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临别赠绣帕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23章 临别赠绣帕

第123章 临别赠绣帕

官船行至申时,金陵城恢弘的城郭轮廓已进入视野。

浩浩汤汤的江涛中,出现一块三面悬空的巨大山崖,形同展翅欲飞的春燕,便是金陵城东有名的燕子矶。

此时江上出现一只蚱蜢快船,在江水中劈波斩浪,飞快向官船驶来。

船上人物俱精神抖擞,身穿军卫官服,头戴黑纱毡帽,桅杆上挂着青绫白字旗号,上面写着金陵卫水监司。

官船上的水兵上前沟通后回报,是金陵卫水监司得到消息,特地派船来导引水路。

等到火红晚霞爬满天空,贾琮等人乘坐的官船,在水监司快船的引领下,终于进入金陵龙潭港。

龙潭港是金陵第一大外江船埠,从大运河南上北下的船只都会在这里停靠转运。

自从大周在金陵、宁波、福州开设市舶司后,外夷各国商船也常会沿江而上,至龙潭港买卖贸易货物。

金陵与宁波、福州相比,虽航道宽敞便利稍有逊色。

码头上已密密麻麻停满了各种大小商船,但其中一艘船体较大的商船最引人注目,因为整艘船经过严重焚烧,只能勉强漂浮在水上。

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他,回头看去,只见瑞珠对着他招手,又快步向他走来。

因此不少外夷商船弃易就难,入海之后沿江直趋金陵,行贸易之事。

“琮三爷安,下午老宅就得了郭志贵报信,说三爷今天就到,府里的车马已等了多时了。”

贾琮点了点头,先让五儿和晴雯上了马车,又让兴儿带着家仆搬运行李。

各种外洋的新奇玩意飞快流入金陵省。

贾琮下船时看到身后不远处,秦可卿戴着帷帽,亭亭玉立站在那里,江风吹开帷帽上乳白轻纱,那风华绝世的容颜若隐若现。

船头部位还能清晰的看出樱花徽章,据贾琮所知,日本在江户时代,樱花就已成为武士的象征。

这时码头上已停靠了不少马车,其中几辆马车上还绣着贾字徽号,今早官船过镇江时,贾琮就让郭志贵提前下船先行去金陵老宅报信。

这位刘总旗年纪不大,但处事利索,冷静缜密,先查验秦业和贾琮的皇事告身,又细看过工部与礼部的衙门谕令。

但金陵位于大周南北要冲之地,世有虎踞龙盘之称,是大周境内仅次于神京的第二大城,其富庶甚至还在神京之上。

近的有朝鲜、东瀛、真腊、暹罗等国,远洋的有鲁密,弗朗机,和兰、弗朗西、英吉黎等国。

一切都确认无误后,才安排港口的水监司兵丁搬运随船行李货物。

“琮少爷,小姐说你送的草药,治好了她的风寒,所以送你个小物件聊表谢意。”

到了码头,一个二十左右家仆装束的人跑来,正是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

如钟表、银器、壁毯、可可、番果、各类外洋奇淫技巧之物,在金陵这种大城几乎随处可见。

这几辆马车应该是来接他们的。

向秦业出示卫所号牌,号牌上标注金陵卫水监司千户所总旗刘海。

这难道就是曲泓秀提到的,那艘被焚烧的东瀛商船?

官船靠岸后,水监司带路的蚱蜢快船上,一位三十不到精干青年快步登上官船。

甚至连鲁密统、佛朗机炮等犀利火器都流入不少,好在少数有识之士认识到火器威力,上书朝廷,及时对其流入进行管控。

贾琮见瑞珠递给他一个元宝状精美荷包,粉白绫缎面,上面绣着清波禽鸟,里面似乎还装着什么东西。

心中生出些暖意,虽然在船上这么多天,两人从没说过话,不过秦可卿倒是个有心人。

“回去帮我和你们小姐说,贾琮多谢她的心意。”

“嗯。”瑞珠目光灵动,笑着点了点头便回去了。

贾琮向那边看去,正见到秦可卿上了一辆马车,那弯身折腰姿态,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好。

他打开那荷包,里面有一条整齐折叠的雨天清软烟罗手帕。

手帕上面绣着一轮明月,月下一株枝叶婆娑的桂树,树上开满星星点点的白花,下首还绣着四个字:蟾宫折桂。

手帕绣工精致秀丽,图文相宜,观之可爱。

想来是秦可卿知道他刚在院试中取了案首,才取这吉祥的意思绣了手帕,而且这手帕上的图案,可不是一两天能绣好的。

自己只是送了几幅草药,散了她的风寒,她便花了这么些功夫,绣了这样一幅手帕相送,是个挺可心的女子。

贾琮与秦业寒暄了几句,正准备上车回府,迎面走来一个儒巾襕衫中年人。

“这位可是荣国府贾琮公子。

“正是在下。”

“学生是应天知府门下幕宾严元亮,奉知府大人之命,来请贾公子和秦大人过府,大人已在府上摆下酒宴,给二位接风洗尘。”

那人见贾琮脸上有几分迷惑,又笑道:”知府大人和贾公子是连宗兄弟,名讳时飞。”

贾琮回过神来,应天知府不就是那贾雨村吗,那年他和黛玉同路至神京,因有林如海书信引荐,贾政才帮贾雨村谋了应天知府的肥差。

荣国府二房一个五品官,居然能毫不费力帮他谋了一个从四品的官职,让贾雨村见识到贾家手中巨大的能量。

他是利欲熏心之人,吃到这样的甜头,岂有不可劲巴结的,当时便提出与荣国连宗,认了贾政宗侄的身份。

倒是和他的学生林黛玉成了同辈,这等举动还是有些无耻的。

不过贾琮如今到了金陵,实在没必要白白得罪这条地头蛇,况且这人是什么货色他比谁都清楚。

于是让五儿和晴雯先行回府,他和秦业去赴贾雨村的接风宴。

到了知府后衙,在花园的一处轩亭中,贾雨村早备好了酒宴。

贾琮见到了这个知名已久的人物,见他腰圆背厚,面阔口方,眉眼俊朗,竟是个生得很体面的人物,一点看不出奸邪之气。

贾雨村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说道:“琮兄弟,秦大人,今日能有幸与二位在金陵相聚,当真难得,蓬荜生辉啊,哈哈。”

秦业不过是个五品营缮郎官,如今竟被高他一阶的应天知府请来接风洗尘,颇有些受宠若惊。

却没注意到,贾雨村寒暄时,却是将贾琮的名字还放在他之前。

贾雨村请他不过是顺便罢了,真正要请的却是贾琮。

他虽已得了应天知府的官位,但这人禄心炽热,尚嫌乌纱太小,总想着能再进一步,因此对中枢神京动静一向关注。

得知这一年里,贾家出了贾琮这样极出众的子弟,不仅夺了本年雍州院试案首,还被圣上亲封了八品官身,甚至还入宫面了圣。

而且荣国府话事人贾存周,几年前就将贾琮放在二房亲自教养,对他器重疼爱尤胜亲子,这小子说不得会是荣国第三代扛鼎之人。

看清了这些事情,又遇上贾琮到金陵自己地头上出皇差,他岂有不去未雨绸缪,亲近熟络,将来也好作为攀附高位的助力。

只是他做梦都想不到,他面对的这个十几岁少年,对他而言就是个妖孽,对他贾雨村的根底心性,真比他自己还要知晓得入木三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