命,还在天地食物链的大循环之内,那就不需要去纠结食肉,吃素,喝水、杀生,不要自己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烦恼。

是对应唯识宗第三重戒:恼害不解,谏谢不受,劝诫弟子不就要纠结被迫杀生,要想开一些的诗。

“…………”

清登知道陈景也是个玩家,两人所获得到的资料都一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关键是在资料海中如何筛选正确答案。

金山寺可不是唯识宗,让他们不要去纠结杀生,食肉,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与尊佛性流派的理念完全相驳,因此第一时间排除正解,双手合十答道:“弟子看到了慈悲!”

陈景也点了点头,跟着回道:“弟子也看到了慈悲。”

“…………”

看热闹的众僧面面相觑,方丈这一题未免出的太过简单,答案完全一样!

准确的说,哪怕换一个武僧上来辩法,也会得到一样的答案。

戒律堂的金行长老,开口道:“方丈,是不是再出一题,或者先回答的胜?”

“不用!慈悲与慈悲也是有不同的。”

无戒老和尚摆了摆手,转头对率先开口清登的问道:“你看到了何种慈悲?”

慈悲还分品种?清登短暂慌乱之后,开口回道:“自然是众生平等,哪怕是蝼蚁、飞蛾生命亦应该得到尊重的慈悲。。”

无戒和尚不置可否,又对陈景开口道:“你又看到了何种慈悲?”

陈景并没有用主神连接网络,因为知道网络上不会有正确答案。

而且这一句若脱离全诗单独使用,也确实是表达慈悲。

【佛宗心印,显圣!】

陈景激活佛宗之相,气势与方丈分庭抗衡。

双手合十抬头回道:“弟子所观,众生皆蝼蚁,佛法若烛火,你我皆飞蛾。”

“众生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觉悟者当报以悯意,此为慈悲。”

“佛法若烛火,带来了光明,却会灼伤扑向它的飞蛾,以纱罩灯,使我等修持佛法者,能感受到佛法光明却不受其所灼伤,此亦为慈悲。”

“方丈还想要告诫弟子禅机妙用,如纱罩灯,这一点弟子却不敢苟同。”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