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投奔

1个月前 作者: 长歌入汉关
第12章 投奔

听了许攸关于董卓部曲之事,袁绍从谏如流,道:“以子远之眼光,既然觉得李傕、郭汜等不凡,那么他们必有过人之处。我当手书一封,马上请人送去。不过这个人选,还需要斟酌。”

许攸自告奋勇,道:“何须挑选,我去便是。”

袁绍握着许攸的手,有些担心,真情实意地道:“此去河东数百里,子远身体可能受得了?还是另选他人吧。”

许攸心中热乎乎的,道:“这点路算得什么?我又不是没走过远路。此去不仅仅是送个信,还得跟李郭等人好好聊聊,派他人我也不能放心,还是亲自去为好。本初不必担心。”

袁绍生于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本年三十七岁,许攸则是三十四岁,两人年龄相仿。袁绍平易近人,要求许攸直接称呼自己表字,许攸也便恭敬不如从命。

袁绍、何颙等人为许攸打点行装,即日启程。

袁绍带着数十士人将许攸送到城外长亭,挥手而别,望着许攸背影,久久伫立。

众士人对袁绍更加赞叹服膺,纷纷道:“本初对友至诚至真,实在可敬!”

许攸作为后来袁术诟骂的“凶淫之人”,“虽不纯而赴难不惮濡足”,并非文弱儒生,就跟“好击剑,尚武事”的崔琰一样,腰间长剑不是摆设,确有杀人之能。

另外,他走的都是官道,白日赶路,晚上宿于乡亭,一路安全到达安邑。

洗漱一番,出门打听董卓部曲的住处。

董卓是从并州刺史转任河东太守的。

根据朝廷规制,郡守、郡丞由朝廷任命,郡府的其余掾史由郡守自行委任。诸曹掾秩百石,人们通常将位高权重的功曹、主簿等称为“长吏”。

诸曹掾之下有斗食、佐史,称为“少吏”。这类吏员的俸禄主要是米谷,“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

шшш◆ ttá n◆ c○

董卓上任后,立刻在郡府安插上自己人,辟牛辅为仓曹掾(掌握财谷),李儒为主簿(掌文书),李傕为兵曹掾(募兵、调兵),郭汜为贼曹掾(缉捕盗贼),樊稠为门下督(掌护卫)等。

至于五官掾、功曹掾、户曹掾等大吏,要么留任旧人,要么让给郡丞郭恂安排。

董卓能任河东太守,就是走了中常侍郭胜的门路,对郭恂自然相当尊敬。

郭恂见董卓识趣,也十分满意。

两人配合良好,其乐融融,一起努力盘剥百姓,搜刮钱财。

这也是董卓能继续维持两百多骑兵部曲的底气之一。

李傕等人原为都伯(队长,辖五十人),对行政、文书等自然一窍不通,都委托给各曹副手处理,曹掾只是个挂名,主要工作还是担任董卓的随从和护卫。

董卓死后,李傕等人地位顿时风雨飘摇。

牛辅掌握着董卓这个小团体的财物,李傕郭汜樊稠等则掌握着武力。平时牛辅的地位以及被董卓的信任程度,都高于李郭等人。现在李郭等人威望更高,牛辅陷入不利局面。

牛辅忙寻李儒密议。

之前追杀关羽,就是李儒出的主意。

李儒是冯翊郃阳人,富有智谋,而家世寒微,无出仕机会。董卓为袁隗司徒掾时,与李儒结识。李儒的智略给董卓留下很深的印象。

董卓任并州刺史时,曾征辟李儒为州吏。李儒没有答应。

董卓转任河东太守,再次征辟李儒。这次拿出主簿这种大吏的职位。

李儒终于答应下来。

在董卓威凌豪强、掌控河东的过程中,李儒绞尽脑汁,出谋划策,立下不小功劳。

李儒属于董卓小团体的新人上位,与李傕郭汜等人非但没有交情,还因受宠信而遭到这些老人的嫉恨。

现在他的境况更加尴尬。

有心投向李傕,但李傕本人就颇有智计,恐怕看不上自己。

不投李傕,李郭等人将樊稠排挤出去后,明显结成同盟,占据上风,牛辅这个庸才是斗不过他们的。

但牛辅有个优势就是病急乱投医,对李儒言听计从。

李儒遂建议牛辅将财物大半都送给郡丞郭恂,彻底投靠于他。

牛辅犹豫半天后,采纳李儒之计。

郭恂得了牛辅主动投献,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大悦。

数日后,朝廷下达河东太守任命。

诸常侍经过一番角逐,郭胜近水楼台先得月,为族弟郭恂谋得太守之位。

牛辅、李儒都是额手称庆,深感这一步棋走对了。

牛辅相当于卷了董卓遗产跑路,残留的百余名董卓部曲就彻底陷入了青黄不接的悲惨境地。

养百余名骑兵,所耗钱粮非同小可。

李傕、郭汜不过百石吏,失去董卓的虎皮,去哪里搞钱?

没钱,下面这些部曲谁会依附于他们?

牛辅、李儒又向新任太守郭恂献言招徕董卓部曲,郭恂照准。于是牛辅、李儒摇身一变,又成了郭恂的亲信,将不少董卓部曲收留过来。这些人都变成了郭恂的部曲、宾客、奴仆。

也有些人对牛辅、李儒不大认同,自行离去。

有些人投奔河东大姓范氏、卫氏,如王昌等。

有些人选择回转凉州老家,如郭汜、张济等。张济中途改行做了贼寇。

樊稠死后,残部数十骑刚入河东郡境, 就得到留守诸将分家散伙、牛李投奔郡丞郭恂的消息,乱哄哄一阵后,化为鸟兽而散,各奔前程。

其中更有几个奇葩,觉得无路可去,居然决定折回上郡求关羽收留!

他们讨论说,关羽如此神武,世所罕见,跟着他肯定能出头。

那个邓生,不就跟着关羽混么?

他们还真辗转找到了关羽。

但这时关羽不是一个人。

也不是只有邓生和刘密等四个孩童。

关羽身边围拢着足有数十条壮士!

有的披头散发,高鼻深目,一看就是胡人。

有的满脸横肉,眼露凶光,这自是贼寇。

有的一脸委屈,诉说不公,这是被官府追缉的亡命之徒。

这些人围着关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关羽收留。

收留之后,大家便可在勇如项王、猛似贲育的关羽带领下,在这胡汉混乱的上郡,打出一个威名。

公元167年,叛羌寇三辅,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董卓的威名,上郡诸胡也是如雷贯耳。

关羽单骑击杀董卓于重重精锐护卫之中,何等神勇!

完全是踩着董卓的尸体上位。

远在美稷的南匈奴王庭都听到了关羽的威名。

不肯好好放牧的无赖杂胡,因杀人而亡命的汉人,以及日子过不去的本郡无赖,自然下意识地向关羽聚拢过来——

请关公带我等杀人抢掠!

看起来没有几个好人啊。

关羽不由又握住了刀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