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富贵惑人心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292章 富贵惑人心

第292章 富贵惑人心

荣国府,荣禧堂。

贾政和众清客到荣禧堂后,没过多久便见一个宫中内官进入堂中,身后跟着几个或手捧肩挑礼物的小黄门。

这人贾政也认识,去年也曾到府上传旨,正是乾阳宫内侍副总管郭霖。

贾政知道郭霖是皇帝的贴身内侍,由他来因功行赐,可见圣上对此事的郑重,可见琮哥儿真是立了大功了。

贾政心中一阵激动,连忙上前道:“原来是郭公公大驾光临,贾政有礼了。”

郭霖满脸笑容:“贾大人客气了,辽东镇在鸦符关取得大捷,贵府贾监正在此役屡出奇谋,以火器大挫女真部族。

且亲率五百精骑冲阵阻敌,勇武超群,亲斩敌酋,定为此战首功,圣上龙颜大悦,命杂家到府赐礼犒赏。

赐贾监正宝甲一件、黄金千两、贡缎五十匹、御酒十方,待廷议论功定赏之后,圣上还会另行加封。”

本来按常理,这次郭霖上门会直接宣诏封赏,而不是单单赐礼犒赏。

本来以为他只是文事上出类拔萃,没想到在兵事上也如此卓绝,小小年纪居然就能上阵斩将杀敌。

两件事奇怪的安排在一起,到底是嘉昭帝或忠顺亲王有意为之,还是事有凑巧,外人就不知道了。

这样的事情,他就在儿时于父辈们身上见识过,如今这一幕又在贾家男儿身上重现。

自贾琮去了辽东,荣国府一下子变得平静,往日总还有他每日出入奔波,让这个世勋之家生出唯一的活力。

……

贾政激动得满脸红光,琮哥儿文韬武略,双功双全,男儿在世当如是也!

这天一早,依旧如往常那样,园中姊妹过来请安说话,又有王夫人和薛姨妈陪着闲话家常,一副其乐融融。

“郭公公上门赐礼,贾政感激不尽,请入正厅奉茶!”

“贾大人客气,贾家出了贾琮这样的麒麟子,好生叫人羡慕,这杯茶杂家是要喝的,沾点喜气,哈哈。”

