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余孽隐危机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72章 余孽隐危机

第172章 余孽隐危机

贾琮见她将一首词念完,眼中露出惊讶:“你以前可不认得字,如今真是大不一样了。”

如今哪怕是普通人家的女儿,都难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贾府虽然是大族,但府中丫鬟能识文断字的,也是凤毛麟角。

像黛玉、妙玉、三春这等出身官宦贵勋之家的小姐,才会有机会念书。

英莲从小被人拐卖,也是因缘巧合,在私塾门口听了两年,才能够识文断字,这都是极少的机缘。

连宝玉的大丫鬟袭人这样的,都大字不识,以前芷芍也不例外,但如今却能将一首词读的抑扬顿挫。

静慧神情迷惑:“我以前?”然后秀眉紧蹙,低头想了许久,又丝毫没有头绪。

“这两年师姐每日教我读书写字,两年之前便一点都不记得了。”

贾琮柔声说道:“想不起来就不要想,又没什么打紧的。”

又拿出那对银花绞丝手镯,说道:“这副手镯是我当年送你的,上次让英莲给你,也没拿走。”

将两只银花绞丝手镯套在她手腕上,才松开了手。

她抚摸着手上那对银花绞丝手镯,心中泛起异样的感觉,她到现在都想不起他是谁。

……

见静慧望着这对手镯,只是愣愣出神,一句话也不说,眼神迷离,不知在想些什么。

妙玉记得那对手镯,当初就是姓贾的让英莲送给静慧,结果他又当场轻薄,吓了静慧一跳,那手镯掉在地上,静慧也没捡回。

贾琮心中激荡,大着胆子牵过她的手,静慧像是一下子惊醒过来,下意识的要缩回手,贾琮手上一紧,便握住要溜走的如玉柔荑。

刚才她面红耳赤离开时,他说的那些话让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静慧俏脸娇红,一双如水明眸望着贾琮,眼波之中的充满迷茫和慌张,却又舍不得躲闪贾琮的目光。

静慧回到禅房,发现床上被襟已空,英莲起床不知去了哪里,禅房中空寂一片,万籁俱寂,似乎能听到自己的怦然心跳声。

江流无情,前尘已灭,但刻在心底深处,那些相濡以沫的眷恋,却永难消磨。

只是记得每次目光相对,自己心中难以言喻的悸动。

直到贾琮想起往事,有些难以克制,想要再去亲近,又被她涨红了脸推开。

“伱记不得我也没关系,我来就是要带你走的,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愿意跟我走为止。”

静慧回到蟠香寺内堂时,妙玉看到她眸光水润,俏脸上有未消退的羞红,纤纤素腕上戴着一对银光灿灿的手镯。

瞧静慧的脸色就知道,刚才必定是那姓贾的又来招惹她,妙玉脸上一红,口中嘟囔:“登徒子!”

只觉心头嗔念顿生,心悸摇动,便回到房中,摊开经卷,手持木鱼,默默诵读,才压下心头妄念。

……

金陵往姑苏的官道上,一辆马车正碾冰压雪的快速奔跑。

车里坐了四个人,领头的男子三十多岁,身材健壮,脸上带着上位者的气息。

其余三人都是相貌普通,看着身形健硕,神色有行伍之风,手边各自都带着兵刃,看起来都是官府制式之物。

“这次让三位兄弟去姑苏帮我解决一个人,事成之后,我会给你们出关身凭,还有一笔银子维生。

年关出洋海船不少,出东瀛或下南洋都是好去处,天下之大,谁还能找到你们不成。”

其中一人说道:“这次我们受了邹千户的牵连,如果不是你及时报信,又安排了退路,我们几个早死在锦衣卫大牢里了。

这份情义我们兄弟必要报答,只是不知要对付的人是谁?怎么还需要到姑苏来办?”

那领头的男子冷笑道:“这人在金陵名头可响亮,如今金陵风声鹤唳,推书院和锦衣卫势大,他要是呆在金陵,还真不好动他。

要是追根溯源起来,几位兄弟落到如此地步,都拜他所赐!”

……

姑苏襟江带湖,土沃川褒,盛产粳米香稻,饮食也带精研甜糯之风。

这一日贾琮带着英莲,去了姑苏城东的乐余街,原来也想带静慧一起,只是她佛衣带发,戒律未失,却不能像英莲那样自如。

英莲日常与静慧作伴,知道她很多喜好,她告诉贾琮,每年冬至,寺里信善都会送些姑苏糕团,静慧最喜欢吃其中一种甄儿糕。

封氏曾带英莲来过一次乐余街,所以她知道乐余街有家糕团老店,能买到最地道的甄儿糕,女儿家多半都喜爱这种甜糯之物。

冬日暖阳,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街道两旁的路牙下,还积着未化尽的残雪。

此时已近年关,姑苏是江南富庶之地,虽民间也有饥馑,路上常见讨食乞丐,但更多的是私囊有余,携儿带女采购年货的人群。

贾琮和英莲手上都拎着大包小包,除了买给静慧的甄儿糕,还有其他一些特产之物,是准备回京送给家中姊妹的。

贾琮正和英莲说笑,突然察觉到有人窥视,就见侧前方闪过一个人影,那是个中等身材男子。

虽头上压低着毡帽,只是惊鸿一瞥,但贾琮还是看清那张有些眼熟的脸,只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劲,一时也理不出头绪,又逛了一会,便带着英莲返回玄墓山。

如此过了两日,并无事发生,也就放下心来。

这日贾家老宅又派人送来礼部公函,因大慈恩寺誊抄经文之事已完结,让他尽快回京缴旨复命。

他这次来金陵出的是皇差,这也是正常的官衙程序。

只是静慧的事情还没解决,他一时也走不了,好在他所承并不是紧急要务,公函上并没限定回京时间,只是让他归京缴旨。

如此拖上一些时日,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元宵之前必定要到京,不然未免落人口实。

这段时间贾琮软语温存,或许是深埋心底旧念未消,静慧已对他生出依恋,只是时日毕竟尚短。

她在蟠香寺两年,如同换世重生,修善师太和妙玉是她最亲近的人,只怕在心中份量还要胜过自己。

现在就让她跟自己走,从此和师傅师姐远离,只怕还有些难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