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

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

方才,贾琮返回神京的消息传到后宅,探春、黛玉、迎春等听说后,都心中高兴,只等着贾琮回府相见。

可是等了许久,都没传来他回府的消息,探春便让侍书出去打听。

侍书回来后说三爷刚到二门外,就被周瑞家的拦住了,周瑞家的说是奉了老太太的令,不让三爷带那姑子进府。

三爷和周瑞家的起了争执,之后就带着身边人离开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探春、黛玉、迎春等听了这话,心都揪了起来,贾琮带着人离开了,他能去哪里,难道为了那个姑子,从此就不回贾家了?

这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侍书毕竟是个丫鬟,有些事情不一定能打听到根底。

迎春性子柔顺,不善言语,黛玉毕竟是外戚,也不便过去追问。

只有探春精明大气,又是贾家的姑娘,便自告奋勇去了荣庆堂打听消息。

她刚到荣庆堂门口,便听到周瑞家的哭诉,以及那几个婆子说的话。

三哥带来的那个尼姑竟然是芷芍,探春听了也吓一跳,芷芍不是跳河死了吗,怎么又活了过来,还做了姑子?

又听到是五儿亲口说那就是芷芍,探春心中已信了八九分,那五儿是三哥哥的心腹大丫鬟,她说的话必定是没错的。

还是探丫头精明爽利,这事也不要烦你太太了,你就看着办了,得了准信回我便是。”

后来又听到太太怀疑那姑子不是芷芍,便匆匆进来接了话头。

如今这孽障背后有个文宗师父关照着,自己又有了官身,虽说是自己孙子,孝道大礼摆在那里,但整治起来总有些顾忌,内外都要留些体面。

如果琮三哥带回来的姑子就是芷芍,那不过是三哥在江南找到了旧人,那也是桩好事,并不算违了家规。

其实贾琮今非昔比,贾母每每想到就是一阵头晕。

“老太太,琮三哥没回府,可能去了洛苍山他先生家中,或者是在城里哪处客栈落脚,只要派几个小厮去打听便能知道。

她是个庶女,自己姨娘又不争气,将来自己婚嫁出阁这些事,可有一半捏在嫡母手中,这是关系一个女子的前程,由不得她不谨慎。

如果他带回来真是以前的丫头,那还罢了,如果不是,依旧是那些不着四六的女人,我是定不饶他的。

“我是看到他真头疼,就没有哪天是消停的,连出门在外也闹一堆事出来,家里哪个姊妹像他这样不省心的。

如果那小子带回的只是他以前的丫头,那也找不出什么大错。

这也是老太太让自己去办这事,却没让太太再插手的原因,探春心中也是一阵惴惴,就怕太太心中对她有了想法。

至于他慢待亲戚的事,如真是他蓄意之举,再调教也不迟。

探春心中计量着,只要快点证实那姑子就是芷芍,三哥哥这场风波就能过去了,拖得久了不免又生出枝节。

探春连忙应了,心里却品出老太太的意思,老太太是觉得周瑞家的把事办岔了。

到时就先接了三哥回来,他有什么不是的地方,老太太要教诲,三哥哥自然会听着不是。”

贾母听了这话,脸上的神情松缓下来,探春这番话有理有据,又给了老太太台阶下。

原先她就觉得,三哥哥不会如此荒唐无状,带个姑子回府,如果那人是芷芍,那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芷芍为何又活了,只等见到三哥哥就知道了。

既然有人说那姑子是芷芍,周瑞家的就该来回了再做计较,却硬扛着做事,结果被贾琮当场打了嘴,闹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不过能帮三哥哥把事给化解了,其他这些都不重要了。

……

贾琮离开了荣国府,本想着回洛苍山落霞别院,只是时间已晚,回洛苍山还需要一段路程。

而五儿静慧等人旅途奔波,刚才贾府门前又一顿折腾,已十分疲惫,于是便去西城找了一家大客栈,包了一个小院安顿下来。

第二日一早,又带了封氏和英莲去了秀娘香铺。

曲泓秀见他去了小半年,总算回来,心中也十分欣喜。

贾琮又把安置的封氏的事情说了,曲泓秀自然没什么意见。

自从用了东瀛水玉瓶来包装香水,秀娘香铺的生意翻了一倍,正紧缺信得的人手。

比起曲泓秀手下五个半大的孩子,封氏可是老成持重许多,又是乡绅女眷出身,这也是极难得的一桩优势。

香铺的顾客都是官宦富商家的主妇小姐,封氏这样气度出身的妇人,在香铺中安排营生,与那些女客沟通交流,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

等贾琮再回到客栈,却见客栈门口停了辆豪华精致的马车,马车旁跟着几个婆子丫鬟。

等进了小院,却见到探春正拉着静慧说话。

原来探春让婆子吩咐二门外,多派小厮在东西两城查找,也算运气好,没半日功夫,就找到贾琮落脚的客栈,立即就赶了过来。

见到贾琮回来,探春笑嫣如花,满脸欣喜:“三哥哥,你一去半年,总算回来了,开头我还不相信,伱竟真的找回了芷芍。”

其实探春高兴的并不是见到了芷芍,而是贾琮脱去了风流浪荡的嫌疑,这会子三哥哥再带人回府,看哪个还能说嘴去。

只是她提了回府的事,贾琮却并没有说话,探春心想必定是三哥哥心中有气,不愿就这样回去。

想想也是,换了自己好端端回府,却被一个奴才拦在门外,心中没气那才怪了。

所以也不在这上面催促,总之三哥哥已回了神京,又洗清了嫌疑,那便没事了,便是在外面住一些日子散心,也不算什么事。

她又和贾琮聊了一些金陵的趣事,便坐车回府,因为想着早些把事情和老太太说明,澄清了大义,也好早些想法让三哥哥回府。

……

探春驱车回府,刚要进荣庆堂,却被鸳鸯一脸惊喜的拦下:“三姑娘你可回来了,你去了可找到三爷了吗?”

探春回答:“见到了,三哥如今就在西城的鸿翔客栈。”

鸳鸯说道:“刚才宫里刚来了内官,要宣琮三爷进宫奏对,可人却没在府中,谁也说不准他在哪里,老太太和老爷正犯愁呢。

三姑娘得了准信,可就解了饥荒了。”

探春心中一惊,问道:“怎么宫里突然来人,可有说是什么事情吗?”

鸳鸯说道:“那内官说要当面和琮三爷传皇帝口谕,不能假借转告,如今在荣庆堂等着呢。”

探春记得上次三哥哥进宫,还是被封了八品官身入宫谢恩,这次他又在金陵立了功勋,宣他入宫说不定又是什么好事,心中不禁欢喜。

既有宫里内官到府公干,探春这样的闺阁姑娘家自然回避,只让鸳鸯带话给老太太。

贾母得了鸳鸯传话,心里憋屈的慌,只能无奈的把贾琮去处说了。

那内官听说承事郎没待在府里,却去住了客栈,一脸的诧异,贾母和贾政满脸的难堪,不过又能怪谁。

好在那内官没时间多问,转身便去了西城鸿翔客栈,向贾琮传讯皇帝口谕。

贾母和贾政都能想到,这内官回宫之后必定要奏报此事,毕竟这事情实在有些荒诞,只是传了出去又是一桩没脸。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