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富贵多波谲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317章 富贵多波谲

第317章 富贵多波谲

此时贾母心中还盘旋着二等威远伯、世袭罔替等字眼……。

自己这个孙子居然能被封伯爵,这的确让贾母有些意外。

但也仅仅于此,贾家是国公门第,虽是降等袭爵,自己儿子爵位从公爵降等为超品侯爵,还袭了一等神威将军军职。

这比起二等伯可是高了好几个品级,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却架不住人家的二等伯,后面带了个世袭罔替。

对于世袭罔替,贾母可是不陌生,因为她娘家的保龄侯爵位,便是世袭罔替。

她的另一个侄子史鼎,因为当今圣上立下从龙之功,忠靖侯爵位也是世袭罔替。

要说尊贵长久,史家早已胜过贾家。

所以贾母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样的爵位对一个家族的巨大影响。

贾赦的侯爵位,再经三代降等相传,便会无法与二等伯并驾齐驱,而三代之后,还会继续降等承袭……。

而贾琮的二等伯是世袭罔替,便是再传十代,还是二等伯。

贾母可以清楚预见,贾家依此后延三代,贾琮这一支庶脉,会成为无可辩驳的主脉嫡支。

宝钗听了这话,只想尽快逃离荣庆堂,省的心中针扎猫挠似的难受,只是她是晚辈,又不好提前离开。

到了那个时候,谁还会记得她这个曾经贵为一品的国夫人。

那个女人都死了多少年了,当初她被抬进东路院,自己羞愤欲狂,直到她难产而死,自己都没去看一眼。

想到这些,贾母的心中有些悲喜难言,怅然若失。

李氏半开玩笑的说道:

“姑太太,琮哥儿能为太过扎眼,我看可在老亲世勋中早些给他寻门好亲,不然贾家的门口真要给人挤破了,呵呵。”

薛姨妈说道:“老太太,你家琮哥儿当真不得了,如此年纪便是世袭罔替的伯爵,贾家一门双爵,这该多大的体面。”

就是特别会说话,这夸人的话总能说到贾母心坎里。

连她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满府的人也就玉儿她娘,当年青春调皮,去东路院偷瞧了几回……。

……

她也知道自己这位二嫂,从小带大长房嫡女,视如己出,所以她也愿意帮着妯娌摇旗呐喊。

贾母的性子有一样好处,便是不舒心的事情,不会过多虚耗心思,心中转几下就不去想它,剩下的都是高乐的事情……。

再说当年她在荣庆堂见过贾琮一面,那模样人物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如今的爵位,的确是没得挑。

这让贾母竟鬼使神差般,想起贾琮的生娘。

将来家族宗祠之上,受人尊崇的太诰夫人,便是成了贾琮你那个出身低贱的娘。

连带着将来嫡脉衰落的惆怅也减弱大半,毕竟那都是她的身后事了,眼下一门双爵才是她实打实的体面。

这话一说,堂中几个老女人都目光闪烁,薛姨妈心头一阵泄气,要在老亲世勋中寻,薛家哪里有勋位……。

一门双爵这几个字,便是命中了贾母的心坎。

忠靖侯夫人李氏也是个人精,见了自己妯娌陈氏的表情,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左右她这一房也没养出嫡女,没什么想法。

贾母平常就喜欢和薛姨妈打牌唠嗑,因为薛姨妈有项别人没有的好处。

贾母看了一眼陈氏目光中的希冀之色,她当然知道这老二侄媳的心思,她对云丫头还是上心的,估计也早相中了那小子。

原先贾母觉得贾琮配不上湘云,如今颁下册封圣旨,她可再没底气怎么想了。

如今她想的是,亲上加亲好像也是件不错的事……。

不过她毕竟做了辈子一品诰命,官宦儿女的事情见得多,却知道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动声色的说道:“要说琮哥儿没封爵之前,他的亲事我这个祖母是能做主的,不过如今却不一样了。

他是因军功封爵,年纪又小,过了几年成人,宫里说不得会有令谕,这种事情也是常见,我老婆子也不敢给他瞎做主。”

李氏和陈氏都是侯爵贵妇,最明白世勋豪门里那些事,一听这话就反应过来,还是姑太太老道,这说的是赐婚!

皇帝给心腹臣子本身或子女赐婚,那是圣驾笼络臣子最常用的手段!

