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夫目前犯王景

26天前 作者: 两尺
第159章 夫目前犯王景

第159章 夫目前犯の王景

铛铛铛~

三发破炁金箭之后,来袭的箭雨却是连金甲元功的防御都难以突破,飞来的弩箭尽数被王景以强悍的体魄震飞。

实际上王景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若非最近一直暗中研究蚩尤遗骨上蕴含的神通之力,洞悉了部分金行元炁与火行元炁的奥秘,强化了天炎烈羽的防御效果,放在那三道破炁金箭就算杀不了他,也绝对能让他遭受重创。

破炁金箭专破护体气罩,即便王景如今武骨大成,也难以完全抵挡。

只能说对手安排了诸多后手,但运气实在太差,依旧低估了王景实力提升的速度。

然而王景虽然毫发无伤,可他胯下的名驹绝影却没有披甲,被其中一道弹飞的流矢所伤。原本作为名驹,绝影身怀特殊血脉,生命力极为强悍,区区两道箭伤也并未触及要害,但是让王景惊讶的是,绝影受创之后,很快就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王景随即目光凛然,大声向手下示警:“大家小心,弩箭上有毒!”

强弩,毒箭!

对方怀揣着绝对的恶意,摆明是要置自己于死地而来!

“杀了他!”

破炁金箭未能成功,可黎威已经骑虎难下,此时大手一挥,当即准备要和王景搏命。

王景蔑笑一声,眼神之中那毫不掩饰的讥讽和嘲弄,深深地刺痛了黎威的自尊:“恶贼,吾与你势不两立!冲上去,宰了他!”

寒光铁甲,精钢长剑!

白猿剑术若是单打独斗,在武榜甲等的诸多功法之中并不如何出众,可配合发声与发力技巧,结阵而战,白猿剑术却是伟力非凡,越国当年便是以此法训练出了三千越甲精锐,从而并吞吴国,北上争霸中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黎家的私兵虽是乌合之众,可此时也都杀红了眼,不顾一切地冲向王景。

黎家在偃师县称王称霸几代人,黎威早就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土皇帝生活,然而就因为王景的出现,黎家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彻底击溃了黎威的信心,更粉碎了他的所有希望。

看着急转直下的战局,黎威浑身发冷,大脑一片空白,连刚才说要格杀王景的豪言壮语都给忘了。

只见他穿着一身银光闪闪的铠甲站在王景面前,钢制的甲叶反射阳光,显得威风凛凛,倒也还算有几分架势。

直接爆头狙杀!

只见双方交锋的瞬间,围绕在剑卫身旁的敌人不过眨眼之间便化作一朵朵灿烂凄艳的血花,以自身的死亡,来展现生命凋零之美。

他想不通,为何王景会知道这件事情,难道是有人告密?

只可惜,王景没有为他解惑的意思,手指一松,弦动箭出。

虽说黄巾之乱后,朝廷的威严和法纪逐渐废弛,然而如此明目张胆的践踏官府禁令,黎家的胆大妄为,还是相当的让人震惊。

“贼首黎威已经伏诛,降者可免死罪!”

“不要被他花言巧语所骗,朝廷镇压叛乱向来鸡犬不留,吾等若是拼命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投降必死无疑!杀啊!为族长报仇啊!”

只见他一声令下,偃师黎氏的千余私兵就从密林之中蜂拥而出,其中三百人最为精锐,他们一个个都配备朴刀,身披札甲,手里还有弓弩等远程武器,已然与朝廷官军无异。

“呵,就凭你?”

骤然遭遇伏击,还陷入重重包围,可王景却丝毫不见慌乱,反而昂然傲立,神态恣意地发出诘问,仿佛眼前的敌人,眼下的危机,统统都不值一提。

“王景,今日你必死在我的剑下!”

装备再好的乡勇,也只是乡勇罢了!

一群乌合之众,也配与吾等铁鳞剑卫叫板?

人数虽少,但白猿剑阵一成,依旧是杀气冲天,锋芒无人可挡。

箭还未出,但黎威已经感受到一股死亡的压力,压在自己的身上,让他喘息不能。

一箭射死黎威,战局随即彻底改变。

“黎威,私铸甲兵,还率众围杀朝廷重臣,你这是想要谋反吗?”

“不,你不能杀我!”

黎威双目赤红,心中除了杀意,再无一物。

手持霸王弓的王景,弯弓搭箭,目标直指黎威,冷笑说道:“你听过我的故事,还敢亲自出现在我的面前,真是太愚蠢了。”

“我败了?不可能!”

黎威害怕得两股战战,还想着要靠出卖队友来换取活命的机会:“要杀你的人不是我,我知晓一个关于伱的大阴谋,你若杀了我,一定会后悔的!”

