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惊呆了

1个月前 作者: 键盘战斗家
第二百一十六章 惊呆了

唐清安从来没有向朝鲜国主使绊子,反而尽心尽力的维护他的统治。自己都兵力不足,还先后派了几千精兵入汉城,保护他的安危,还尽心帮忙为其收集其国内情报。朝鲜国主从发动政变权贵的手中的木偶,到如今王位渐稳,靠的是谁?是他的手段吗?当然不是。可以说唐清安是朝鲜国主最重要的凭仗,唐清安的鼎力相助,才有了朝鲜国主的今日。朝鲜国主知道什么对他是最重要的。因此没有犹豫的派出朝鲜大军。朝鲜作为大周的藩国,之前学习大明,现在学习承袭大明的大周,以文治武,选择的统帅还是原来平安道的府尹。镇江城旁边就是鸭绿江,过了鸭绿江就是朝鲜的平安道。朝鲜的物资运到镇江,都是平安道府尹之手。因此是镇江的老熟人,唐清安也打过几回交道。“权府使。”唐清安招呼道。一名中年的朝鲜官员,十分的恭敬。权申旭是科举出身,今年升任汉城的水原府使兼防御使,去年是平安道府尹。因为熟悉镇江军才委以今日之重任。“将军有何吩咐?”一个时辰前,上朝将军召见了他军中的将领,三部都是义军出身,他看在了眼里。眼前这位年轻的上国节度使,让他内心极其的感慨。此人日后将会是朝鲜的久邻,又对朝鲜国情一清二楚,竟然连朝鲜军内部都分的明白。朝鲜每年大批的物资供应给他,如今国主竟然还把大部分军力都调出来给了他。到底是国主对大周一片诚心,还是想要扫除国内不稳呢?作为两班贵族出身,他认为是后者。国主把国内不稳的军队都派了出来,反而在汉城留下了四千镇江军,信任外人强过信任本国士兵。权申旭遍观朝鲜史书,史无前例,内心不知如何感叹。“朝鲜国主有何交代?”听到上国将军的问话,权申旭收敛心神,恭敬的回答。“殿下交代我,唯将军军令是从,各部一心,必定打败蛮族,解决两国后患。”听到权申旭的话,唐清安极其满意此人的态度。“贵军中的卢顺义,高金权,柳以全三部,我将调到陈凯武营总手中。和五千原驻守镇江朝鲜兵,共计一万二千兵,一道出击得利赢城,权府使可愿否?”当然不愿。可是权申旭不敢拒绝。见对方没有反对,就当做他同意了。旁人的想法不提,唐清安真没把剩余的几万朝鲜兵放在眼里。这样的民夫都能算作兵的话,他治下能有近百万兵,大周能有亿万兵。“斗胆请问将军,我部将如何配合将军作战?”权申旭问道。以唐将军的实力,他有些担忧,对方会把自己的朝鲜军当做消耗品,用来填城墙沟壕。“剩下的朝鲜军,随我中军一道。”唐清安没有明言,打发走了权申旭。第二日一早。大军分为两部。一部以朱秀为统帅,领营总李胜虎,张薄,彭大海,陈玉三万金江兵,武震孟的一万二千朝鲜兵,合计四万两千兵,向得利赢城出发。剩余金江军,国内各地援军,朝鲜军合计近九万人,第二日一早抵达栾谷关。其实以大军的正常速度,应该昨日下午就能抵达栾谷关。而之所以行军这么慢,是因为军队中的火炮太多,包括太过沉重的红夷大炮。这回和蛮族硬碰硬的大战,唐清安没有丝毫的保留。胜利了。那么就算蛮族手中以后有了红夷大炮,他也不畏惧,论生产火炮的速度,他怎么可能会畏惧蛮族。而火炮。比的就是谁拥有的多,谁射的远,谁射的准。来不得半点捷径,比的就是国力。失败了。就算蛮族没有红夷大炮,他也无法守住东岸,镇江各地,只能龟缩于金州和各海岛,以及朝鲜境内。至于游击区和治内两百万辽民,将会陷入历史一般的结局,物资困顿饥寒交加。随着他地盘的增加,人口的增多,山区里的游击区能保存下来,而后方却无法杜绝蛮族骑兵的骚扰。除了游击区的几十万民,金州能勉强养活五六十万民,剩下的数十万民,将无法顺利的耕种。还有一件事他未对人言,担忧影响军心。他为什么要决战?因为他要突入蛮族腹地,接应蛮族腹地的坚韧之民。朝廷管不了,他当然不可能不管,不会坐视蛮族屠杀无粮之民。......九万大军在山中布展不开,前后延伸了十余里,各山头都是金江军的大营。栾谷关的数千蛮兵,看着远处漫山遍野的军帐,内心里并没有太过焦虑。原来复州的蛮将阿吉嘎,弗昂枯,是金州将军唐清安的老对手了。从唐清安光复金州时,他就派到了复州。要论评价的话。唐清安认为此两人,对于战事十分的老练。什么形势下,该做什么安排,两人都布置的妥当,没有浪费丝毫的军力,也没有让金州占便宜。副将弗昂枯亲自到了驻守栾谷关,领着亲卫们,眺望金江军的军势,内心里情不自禁的感叹。