这琮哥儿如此年纪,就被皇帝封了世袭罔替的伯爵,真正的简在帝心,再加上还未到舞象之年,将来必定是要被赐婚的。

李氏和陈氏对视了一眼,都知道了对方的意思,自家的三老爷那可是圣上的从龙之臣。

只要三老爷去和圣上进言,请圣驾给琮哥儿和云丫头赐婚,一个是从龙之臣,一个是简在帝心,简直天作之合。

薛姨妈毕竟是皇商之妇,不是勋爵贵妇圈子里的人,并不懂其中的奥秘。

只觉得老太太和两个侄儿媳妇像是在打哑谜,她们几个到底在说些啥呀……。

可是宝钗却比她母亲有见识许多,心思也是聪慧过人。

刚才她听老太太说,琮兄弟封了爵,她就不好给他的……亲事做主,还说宫里可能有令谕,还说这是常有的事情。

再看史家两位太太发亮的眼神,宝钗突然明白过来,脸色慢慢变得煞白。

心头就萦绕两个字眼:赐婚,湘云……。

怪不得云丫头突然被送到贾家小住,而且还听说她巴巴的去看琮兄弟入城,每次说到琮兄弟,她眼中的得意都藏不住……。

贾母只是看着两个侄儿媳妇的表情,心里却是明镜似的,不过她也不会表态,让她们自己折腾去,不管怎样对贾家都有好处。

至于原先想撮合贾琮和宝钗的心思,早就被她抛在一边。

……

就在贾琮封爵的第二天,贾琮的老相识,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找上了门。

大半年没见,秦业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女儿的杳无音信,似乎没对他造成太大的困扰。

只是他看着贾琮的目光却有些复杂,这个当初和他一起去金陵公干的少年,当年还只是个七品小官。

如今却已贵为二等伯爵,想当初他和自己女儿还有说不清的干系,要说自己女儿的眼光是真不错。

秦业这次过来,是因为皇帝将原来的宁国府赐给贾琮居住。

但是宁国府是敕造国公府,让一个二等伯居住,府中原有公爵建制,需降格为伯爵规制,否则便是僭越,这是马虎不得的事。

工部营缮司作为营造司衙,便是降格规制的官方权威机构。

当年两人在金陵曾有半年的同僚之谊,本来应该是关系比较亲近才是。

但是出了可卿的事情,贾琮对秦业此人的品行,有了极大的成见,虽然可卿如今一切无恙,还在金陵帮自己掌管鑫春号。

但这没有改变他对秦业的隔阂和冷淡。

在秦业看来,贾琮大概是如今发达显贵,有些看不上自己这个官小职微的营缮郎。

如今宁国府被抄家除爵,女儿又和离失踪,他和贾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已完全付之东流。

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不过如今帮贾琮降格宁国府规制,他还是颇为上心的,多少想凭此事和贾琮拉拢关系。

很多勋贵都是喜好奢靡富贵之气,或许这位新晋升的少年伯爵,也有这方面的喜好。

如果让他保留一些国公的奢靡规制,只要不是大僭越之处,他秦业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宁国府需要改制的地方,主要是正府的规格、大门的尺寸、檐角的装饰、门槛的高度、甚至门口镇狮的规格。

这些都要从公爵制改成伯爵规格。

往里便是仪门正道的规制,正堂丛绿堂的规模,这些都要做一定的规模缩减。

两人一路进入宁国府,自从宁国府被查抄,府中家仆都已遣散。

偌大的宁国府空荡荡的,随处可见积尘蛛网,已显露出衰败之气。

好在宁国府空置也就大半年时间,使人仔细清扫一番,便能恢复往日生气。

一路上秦业和贾琮指点,各处需要改制之处,具体需要改成哪样的规格,说得倒是十分详细。

作为营缮司郎中,秦业的大匠之能还是让人信服的。

一路上秦业也等着贾琮让他通融,保留一些原有国公规制的奢华,他也好让贾琮承他的人情。

秦业做了营缮司郎中多年,这种事情也见惯了。

可惜事实却跟他希望的不一样。

贾琮突然说道:“秦大人,圣上隆恩,赐敕造宁国府于琮,府中所有公爵规制务必全部改制,不留一丝一毫!

另外府中有些过于奢靡之处,也要改为清雅简朴为上,我需要一座无可指摘的伯爵府,不负圣上隆恩,请秦大人费心!”

贾琮向秦业抱拳施礼,便告辞离去,留下秦业一脸意外的愣在那里。

……

贾琮知道如今自己新封伯爵,又得赐宁国府,正是众目睽睽之时,这神京城里不知有多少旧勋新贵,都在盯着自己。

在这个关口,他自然不会在宁国府改制上,给人留下丝毫把柄,简朴低调才是他目前最应该体现的。

昨日宣旨之后,他就给金陵的曲泓秀和秦可卿去信,让她们在江南之地,给自己买一批身家清白,做事忠实可信的家奴。

以曲泓秀的江湖阅历,还有可卿的缜密细致,一定能帮自己卖到最可用的人。

如今她们两人,也是贾琮在府外最可信托之人。

他绝不敢在神京本地购买家奴,更不敢从荣国府中调用人手。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人中不知会被人掺多少沙子,其中中车司的坐探是少不了的。

至于从荣国府调用人手,贾母必定是很愿意的。

结果就是不久之后,伯爵府中出现赖二这样的人物,贾琮还没蠢到这个地步。

他刚进入荣国府的二门,就遇到传信的婆子,说老太太请琮三爷去荣庆堂说话。

贾赦的一等神威将军只是军职,和爵位是两个概念。

贾赦表字恩侯,这个字可不是随便能取的,否则便是僭越。

原著没写什么贾家获罪后贾赦降等袭爵,网文家YY罢了。

本文设定,正常从公爵降等就是超品侯爵,自然比伯爵高多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