可王景早就知道了杨弘和许攸的存在:“如果你口中的阴谋,是关于许攸和杨弘暗中串联四郡世家造反,那我还真是一点兴趣也无。”

不仅原本的铁器生意被搅黄了,现在王景还派人过来清查田亩,重新登记人口,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王景连断黎家两条财路,那真是既杀父又杀母,如此之仇,唯有不共戴天。

他们可不知道什么祁侯天下无敌,在他们眼里,只有田产和赏钱。

黎家显赫一方,祖上曾出过一位将作大匠,算得上书香门第,可黎威常年习武,服用天材地宝,以及诸多灵果灵米,一身武道修为虽未入宗师之境,却也绝非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这一仗,输得实在是太憋屈了!

阴谋,诡计,战前的所有排布和策略,能做的事情他都已经做了,然而一到真正交手,还是毫无还手之力地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

“结阵,杀敌!”

看到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族兵这么轻易就被打败,黎威目瞪口呆,从未直面过王景麾下强军的他,这一刻才深深地体会到,那些败给王景的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一句话,一声喝,王景身子傲立于高坡之上,手持霸王弓,一人之威势,赫然盖压全场,气势凌厉无比。

“哼,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今日杀你,正是为了还天下以太平。”

可他忘了,王景却没有忘。

“杀王景者,赏田百亩,赐金一斗!”

随行的十二剑卫从容结阵,他们追随王景历经百战,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因而此时遭遇围攻亦丝毫不见慌乱,眼前这区区三百个乡勇,他们压根就不曾放在眼里。

“什么,你竟然知道!”

五十步外,黎威的人头应声炸裂,就像一個遭受重锤猛击的西瓜,脑浆伴着血水,洒落一地。

黎威心头巨震,大脑直接宕机。

叛军中,一些黎威的族内亲信自知普通族人或许会得到饶恕,他们这些人事后定遭清算,因此不肯投降,还想煽动乡勇负隅顽抗。

“呵,找死。”

王景见了,二话不说就是拉弦,放箭,用手中的霸王弓将敢冒头的死硬分子一一射杀当场。

七箭连环,例无虚发,敌军顿时被杀得胆战心惊,随即一哄而散。

“将军,是否追击?”

“不用了,就算想走,他们又能走到哪里去呢?”

王景撤弓收箭,带领士兵进入偃师县城。

不仅当地县令前来迎接,就连镇守在虎牢关的徐晃也在听闻王景山路遇袭的事件后勃然色变,当即星夜疾驰,亲率千余河东精锐前来护卫。

“属下救援来迟,还请主公恕罪。”

“哈哈,公明说笑了,这件事情与你无关,何罪之有?”

王景满脸带笑地将徐晃从地上扶起,还命人赐座,对他仍是十分礼遇和信重。

徐晃偷偷观察了一眼王景的眼神和表情,发现他确实没有生气,这才暗暗松了口气。都说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王景这等无敌霸主,强如徐晃,站在王景身边,也会感受到一股沉重无比的压力。

哪怕王景对他信任有加,从未怠慢,可徐晃依旧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的逾矩。

不一会儿,在外面负责带人清田的刘备,鞋子上的泥巴都没来得及擦,听说王景来慰问自己,还在饮马沟遭遇刺杀,当即被吓得面无人色,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

“备,见过卫将军。”

当着大家的面,刘备直接对王景一揖到底,脸上还满是担心和关切的神色,仿佛真的一心记挂着王景的安危,让周围的人大受触动。

当然,刘备心里怎么想的不重要,王景从来都是论迹不论心,只要刘备用心做事,就算有点小心思也可以容忍。

“玄德这次辛苦了,听闻你遇袭,我还想过来探望和勉励一番,结果现在事情变成这样,倒是劳烦你过来探望我了。”

说完又看向刘备身后的关羽和张飞:“云长,翼德,看到你们也没事,那我就安心了。”

然后王景也活学活用,将刘备用在自己身上的招数,来了一招斗转星移移花接木,原封不动地用到了关、张二人身上,眼神之中真切的关心与重视,让两人大受触动。

关羽那满是孤高的枣色大脸上,虽仍是不改骄傲的本质,但看向王景的表情依旧松动了:“虽然遭遇袭击,但凭借我兄弟三人的能耐,区区流寇,何足挂齿。”

张飞也扯着大嗓门附和道:“俺也一样。”

他们本就在战场上被王景给打服了,如今自己遭遇袭击,王景这位当朝第一权臣居然亲自跑来慰问。

这面子,给得当真是够够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王景如此礼贤下士,关羽和张飞又岂能不心怀感动?

这些年两人追随刘备走南闯北,打过黄金,抽过督邮,遇到的各方诸侯豪杰也不算少了,可受到过的礼遇,简直屈指可数。

将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世家权贵和王景这么一对比,顿时显现出来差距,让他们有种无双国士,终于得到认可的感觉。

这是什么?

这是知遇之恩啊!

要不是和刘备拜过把子,怕不是现在就要就认王景当主公了。

两人的神态变化,让刘备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王景居然当着他的面,用他的惯用伎俩来挖他的墙脚,这和夫目前犯有啥区别?

简直是不当人子!

