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正式开启官网预定

24天前 作者: 酸辣土豆丝加玉米
第124章 正式开启官网预定

第124章 正式开启官网预定

比亚迪总部。

王川福坐在办公室中,他看着屏幕上播放着一台风驰电掣的超跑的画面,眉头紧蹙,神色无比认真专注。

从画面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台几乎将机械素质与性能拉到极致的超级跑车,能让所有赛车爱好者失去理智。

但王川福关注的重点却不在这台车上,而在另外一块副屏上。

副屏上面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数字和参数,上面是有关晨曦超跑公开的各种参数和渠道信息。

在浙州国际超跑车展结束之后,他就立刻让人收集了这台车的所有信息,特别是晨曦超跑上搭载的那块超级电池的信息。

“看来苏晨真的掌握了超高密度电池技术,竟然能把续航堆到恐怖的1200公里,而且还不是cltc!”

“他如果想的话,完全可以把这台车标出1600到1700公里的续航。”

“这下不光整个超跑市场要变天了,就连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搞不好都要迎来一场大地震!”

此时,王川福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上一次魔都车展的时候,晨曦发布的第一款高端车晨曦V1的时候,他本人也是在场的。

虽然他也为那台车的技术感到震惊和惊骇,但却没有见到晨曦超跑时,如此震惊失色。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晨曦超跑上搭载的这块电池!

这是真正能改天换地的东西!

众所周知。

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也好,还是三元锂电池也罢。

他们的特性都是固态电池组,是利用化学物质的导电特性,达到储存电能的能力。

这种电池属于化学能电池,拥有固定的形态。

就比如特斯拉使用的高镍三元锂电池,虽然体积很大,但拆开电池包就会发现里面是用几千节圆柱体小电池,也就是类似家用的南孚7号电池串联而成的。

而拆开圆柱体小电池会发现内部的化学物质,是片状卷起来塞进去的。

想要做出整体超大的电池,现阶段根本没有那种技术。

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将圆柱体小电池改成了长片状,整体造型扁长。

但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化学储存电能的方式,做成的固态电池。

比亚迪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高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风生水起,很大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全套刀片电池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说领先于行业其他车企,能做到自产自销,几乎能和其他车企共用的宁德时代电池分庭抗礼。

而苏晨研制出来的电池技术显然不是这样。

王川福用他的多年经验估计,这块电池的能量密度起码是他们刀片电池的2.5倍以上!

这其中所蕴含的技术,就算他们再全力研发五年,恐怕都难以突破。

“我觉得是时候和晨曦造车厂展开一场深度合作了,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款足以改天换地的技术,我们比亚迪一定要想办法抓住!”

王川福召集所有高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高管大惊失色!

“王总,您的意思难道是向晨曦求购电池吗?可我们比亚迪本身就是电池制造大厂,这样做的话,以后我们生产的车型,岂不是要被晨曦卡脖子??”

“是啊王总,晨曦那台超跑上展现出来的电池技术,还不知道成本如何呢?”

“我听说现在在有些顶级实验室内,能造出密度惊人的电池,但这种电池的成本都快贵过一台车了,晨曦超跑卖的那么贵,搞不好里面的单块电池成本很吓人啊,说不定一块电池就能价值100万,这对超跑来说当然可以承受,可咱们比亚迪主打中低端市场,这样的成本根本无法承受!”

“王总,我觉得大家说的都对,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这无论是对咱们企业未来的发展,还是现阶段的销售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众多高管纷纷发表意见,但大部分人都是不太乐意和晨曦在电池这方面合作的。

新能源汽车大部分成本就是电池,谁掌握了电池技术,就掌握了根本利润。

比亚迪原本就有已经很成熟的刀片电池技术,现在反过来在向晨曦求购电池,这让高管们怎么能接受?

王川福深深看了众多高管业。

“晨曦内部的电池成本到底是多少?目前还无法判断,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晨曦这种高密度电池真的可以大规模量产,而且成本很低。”

“到时候,他们一旦放开渠道和其他车去达成深度合作,我们比亚迪又该如何应对?”

“关键是我们拿出怎样的手段去应对,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得不考虑,而且很有这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王川福话音落下,众多高管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

不得不说,王川福这番话说的真的很有道理,假如真的和他说的一样。

那比亚迪就和闭关锁国的大清一样,固步自封,未来说不定真会破产!

晨曦造车厂掌握的这项技术,如果真的成本很低,而且能够大规模量产,必定会颠覆整个业界。

“现阶段我们已经有成熟的刀片电池技术,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分余地,进可攻退可守!”

“再加上现有的资源,就算同时联系晨曦,也能比其他车企占据更多优势。”

“假如真能和晨曦造车厂达成技术合作,这是最好的情况,否则一旦让其他车企抢先,未来我们将会很被动!”

最后王传福一锤定音说道。

不管其他高管是什么想法,他都觉得确实有必要和晨曦造车厂接触一下。

以晨曦造车厂目前展示出的技术实力来看,这种高密度电池量产的可能性很大。

与此同时,不光是比亚迪老总王川福有这样的想法,其他国产车企老总,这么想的也不在少数。

吉利,长安,长城等诸多传统国产车企内部高层,纷纷召开高管大会,针对晨曦所展示出来的恐怖电池技术,展开深入的讨论。

一众车企内部高层都在研究和晨曦造车厂达成深度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而此时的苏晨自然不清楚,国内造车企业同行,到底在想些什么。

经过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赶工。

晨曦造车厂旗下的两款汽车,晨曦V1,晨曦H9,终于迎来了量产交付的时间!

同时第一时间在官网开启预定!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