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内外显危局

28天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232章 内外显危局

第232章 内外显危局

神京宫城,乾阳宫。

空荡的大殿里,兽鼎铜鹤吐着袅袅焚香,如兰似麝,令人愈发神清气凝。

嘉昭帝正在翻阅大理寺上呈的张守安一案文牍,内廷副总管郭霖,依如往常侍立在侧,像是一具僵化的雕塑。

但他心神却无时无刻,关注着御案后那位九五之尊。

当看到张守安行害民之事,是受宁国府贾蓉贿赂指使,意图夺去秀娘香铺的制香秘方。

嘉昭帝怒气勃发,厉声喝道:“宁国贾家只剩下空食朝俸的庸才,还不知惜用祖宗福荫,败坏国朝官吏,扰政败德,简直是勋贵之耻!”

当他继续往下翻阅文牍,再一次皱起了眉头:“贾琮怎么也与此事相关,宁荣贾家都和此事牵连?”

郭霖在一旁回道:“启禀圣上,据中车司探查,张守安拿问秀娘香铺掌柜伙计当天,贾琮得到消息,便赶往镇安府要人,形状焦急。

应是和秀娘香铺有不同寻常关系,那两个受刑的掌柜和伙计,事后也是他接回医治,神京中车司的档头,已将此事查探秘劄上呈。”

说着从袖筒中取出刚送入宫中的秘劄,呈到嘉昭帝的御案上。

那日镇安府抓人之时,香铺里正生意兴隆,聚集了大量官商女客,很多人亲眼见到事发,这才使得市井中流言飞传。”

郭霖想了想,回道:“启禀圣上,秀娘香铺的生意做得极好,所售卖的东瀛水玉香水,在神京很是有名,受神京富商官宦女眷的青睐。

据附近邻人传言,这女子正当妙龄,姿容出众,贾琮时常清晨入那女子院中,待上很长时间才离开,且已持续数年时间,情状有些暧昧。”

相比大理司的审案文牍,中车司秘劄的内容就丰满了许多。

说到此处,连郭霖脸上都闪现一丝羡慕和贪婪,一间小小香铺,一年竟能赚入五万两银子,财帛动人心,能抵住诱惑的又有几人。

郭霖面色迷惑,思量片刻不得要领,才说道:“奴才愚钝。”

“那贾琮与秀娘香铺到底是何等关系,可有查探?”

据奴才推断,贾琮姿容出众,又是高门子弟,受那曲氏青睐,并依之为靠山。

郭霖连忙回道:“启禀圣上,据中车司探查,曲泓秀是德州人士,其父是一名身有伤残的镖师。

此次秀娘香铺出事,也正是贾琮为其解难,也能解释这两人的关系,且这曲氏颇有手段,经营香铺数年,生意越做越大。

嘉昭帝冷哼一声,问道:“酷吏害民,并不少见,偏这件事在民间闹得如此沸扬,你中车司就不觉其中蹊跷吗?”

三年前其父病逝,曲泓秀变卖家产来神京谋生,而后就开了这家秀娘香铺,至于如何和贾琮相识不得而知。

嘉昭帝抬头看了郭霖一眼,冷冷问道:“这份秘劄是你中车司所出,你就没看出其中端倪?”

张守安擅权害民的过程,贾琮在镇安府要人的言行,之后市井民议汹涌,以及贾琮救人数日之后,封氏突然至大理寺举告。

郭霖回道:“回禀圣上,据中车司查探,秀娘香铺东家是一位叫曲泓秀的女子,住在西城鑫春街,此女子与贾琮关系密切。

嘉昭帝言语略有讥讽:“他上次带个佛尼回府,也算事出有因,这次又搞出个女东主,这小子终究是个好色的,那姓曲的是何来历?”