但让刘备更气的是,偏偏这事情他还没办法开口,毕竟王景对兄弟三人如此礼待,实在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虽然暂时没能挖动关羽和张飞,但王景一点也不急躁,毕竟是顶级猛将,这点耐心还是要有的。

反倒是刘备,慌得不行,赶紧以工作为由,拉着二弟和三弟告辞,他现在就想离王景远远的。

竟然对我的二弟和三弟心怀不轨,祁侯此人当真是岂有此理!

看着刘备离去的身影,徐晃又看了一眼关羽和张飞,试探着问了王景一句:“主公可是想要招揽云长和翼德二人?”

王景没有回答,反倒是笑着问了徐晃一句:“公明,你怎么看?”

徐晃想了想,最后还是如实回答:“我曾与云长和翼德交过手,此兄弟二人皆当世豪杰,有万夫莫敌之勇,吾不如也。”

人最难的就是认清自己,并承认他人比自己更加优秀。

尤其是像徐晃这般,已经身居高位,却仍有自知之明的人,属实难得,这一点可是连仙秦帝朝的丞相李斯都没能做到。

王景闻言,笑着拍了拍徐晃的肩膀,朗声说道:“云长与翼德固然骁勇,但公明你也不差,更无需妄自菲薄。”

一番勉励,再次让徐晃感动不已,心中不禁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王景随后又问起了徐晃对刘备的看法:“刘玄德此人,你认为如何?”

徐晃邹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此君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颇有昔年高祖之风,身怀英雄之器。主公若不能用之,当想办法除之,否则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能够说出这种话,足以证明徐晃看人的眼光不差。

不过王景没打算杀刘备,毕竟眼下还需要刘备去扛雷,让汉室宗亲来分担一部分搞个造成的阵痛。

所谓改革,本质上就是重新分肉,而原本肉多的人必然不愿意拱手让出手里的既得利益。因此改革就意味着得罪人,而且还是得罪整整一个阶层。

这样的大雷,王景当然不会自己一个人来扛。

他不介意当一个英雄,但绝不想成为一个殉道者,商鞅的遭遇就是血淋淋的借鉴,秦国变法之后强大了,但主持变法的人却遭到了车裂。

这种事,王景可不希望落在自己身上。

至于说手下的人有异心,这种事在乱世之中简直再正常不过了,只要保持自身的强大,王景就不会担心被属下造反。

反之若是太过弱小,那无论担心还是不担心做都没有意义。

因此在王景看来,与其花心思去打压手下,换来一个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名声,不如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实力,成为一个让人真心敬畏并且愿意臣服的强者。

聊了几句,徐晃犹豫了一番,就低声向王景请示:“主公,是否要封锁关隘,搜捕贼人?”

“不用了,就算真有漏网之鱼,也正好符合我的期待。”

王景并不愿意封锁边境,这样会影响来自兖州还有豫州的贸易商队,对经济造成重创,为了抓几个刺客,不划算。

“那偃师黎氏该如何处置?”

“依律处置便是,参与者一律处死,其余族人发配并州,文远在那边开了不少煤矿,正好需要人手。对了,提醒刘玄德,让他趁机以黎家为突破点,展开清田的工作。”

“遵令。”

徐晃领命而去,亲自率领数千驻军,配合刘备开展工作。

原本偃师县的世家豪族,全都反对刘备的清田工作,如今听说王景居然遭遇刺杀,而且就是带头反抗清田的黎家家主黎威干的,顿时一个个都吓破了胆,生怕和这件事情扯上关系,再也不敢有任何阻拦。

刘备更是卖力的当起了打工人,勤勤恳恳地为王景做事,不仅亲自护着翟南等人四处实地勘察,还亲自审问了黎威的心腹手下,在黎家大宅搜出了一份“盟约”。

所谓盟约,其实更像是一份名单,内中记载了四郡之地,上百个豪族居然暗中结盟,意图对抗王景的“乱政”。

刘备傻眼了,这件事情干系重大,他根本不敢擅专,只能心急火燎地派人将名单送去洛阳,交到王景手上。

这件事情,只有王景才有权处置。

前脚刚回到洛阳,后脚就收到了这份名单,还没等王景想好要这么处理这件事情,消息便已经传得到处都是。

尤其是王景治下,四郡之地的豪族世家,凡是人在名单上的豪族世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变得异常地紧张和不安。

书房里,王景叫来了荀攸和杨修:“事情的始末,你们都知道了吧?”

“是。”

两人点头,表情都有几分严肃。

“二位有何看法?”

沉吟了片刻,最先开口的是素有急智的杨修:“名单一事,嫁祸的手段太过明显,而涉案的偃师黎氏,看情况应当是被对方故意抛出来的弃子。”

随后荀攸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先后针对洛阳令和主公发动伏杀,随后便是在黎家大宅搜出的密信,再来则是故意散播消息,制造恐慌,对方的目的昭然若揭,分明就是要制造矛盾,甚至引爆新党与旧党的冲突,好让我军武力东出或者西进,只能困守京师。”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