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因小失大

1个月前 作者: 键盘战斗家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因小失大

众人没有计较武震孟算错了数字。“一百一十加上三十,你再说说等于多少?”听到将军的话,武震孟知道自己肯定算错了,低下头算了几遍,才不好意思的说道。“一百四十。”唐清安这才没有再盯着武震孟看。虽然将军没有明言,但是武震孟晓得,自己回去又要关起门来好好读书。“武震孟把数字往好了算,但是民生上的事,算多不算少,差额按照三十万人算吧。”听到将军的话,众人才没了意见。“不过现在还有源源不断的辽民投奔来,不管是游击区的百姓,还是蛮族治下的百姓。虽然比起去年冬到今年上半年,来投奔辽民的速度减少了大半。但是根据我的预算,到明年秋收时,估计还会新增四十万人。”顾应时皱着眉头。听到他的话,众人都无言。金州光复四年余,能投奔的辽民早就投奔了,所以接应辽民已经不算多。主要都在顾应时负责的长白山东岸北部以上,因此他最为了解此事。既然他这般说,也就八九不离十。三十万加上四十万,又是七十万。谁都说不出话来了。“大家都出主意,畅所欲言,能想的招数都想上。”唐清安向众人说道。“还是一日两稀吧。”陶杰的话引起了其余人的侧目,都认为此人倒是有些冷酷。谢友成则没有看向陶杰。他虽然认为陶杰做事比较激进,但也不是妄言的人,分寸还是掌握的极好。果然,陶杰很快又说道。“船厂的船越来越多,渔获也越来越多,因此我有个建议。除了提供粥食外,可以额外提供鱼汤,每人再分小份咸鱼块。”这倒是个办法。虽然不能果腹,但是鱼汤和咸鱼块有油水,而且咸鱼块还能带来盐分。这般算下来,不比每日一顿干一顿稀要差。“而且以前的船厂,主要受困于几处,一则工匠不足,二则船坞不足,三则提前阴干做好处理的木料不足。其余些细事且不提,如今工匠足,船坞足,储备好的龙骨也足,我认为船厂还大有可为。现在每月三大船厂可下水船只一百一十七艘渔船,到了明年不只是翻倍,我认为每月超过三百艘都不成问题。为了保证每个月下船超过三百艘,将军可以继续派人去直隶,金陵各处招募工匠。反正朝廷已经有了意见,多些意见又何妨。”前面说的还好,后面的话引起了冯胜之的不满。“朝廷到底每年也供给金州九十万两军饷,三四十万石粮饷,而且今年还额外提供了二十万石粮食,其余兵甲器具不可计数。真要是恶了朝廷,断了这些物资,岂不是因小失大?”冯胜之没有向众人提大义,从账目上来向众人剥析清楚。陶杰闭嘴不谈。其余人也没有说话。“所以我们辽民就该死?”朱秀冷冷的看向冯胜之。他对冯胜之没有意见,但是对冯胜之话里话外的朝廷,极度的不满,满心的怨恨。“我们祖辈百年来为朝廷屯田开疆守土,现在倒是认为我们是负担了,只管军饷和粮饷,不管百姓是吗?”朱秀沉声问道。盯着冯胜之,彷佛眼前的人就是朝廷,他渐渐的眯着眼。“前年,将军奏请,向登来运送辽民,安置在山东,请问冯先生,朝廷接受了多少人?”会议上,气氛立马僵硬起来。冯胜之低下头。“才不到十万,就向将军发下公文,不许将军再运送辽民到山东。”朱秀冷哼道。“够了,议事就要议事,不要带上情绪。”唐清安出面,阻止了朱秀的怨言。他倒是对于朝廷下文,阻止金州运送辽民到山东没什么意外。历史上毛文龙的东江镇,百姓多到没有下脚的地方,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难道没有想要组织辽民到山东吗?当然是有的,可是也才十余万就叫停了。连陕西的流民都安置不了,如何安置的了辽民。后来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同样没提如何安置东江镇辽民的事,只计划如何安置东江镇的军队。