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宝钗入荣国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99章 宝钗入荣国

第199章 宝钗入荣国

神京,五军营,火器营靶场。

一队十人的火枪兵正列队待命,手上都拿着崭新的鲁密铳,外型却比常见的鲁密铳更长,枪管更厚,枪尾还折叠着奇形利刃。

不远处一群人在观摩火枪兵队列,忠靖侯史鼎、兵部尚书顾延魁都在其中,贾琮也在被邀请之列。

因为鲁密铳的改造概想,就是他上次在奏本中提出的,如今新型鲁密铳试射,自然也少不了他出席。

贾琮的身边跟着一个高大壮实的少年,一脸兴奋望着军容威武的火枪兵,正是日常给他驾车的郭志贵。

郭志贵是贾琮奶娘赵嬷嬷的儿子,算是他的奶兄弟,在大宅门里这是主仆间很亲近的关系。

这次他去金陵公干,也是带了郭志贵在身边,做些车马之事,这次回京后,贾政就将郭志贵拨了给他做随身小厮。

“贾公子,这次鲁密铳的改造,在下是依照贾公子的概想和图样进行,贾公子奇思妙想,让在下大开眼界,很是佩服。”

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士子,名叫刘士振,是浙江永嘉的一名举子。

等到贾琮带着郭志贵离开,一份新型火枪改造试射情况的奏章,飞快被送入宫中。

贾琮笑道:“刘兄过誉了,我也是突发奇想,却没有刘兄改制枪械的实务能为,如能给刘兄抛砖引玉,那便是最好了,不必只拘泥我的概想。”

刘士振也不负所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鲁密铳的试型枪。

走在前头那人骑着高头大马,相貌堂堂,一身绫罗锦衣,一脸骄奢纨绔之气。

他见贾琮言行举止,毫无贵勋骄奢之气,细密谦和,彬彬有礼,胸怀坦然,不愧是双词动江南的卓尔人物,心中不由大生好感。

这让刘士振对火器发生极大兴趣,多年来沉浸火器技巧,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

忠靖侯史鼎、兵部尚书顾延魁都大为赞叹,原本以为贾琮提出的鲁密统改造,不过是纸上遐想,经验证却是真实可用的。

根据试射的效果,贾琮又提出火门与准心相隔太短,射击时烟雾迷蒙,会影响枪手瞄准效率,及其他细微改进建议。

如不是惊讶贾琮的多才奇思,正对了刘士振心中所念,门第森严之下,只怕两人连话都说不上几句。

身后的马车的车帘被掀开一半,露出一张清艳绝色的俏脸,打量着外面富丽繁华的街景。

兵部尚书顾延魁,牵头贾琮提出的鲁密铳改造,有人便把刘士振推荐给他。

神京西城,宏德门。

一声声枪响在校场响起,连续击发十弹之后,十只新型枪中有两支出了故障,无法射击,对试型枪来说,这个容错率也算很不错了。

“嘭……。”

经过对枪靶查验,试型枪的射程和命中率,比原型枪都有明显提升,主要是枪管加长,枪身加重,火子有了更长的做功距离。

见惯了江南旖旎的少女,再见北地国都的宽宏雄壮,别有一番意趣。

一队四五辆马车组成的队伍,穿过城门,进入喧嚣繁华的神京城。

让沉迷火器改造的刘士振大起知己之感。

刘士振出身乡绅之家,和贾琮豪门贵勋出身相差甚远。

此人虽是个读书人,但家乡永嘉乃沿海之地,历来倭寇侵扰不断,民间常见有火铳与倭寇相斗之事。

……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不急不缓的马蹄声,少女循声看去,后面两匹马快速跑来。