他驻守复州五年了。看着金州将军成长起来的,看着敌人是如何壮大的,这其中的滋味,令他无比难受。以海治蛮。这不但是大周境内人人知晓的军略,蛮族各将也都知道。端的是厉害。蛮族空有力量却无能为力,哪怕知道此人会成为后患,却也只能干等。这回倒是等到对方来硬碰硬了,不过对方的实力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五年前,那个手下只八百人的备御。如今十万大军的节度使!“厉害啊。”听到主将的话,身旁的一名亲卫笑了。“他就是兵再多,咱们虽然只有五千兵,他也奈何不了我们的栾谷关!”弗昂枯没有向身边的人解释自己为何而叹,反而也一脸轻松,顺着手下的话。baimengshu.“给他一个难忘的回忆。”“哈哈哈。”弗昂枯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大笑。唐清安领着亲卫们,也在山头上,观察栾谷关的形势,同样也看到了门楼处的一群人影。对方似乎还在笑。“靠山而建,周边山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怪他们能笑得出来。”唐清安用手里的马鞭,指了指栾谷关。“就怕他们很快笑不出来了。”武震孟冷哼一声。“各营怎么样了?”唐清安问道。“各营已经搭寨完毕,正埋锅造饭。”听到回复后,唐清安点点头。没什么好看的了。把马鞭一扔,转身就走,身后的亲卫们连忙上前簇拥离去。武震孟下意识的接住,愣愣的看向将军。“这个功劳给你,看你用多久打下此关。”听到将军的话,武震孟大喜。正如将军所言,时代变了。别的营兵正在吃饭,炮营的炮兵们正忙得很,和民夫们在砍伐树木,修整平地。从早上一直干倒中午,才在开拓出了几块能安置各色大炮的阵地。随后驮马驴骡,拉着各色火炮一一到达了阵地上。在明朝初期,火器的威力是和西方不相上下的,都是火门枪的时代,以及火药粉末状。西方各国竞争激烈,因此优先发展出火绳枪,大明科研能力并不弱,后来轻易的彷制成功。制造出了不弱于西方火铳的鸟铳,属于火绳枪中的一等之列。而西方的火炮越来越重,射程越来越远,威力越来越大,开始成为战场上的主导者。不但是因为其工艺的改变,还有就是火药从粉末发展到了颗粒状,虽然还同为黑色火药,威力却发生了变化。这些对大周来说,并不是划时代的科技,所以几年里,不论是红夷大炮还是颗粒火药,金州军械所彷制都获得了成功。而且颗粒火药在大明时,就是有药方的,只不过没有受到重视而推广开来。早期的红夷大炮,因为葡萄牙人狡猾,没给颗粒火药等,导致射程不远威力不强。到了如今。王丰肃在济州岛修建了教堂,不但引来了几名教士,还带来了药方等改进技术。唐清安并不奇怪。当初大明的徐光启告诉教士,如果能帮助大明打仗,能更加和大明交好,方便他们传教。因此教士说服澳门的葡萄牙人,十几年间组织了数回雇佣兵到大明。顽固派前面几次都把葡萄牙的雇佣军赶了回去,只留下了武器,最后一次没有办法应对后金,留下了葡萄牙人的雇佣军。雇佣军还派了技术人员,去大明京城,帮助制造颗粒火药。葡萄牙人不像西班牙人有野心。毕竟他们的国都亡了。现在的西方国家互相敌视,视为生死大敌,对技术并不是太过保密,因为无法保密。葡萄牙保密了,防不住西班牙,英国,德国等人。所以当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展开的时候,武震孟信心十足。“轰隆隆。”“轰隆隆。”……大山的回身,让这红夷大炮的炮声,犹如白日响雷一般,让人面色发白。金江军一半的兵,没见过红夷大炮,哪怕有老兵的告戒,仍然吓得咋舌。更不提国内援兵,还有朝鲜兵了。“这是炮?”朝鲜主将权申旭惊呆了。连他都如此,他身后的朝鲜将领们,纷纷目瞪口呆。朝鲜军的士兵,其实就是苦哈哈的农夫,虽然成立了训练督监,早也流于形式。这些朝鲜农夫,不少人吓得弯腰,还有的吓倒在地连连磕头。“金将军是天神,他引来了天雷。”有的朝鲜农夫无知,好好的金州唐将军,有的地方传成了金将军,越是远离北部越是如此传。听到他的话,身旁的人都跪了下来,和他一样磕头。权申旭皱起眉头,呵斥了他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