毛文龙到底有没有割据之心,谁也无法做出肯定的答复。但是。不管是历史上的东江镇,还是自己现在的金州,镇江,长白山东岸各地。如果朝廷一开始就打算管辽民的死活,派官员,派物资来接济辽民,负责起来民生。那么不管是毛文龙还是现在的自己,都将会是朝廷忠心耿耿的名将。和毛文龙一般无二,他接济百万辽民,从无到有建立军队。毛文龙也使劲了手段,威逼朝鲜,走私贸易,派人到朝鲜采参,和国内商人达成协议等等。至于他私下里如何享受,只能说他不是圣人。不管自己是怎么想的。只要自己向朝廷索要逼迫粮食,那么朝廷的人就会认为他跋扈,因为他有割据的实力,这才是根本的原因。而辽西的李达祖,史鼐,向朝廷索要兵饷粮饷,朝廷却没有认为他们跋扈。因为他们的辽西走廊,靠近京师,从一开始就有朝廷物资的接应,和官员治理民生。除非唐清安不顾辽民的死活,只管军队,不向朝廷索要大量的物资。可是唐清安自认为自己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和百姓们互相成就的。朝廷。从一开始就不在他的眼里。他受到的教育。以民为本。天地君亲师的顺序,早就被扫到垃圾堆里。如果谁跟他谈起爱皇帝要大过爱家人,他只会一笑而过,懒得理会。“朝鲜各岛还大有可为。”见气氛僵硬,李成贤笑道。众人纷纷看向他。“新安岛养活个一万余人不成问题,莞岛虽然附近小岛屿极多,但是大多岛都不能住人。能开发田亩的,我估计能开垦出三四万亩农田。南海岛,也能开发出四万亩。巨济岛才是最厉害的,虽然不如济州岛大,但是岛上平原多,可以开发出个十万亩。”李成贤在朝鲜一年了,对各岛了如指掌。听到李成贤的话,唐清安暗自点头。巨济岛是朝鲜第二大岛,岛上未来人口高达二三十万人,还有个济州岛,人口高达六七十万。“最了不得的就是济州岛,不光草原多,且平原面积也大,还能开垦出二十余万亩土地。”李成贤说道详细。“朝鲜八百岛,已合计开垦出近十万亩田,现在各岛人口都已安置就位,水利也修的极多。因此到明年播种前,开垦的田亩将到达顶峰,我预计能多新垦出田亩三十万。也就是说全部合计有四十万亩田。”刚刚李成贤说的几个大岛,都是朝鲜最大的岛屿,合起来的面积,能超过朝鲜一个道,加上其余的数百岛,能就更大了。朝鲜大大小小十三个道。因此众人并没有意外。“这些岛屿周边的渔源极多,可以让船厂在此地设立分场,建造小渔船,在海域周边即可收获渔获。而且岛摊上的贝类更是不可计数,现在朝鲜各岛安置了辽民不足五万人。我认为可以收纳十余万人,这十余万人不但可以屯田,也可以在海滩获得吃食。等有了舟船,也能沿海岸捕鱼,甚至直接做木筏,到岸边也能获得些渔获。既能让这十余万人自给自足,又能屯田获取粮食,每年还能向金州镇江,供应近六十万石粮米。”“好。”唐清安笑道。对李成贤的思路,唐清安非常满意。十余万人争取自给自足,再向内部供应近六十万石粮米,虽然不太可能完全实现。彷如长白山东岸,本来山中有不可计数的野物,但是当进山捕获的人数超过十万,那就完全不值一提了。因此朝鲜各岛海滩极广,但是也经不住十余万人的吃用,两三个月就能消耗一空。金州各岛都是如此,现在的海滩上哪里还有什么贝类,只能碰运气才能捡到。可是李成贤的确值得他的夸赞。从来不抱怨,从来不提出困难。辛劳做事,发现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朝鲜各岛虽然合起来面积极大,有它的优势。但是能发展到李成贤的规划,李成贤功不可没。“我有个想法。”陶杰也说道。“将军可否把朝鲜的手段,同样用到琉球国上?”琉球?武震孟和朱秀露出了茫然的目光。刘承敏从小跟随大哥学习,知道周边的国家,冯胜之和谢友成作为读书人,知道琉球是大周的藩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