街面并不是很宽,那两匹马跑到车队旁边,稍稍减慢了速度。

头前那匹马上坐着个肩削背挺的少年,秀眉浓挺,眼似秋潭,风姿卓然,生的极好相貌。

少女脸带惊讶,继而露出喜色,差点就要开声呼唤。

此刻,两匹马与车队插身而过后,少年已加快马速,远远去了,身上那件大红猩猩毡斗篷,在寒风中卷起一片飒然红云。

……

荣庆堂。

自那日春祭,杜氏的灵位被大张旗鼓迎回宗祠,让贾母觉得颜面丧尽,事后便大病了一场,让家中众人一阵手忙脚乱。

请了宫中太医瞧了,也不大见好,着实让贾政等人慌张,毕竟老太太上了春秋。

连贾琮听了也有些紧张,倒不是他和贾母祖孙情深,只是贾母因宗祠之事被气死,事后追究起来,多半要怪自己头上,这不孝的罪名就跑不掉了。

后来贾琏听说关西名医张友士寓居神京,便急忙找了与张士友有旧冯紫英去请。

那张士友果然医术高明,几贴药汤下去,贾母养了五六日就大好了。

贾政高兴得让贾琏重金相谢,又特地留了名帖,以表交好之意。

这个时代交好一个名医,关键时刻就是多一条命。

后又听传言,那张士友的医术是兄长张士朋所授,他也就得了兄长五成能为,也不知那张士朋的医术神奇到何种地步。

贾母渐好之后,贾政和王夫人又几番开解,贾母多少也醒悟过来。

不是那小子太过邪性,而是杜氏为皇帝推恩敕封,进不得宗祠,伤了天子体面,才会如此拐弯发作,事后想起也一阵后怕。

没想到天子日理万机,对这等事情也如此细致计较,还是真的那么看重了那小子,竟这般为他出头。

只是自己娘家侄子也上门拆台,实在让老太太伤心。

今天便是忠靖侯夫人李氏特地上门道恼,说是自家老爷听了宫中风声,说圣上对新封诰命难进宗祠,极为震怒。

老爷也是想为姑太太遮掩一二,才在那天送来祭品,给姑母避避嫌疑,可是没有半点不敬长辈之意。

又说你家琮哥儿,给皇帝上了火器方略的奏本,极得皇上的赏识,当时自家老爷也在场,说是龙颜大悦也不为过。

皇上因此对琮哥儿多些关注也是有的,这也是一桩好事,毕竟是老太太的亲孙子,也是有福气的事。

贾母被忠靖侯夫人李氏一顿巧舌如簧,又拍又哄,心中的郁气倒是消去了大半。

可是给天子上火器方略奏本,又是怎么回事,也从没听他说过。

这孽障就知道闷声不响惹事,搞得家中不太平,在外面倒是连天子的好都能讨来,墙内开花墙外香,想到心中总是堵了一口气。

这时二门外婆子来报,薛家姨太太带着哥姐儿已到神京,如今车马在二门外,正要进府给老太太拜年请安。

王夫人听了一脸喜色,她和自己这妹子已多年未见,连忙带着王熙凤、宝玉和姊妹们迎了出去。

薛蟠是外男,进不得内宅,自有贾琏引了去见贾政,众人接了薛姨妈母女进了荣庆堂。

宝玉见了宝钗清艳绝伦,竟是一等一的女儿家,感叹世间钟灵毓秀,少不得心花怒放,照常来一出目呆眼痴。

贾母和王夫人知道他的性子,当做没看见。

黛玉和探春见他这等模样,知道他老毛病犯了,只是暗笑,半点不放在心上。

贾母是一贯喜欢长得好的女孩,见了宝钗也是十分喜爱。

忠靖侯夫人李氏,和薛姨妈虽远了些,但从贾母这边论,也算连着亲,众人又寒暄闲话一番。

薛姨妈才问道:“今日怎么不见琮哥儿,在金陵时他便来过我家几次,还帮了蟠儿的忙,是个有能为的孩子。

只是他在金陵每日到处忙,我也没功夫当面谢他。”

其实贾琮在金陵那里帮过什么忙,只一份十多个字,不留把柄的含糊书信,都是贾雨村自己在揣摩讨好,只是薛姨妈不知底细罢了。

贾母倒是听王夫人说过薛蟠的事,说道:“不过小孩子罢了,亲戚间帮点忙,也是他该做的,有什么值当的。”

贾母虽然见了贾琮心虚头疼,但薛姨妈是外客,既然提到了,总要叫来见见,外客面前也好尽了礼数,便让鸳鸯去清芷斋叫人。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