诸事条理清晰,甚至连市井风潮,愈演愈烈的过程,都有细致的描述。

嘉昭帝神情漠然,他为人谋深疑重,郭霖的回复,似乎让他不是太满意,只是连他也难寻其中端倪。

嘉昭帝将这份秘劄反复阅读了两遍,颜色变得有些阴沉,一旁的郭霖看得心中忐忑,圣心难测,难道是上呈的秘劄出了问题。

奴才找行家盘算过,一间两间开脸的店铺,年盈利竟能到五万两,利银如此丰厚,这才招致宁国府的觊觎。”

毕竟一个女子要在神京谋生立足,并非易事,这也在世俗常理。

嘉昭帝思索片刻,沉声说道:“曲氏一个丧父谋生的女子,又无什么根底,竟能做成这么大的生意,哼,未免太离奇了些。

那贾琮一贯多奇思妙想,异于常人,又和曲氏关系密切,只怕曲氏只是个幌子,这香铺如此兴旺,必定是贾琮的手笔。

那香铺定是贾琮的私置产业,假托曲氏名下罢了!

二元登科,乡试解元,却借妇孺之手,操持商贾之事,心思够重的,且自事发之后,民议汹涌,贾琮言行不同寻常,隐有不测之心!”

郭霖听了这话心中一凉,他在皇帝身边随侍多年,知道圣上此言已含凶险。

他是宫中老人,代天子执掌中车司,思虑城府不浅。

但他毕竟深居宫中,视野有限,而宫闱争斗和市井博弈大不相同,看得却没嘉昭帝那么深。

只是他知道,贾琮这次有麻烦了。

……

荣国府,荣庆堂。

堂上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贾珍等东西两府的主事人都在。

之所以人来的齐全,是因为一个时辰前,东府出了大事。

大理寺一位评事带着捕兵入宁国府,要缉拿贾蓉归案,好在张守安落网之后,贾蓉早就躲了出去。

只是这种事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一味躲避不是办法,只要大理寺三日之内没抓到人,就会发出海捕文书,到时候就要罪加一等。

贾珍便来找贾母商议,不外乎是将秀娘香铺说出贾琮的产业,借此让贾蓉脱身。

不然贾蓉落在大理寺手中,必定会把自己这个老子供出来,自己儿子是个什么货色,贾珍自然是最清楚了。

此刻,贾母正在大骂:“伱养的好儿子!居然干出这种丧良心的事,堂堂宁国府,难道还缺他那点嚼头。

非要去谋夺他人的秘方产业,我看你如今怎么收场,宁荣贾家的脸,都让那个孽障给丢光了!”

一旁的王夫人默默无语,手中不停转着念珠,一副悲悯慈悲的样子。

贾政迂直端方,对这种阴私强夺之事,更是厌恶,也是一脸的怒容,蓉哥儿不知读书上进也罢了,居然做出如此丑事,真是辱没祖宗。

王熙凤却比其他人心思灵动,便想到前段时间就听说,珍大哥那边用度不足,连蓉哥儿娶亲都要借银子,说是准备置办产业解饥荒。

原来就是这样置办产业的……。

贾珍满脸尴尬,说道:“老太太,都是珍儿管教无方,让那畜生在外做出这等事来,可我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将来还要继承宁国香火。

总不能见死不救,所以今天就是来求老太太做主的。”

贾母又骂道:“往日让你们安分守己,你们就是不听,如今作出祸事,倒想到让我做主,那孽障可是犯了官司,我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办法!”

贾珍连忙说道:“老太太,蓉儿如犯的是国事,那自然难逃其咎,但若犯的是家非,那就是家务事,家法处置,不涉国法,就能救得了他了。”

这话一出,贾母、贾政等人都面面相觑,那孽障做出这等丑事,怎么还成家务事了。

贾母皱着眉头问道:“珍哥儿,你是不是昏头了,这事情怎么还成家务事了?”

贾珍连忙解释道:“老太太有所不知,那秀娘香铺的人被镇安府抓了以后,琮兄弟一听到消息,就去镇安府把人给救了。”

贾母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急忙问道:“怎么又和这小子扯上关系了?”

贾珍继续说道:“琮兄弟对那香铺如此在意,侄儿也是奇怪,事后打听才知,琮兄弟和那秀娘香铺东家曲氏,关系非同一般。

据说这曲氏正当妙龄,是个美人,极可能是琮兄弟养的外室,不然他不会如此紧张秀娘香铺。

所以,那香铺其实就是琮兄弟的私蓄产业,只是假托在曲氏名下,这样算起来,那蓉儿这事不是家务事,又是什么呢。”

这一番话,即刻把堂上的人都听呆了,贾母一下子从软榻上站了起来,惊声问道:“此话当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