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众将领命

1个月前 作者: 键盘战斗家
第二百九十三章 众将领命

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自己的追求,当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就会不开心,就会感到失落。朝鲜已经开始动了,国内也开始动了,民政秋收大战也已经结束,开始新一轮的屯田大战。金江镇的将领,收到军司的命令,至金州领取调令。收到军司的公文,每名将领的内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担忧。唐清安认真的看着军司关于今年对军队的摸查探底,以及做出了的建议。“只怕这么大的变动,会影响军心。”谢友成担忧的说道。因为朝廷当年插手,大肆乱提拔金江镇的武将,恶果越来越开始显现。军中需要统一的军制,可以如今金江镇的军制,因为朝廷的插手,导致了混乱。有的品级高的,在品级低的手下任职,这种事不少,与金江镇的职位产生了冲突。这种风气已经有了苗头,必须要提前治理。军司的官员们向将军如此提议。“我不怕他们有意见,有意见的,觉得自己不公平的,把自己的战绩摆在我面前。是我错了的,我当面认错。”唐清安毫不犹豫道。军队只能有一个声音,不允许有杂的声音。他也不怕军队有将领会心怀不满,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不得就驱逐几只鸟嘛。“我对将领的任命,从来都是用公正来衡量,谁有功劳谁就提拔,没有人可以越过这道底线。金江军不讲资历,只讲能力。”谢友成没有再多言下去。不讲资历是不可能的,至少没有资历就不能服众。不过目前的金江军,以将军的威信,以及将军素日以公正为准绳,也不怕有将领心生怨言。“不过军司也要注意,如果真有将领吵到我这里,调查下去是军司做错了,可别怪我不讲情面。”唐清安只提军司,没有提谢友成。谢友成知道是将军为自己留情面,没有说破,他连忙回答。“军司在军中做事,同样以将军要求的公正为主,如果有将军所言,犯了差错的话,军司上下甘愿受罚。”“好,有谢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唐清安点点头。朝廷的任命,如何能扰乱金江镇,他倒要看看,有谁会不服气。关乎全军将领的大事,消息瞒不了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这回去金州,是为了什么事情。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有些担心,有些人内心气愤,本来自己无心,可因为朝廷乱来,导致自己可能被猜疑。不管是如何心,大大小小上数十将领,老老实实的回到了金州。数十将领由军司的官员接待,明日将会在金江节度府主厅,听从将军的训戒。虽然众人难得齐聚到一起,很多相熟,或者关系深厚的将领,现在的气氛,不适合私下喝酒。因此数十将领都很安静,金州城彷佛没有变化一般。虽然如此。唐清安为这次的会议准备了很多功夫,当晚都在和军司的官员洽谈,思考这次的事情。给他人一定的权利,这是必须的。可是权利受到监管,也是必须的。这其中就要掌控在一个范围里面,掌握的不好的话,就会产生诸多的影响。草原部落台吉的权利大,且监管不易,因此草原上的部落,经常发生变化,强者为尊。大周国家的将领权利小,监管严密,虽然稳固泰山,却也导致将领没有积极性,精力都转移到了捞钱上面。金江军当然没有到这种地步,但是任何事都要从微末来杜绝。毕竟金江军,远远没有到马放南山的时候,至少在唐清安的一生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此这般的话,就要花更多的心思,投入其中,让金江军的风气,一直保持如初。长久下来,个人都很难保持初心,更何况一支大的军队。保持初心。能做到这个要求的,遍观史书都没有。第二天。赵缑用,武震孟,朱秀,刘承敏,彭大海,李胜虎,张薄,郑刚,郭英,于志,陈宏,李伯升,邓兴,李齐,章毅,花眼,陈玉,陈锐,汤平,廖荣,赵胜,陈凯武,江万化,刘通,王玉功,李成才,赵赫,周德兴,贺宽,王恩义……大厅内,将星云集。不同于国内。大周的习俗,仍然保持着一张方桌坐四个人,十个人开三张桌子,大厅的布局也完全不同。为了此次会议,大厅里摆满了专门打造的长条桌子,每条桌子后面都摆放十几张椅子。桌子上有木牌写了人名,每个木牌前,放了有茶碗。诸人晓得又是将军的主意,见怪不怪,按照人们的指示,坐到自己的座位。众人感到新奇,忍不住开始左右交谈。吏员端着装有热水的水壶,挨个询问用不用添茶,以及有没有其他要求等。有的将领品尝茶水,旁边的人提醒他,这会不知道要开多久,可别三番两次的去茅房。那人听闻后,立马不敢多喝。将军很少召集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没有人敢马虎。“将军到!”门口,吏员唱到。“哗啦。”大厅内,诸人纷纷起身。“各位,好久不见。”唐清安带着一脸的微笑,边走了进来,边向众人挥手,然后坐到了前方台子上的桉几后面。“坐。”唐清安坐稳后,向众人笑道。“哗啦。”众将领不约而同的同时坐下。“这次的会议,主要就是关于军中的编制的,主要三个方面。”唐清安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开始提起主题。随着唐清安的开始,吏员也纷纷把这次会议的内容,一一发给了将领。将领们看着手里的会议内容,只觉得手里的纸张很重。“第一,全军不分军种,合计十二万军,为了应对明年和蛮族的大战,将会进行大整编。”唐清安说的声音并不大,可是众将的呼吸情不自禁的加深。很简单。当年的游击区,导致各部兵源超额,一个营兵额三千,大多数都不止。因为前年牵制蛮族攻打北镇,收复复州,盖州,所以没有进行调整。两年过去,此弊端到了需要整治的地步。意思很简单,该带三千兵的就带三千兵,想要带更多兵的,就要升职。升职可以,功绩来考核。有的将领知道目前自己还不够资格升官,可是如果按照这个方法,自己手里的兵会变少。不过没人敢反对。唐清安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当决议下来后,军队必须服从。这个决议,是军司一年来,慎之又慎的,做了充分的调查,才敢提出来的。当然军司也充分顾虑了将领的心情,该提拔的还是给了提拔,提拔和不提拔两可之间的,也给予了提拔。唐清安找不到可以指责的地方,因此认可了军司的计划。军司当然也有军司的想法。这个计划在全军施行后,军司的地位将不可动摇,军队将领,包括武震孟这等方面大将,都无法动摇军司的权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