而今日郭霖上门赐礼犒赏,宗人府的属官同步入府磋商。

不过贾母等绝不会有这种感受,该高乐时间一点都不会少。

荣庆堂。

不过昨日兵部左侍郎彭汝南、左军都督府陈翼入宫报捷,提到过贾琮功当册勋。

并提到荣国府更换世子之议,眼下这事还未落定,相关的封赏自然不好确定。

连惜春都玩腻了贾琮送的西洋发音盒,不过三哥不在家,也没办法找他讨新玩意。

如今随着他的北上,整个荣国府变得有些死水微澜。

圣上对他的重用拔擢只怕就在眼前,对这样的人物,郭霖自然花花轿子顺手也要抬一抬。

郭霖是嘉昭帝的亲信内侍,虽知道当今圣上疑虑深重,但架不住这个贾琮奇事太多,太能折腾,在圣上心中已愈发有了份量。

贾政听了郭霖一番话,泛起满腹激荡,这几年他都记不清,贾琮给府上带来多少体面。

直到丫鬟来通报,说宗人府的官儿到府上拜会老太太。

少了人说话、写字、下棋,黛玉等姊妹觉得日子有些聊无趣味。

贾母听了心中一惊,但凡贵勋之家都不喜欢和宗人府打交道,因为宗人府的人上门,多半没什么好事。

几年前府上闹巫蛊,宗人府上门,贾赦就被拿到宗人府关了三四天,贾母至今还心有余悸。

只是人已上门了,也没躲着不见的道理,便让王夫人和薛姨妈在一旁陪坐。

李宫裁便带着黛玉等未出阁姊妹,退出荣庆堂回避外男。

只是自从贾琮去了北边,黛玉和探春等姊妹,对什么事都多了点留心,大概也知道宗人府上门,多半都不是什么好事。

出了荣庆堂,两人拉着迎春绕了圈子,回了堂中的屏风后面。

如今府上也就三哥和官面上交合比较多,说不得这外来的官儿说的事,和三哥有关也不一定。

……

今天到贾府做说客的是宗人府五品经历郑裕抒,能在宗人为官基本都是宗室子弟。

郑裕抒的父亲是驸马都尉,母亲是太上皇的七公主,也算出身皇亲名门之后。

忠顺亲王得到郭霖传信,对此事不以为然,他本来就对宁荣贾家有嫌隙,后来贾蓉又撬了他心爱的琪官。

让他对宁荣贾家更加厌恶,虽然宁国府已被除爵,但荣国府还在,在忠顺亲王心中,荣国也被除爵,才正合他心意。

所以只是随意派了郑裕抒去办这件事,因为郑裕抒精明圆滑,这种形同掘户挖墙的换爵之事,也只有他能应付一二。

至于给贾府施压,忠顺亲王是绝对不会做的,因为不管是贾琮还是贾琏承爵,在他心中根本没区别。

郑裕抒摊上这种里外不是东西的倒霉事,也是无可奈何,打定主意只把话带到,其余诸事不管,就看贾家自己怎么决定。

进了荣庆堂之后,自然按惯例将贾琮在辽东立下首功之事,天花乱坠的夸了一通,不然后面提让人家换爵,实在不好开口。

贾母、王夫人等听说贾琮去了趟辽东,竟然就能立下战功,而且还是首功,立刻都听呆了。

这小子怎么到那里都能折腾出动静来,他不是读书人吗,怎么还能上阵杀敌……。

一旁的薛姨妈也听得眼睛发亮,这琮哥儿的能为真是通天了,居然连打战的事都在行。

这样的人物可惜不能承爵继产,他要不是投错了胎,那就真要了不得了!

屏风后几个姊妹听了这些话,你掐我一把,我拉你一下,眼睛都笑成了新月形。

居然还真被她们猜对了,那官儿说的事情果然和贾琮有关,而且还是在辽东立了大功的好事。

只是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上阵去杀敌拼命呢,万一出了好歹,可怎么办,个个心里都有些害怕。

不过那官儿说他立了首功,又是道喜,又是夸赞,说明他人是没有大碍的,不然就不会是这幅话音了,心中到底放心下来。

……

只是那宗人府的官儿后面说的话,让黛玉、探春、迎春等人都变了脸色。

就听到贾母有些生冷僵硬的声音:“你说什么,让荣国将琏儿的世子之位让给贾琮!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郑裕抒一见贾太夫人的神情,就知道今天是白来了,其实也并不意外,他多少也知道贾琮在府上的一些情况。

再说,宫中传出的意思,也是不得半分勉强,一切由其家自处,他把话传到了,回去顺势交差就行。

不过相关事由,郑裕抒还是要说清楚的,毕竟他是大宗正派来办差的,做事还是要有头有尾。

“老夫人,先不必动气,昨日兵部彭大人和齐国公入宫报捷,廷议封赏,因贵府贾监正功勋卓著,有先荣国公名将之风。

可当册勋之荣,如能承袭先荣国之勋,必能继承先祖功业,因此宗人府才派下官到府磋商,一切由本家自处,并无勉强。

下官此番已传言其事,这就告辞了,府上有了决断,遣人至宗人府告知下官便是。”

郑裕抒说完事情,自然不会再留下看贾家人的脸色,他们换不换世子,和他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倒是走的万事不萦于心,只是他这一番话,不啻于在贾家炸响一声惊雷。

贾母坐在那里脸色难看,这小子去了一趟辽东,竟然连家里的爵位都和他起了瓜葛,他也不想想自己是个什么身份!

王夫人脸上阴沉,手中的念珠也停了转动,只是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微微有些发白。

府上的爵位,连我的宝玉都还没分呢,怎么就可以轮到贾琮,居然连宗人府的官儿都上门说项,那我的宝玉算什么?

在座的只有薛姨妈眼中神采奕奕,她觉得贾琮要是承袭了爵位,那才是一件好事呢。

本来她觉得贾琮再有能为,毕竟只是一个庶子,将来贾家的爵位和爵产他都沾不了边。

就算人物再出色,终究还是无法和贾琏、宝玉这些正派嫡子相比的。

可要是贾琮袭了爵位,那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到时贾家还有哪个子弟赛得过他,宝玉也是完全不够瞧了。

到了那时,他和自己女儿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只是薛姨妈毕竟只是外人,在这件事上她是不能多说半句的,不然不要说老太太,就是自己姐姐都要和自己翻脸。

所以只能在一边干着急。

……

此时,贾政喜气洋洋的进了荣庆堂,他刚送走了郭霖,便过来和贾母报喜。

可能是心情过于激动了,竟没察觉到荣庆堂中的异样,只是兴致勃勃将贾琮立功,圣上派人赐礼犒赏的事说了一遍。

贾母冷笑道:“他有本事,能立功,还能挣来皇帝的赏赐,我也管不了他怎么折腾,可他万不该惦记起家里的爵位。

也不想想他是什么身份,我老太婆还没死呢,让他迟早断了这个念头!”

贾政听得一头雾水,一旁的王夫人连忙将宗人府上门的事说了一遍。

贾政也一脸意外,琮哥儿竟然已出色到这种地步,连朝臣都觉得他才能继承荣国府的爵位?

其实贾政自己仔细想一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老太太,这是宗人府提的事儿,琮哥儿远在千里之外,必定完全不知此事,怎么是他惦记家里的爵位呢?”

贾母一听这话也有些哑然,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只是心里还是有气,归根到底,还不是那小子惹出来的事。

不过贾政说出后面一句话,却让贾母怒了……。

“其实,宗人府的建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琮哥儿文武全才,族中子弟无人能比,如果他承袭爵位,必定能重振贾家。”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