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初代脑机接口芯片正式实验!

9个月前 作者: 樱满博士
第267章 初代脑机接口芯片正式实验!

当然,在星途科技内部研发人员陷入努力研发状态的时候。

林峰对于接下来该如何开发脑机接口芯片也是越来越有思路了。

在这脑机接口芯片方面,最好要做到拥有一定的算力性能,不能全部都依赖外面的算力。

但想要做到这些,依靠传统的硅半导体芯片是有些不能满足的。

因为传统硅半导体制程工艺达到10纳米以下级别后,电子迁移效应和电流泄露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芯片性能的提升,还导致了芯片的可靠性下降。

毕竟你这边都要漏电了,芯片设计的性能再强又怎么样呢?

而且硅半导体芯片相比于碳纳米管芯片,其存在的一个弊病直接让林峰放弃了硅半导体芯片。

因为硅半导体芯片在同等体积下,它的功耗是碳纳米管芯片的10倍!这功耗越高,那就代表芯片发热量越大,而这脑机接口芯片可是植入到大脑里的。

脑机接口芯片体积那么小不说,功耗还那么高,发热严重,哪个大脑受得了?

所以单单一个脑机接口芯片的功耗与发热问题,就限制硅半导体芯片很难应用到脑机接口身上。

更是难以做到完全植入大脑皮层,就算能完全植入大脑皮层。

最终因限制功耗限制发热量,这脑机接口芯片自身持有的算力自然不足。

毕竟一个通信芯片,想要提升性能,除了提升频率外就是增加晶体管数量了。

但现在受限于脑机接口芯片的小体积,自然是没有办法处理太大的信息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依靠硅半导体芯片去实现知识灌输技术与虚拟世界技术,难度直接拉高到了极限。

留给林峰惟一的路,就是使用碳纳米管芯片来充当脑机接口芯片的核心。

当然,在这其中脑机接口芯片还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就比如能源问题就十分严重。

毕竟脑机接口芯片肯定是需要能源来维持运转的,这能源并不能依靠传统的三元锂电池或者磷酸铁锂电池。

因为这两样东西可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都有自燃案例。

这些案例里,磷酸铁锂电池的自燃次数虽然少一点,但依然存在自燃案例,只是自燃概率低一点而已。

考虑到未来可能每一个人都植入脑机接口芯片的情况下,这两个电池自然是不可以接受的。

毕竟这东西植入到大脑里,一旦发生自燃事件那就是想救都没有办法救,只能等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星途科技的脑机接口芯片又如何能卖得出去呢?

所以脑机接口的能源也是一个大问题,不解决能源问题,那脑机接口芯片就是个奢望。

可以说想要研发出一个能支持知识灌输技术与虚拟世界技术的脑机接口芯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研发这东西的难度,可不比从零开始研发攻克10纳米芯片生产线容易多少。

不过再难也要研发,就算研发不了,不是还有升级面板吗?现在林峰要做的,也不过是弄出一个可行的初代版本去宣传。

然后攒够经验值去升级出更强的第二代脑机接口芯片。

最终想办法解决第二代脑机接口芯片的制造难题,让它能大规模量产。

当然,谈这些终究还是太远了,林峰与星途科技依然还需要努力。毕竟就算是想要弄出初代的脑机接口芯片,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转眼间2016年就这样过去了,时间来到了一年后的2017年9月25日。

在这一天,星途科技发布了世界第一例脑机接口芯片成功植入人体的公告。

在这公告里,星途科技还正式邀请了全球的各大媒体与相关专家。

邀请他们在10月1日大夏国庆之时前来星途科技总部,见证第一例脑机接口芯片的实验测试。

这新闻一出,直接轰动了全球媒体,也将全球无数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毕竟星途科技自从立项研发脑机接口芯片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星途科技也是时不时发布出一些重要科研成果。

比如使用单壁碳纳米管线制造的生物相容柔性电极。

有了它可以避免‘往豆腐里插筷子’,大规模损伤大脑细胞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会引发人体免疫反应等等。

再比如星途科技研发出了超微型的碳纳米管超级电容。

有了它,从此不用担心脑机接口芯片的电池会爆炸自燃等现象。

可以说这些时不时出现的重大科研成果,成功吸引了全球无数人的关注,保持了脑机接口芯片的热度。

此时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星途科技的脑机接口芯片终于要进行实验。

一年多时间累积的期待终于要出结果,那些一直关注着脑机接口芯片的人们可是相当的激动。

就是不时常关注脑机接口芯片的路人网友们,当他们知道脑机接口芯片要进行实验测试的时候。

他们对于这件事也是保持了相当大的关注力度,决定按时观看直播。

毕竟这可是知识灌输技术与虚拟世界技术诞生的基础,足以改变世界的脑机接口芯片实验测试啊。

所以此时全球的注意力,全都投注到了这场实验测试上面。

在这其中,许多海外记者自然是先行一步,提前来到了大夏湛城,而不是等实验测试的前一天才过来。

毕竟脑机接口芯片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发的故事等等可都是全球百姓关注想知道的。

也因此,全球许多记者提前来到了大夏,来到了星途科技所在的城市。

其中自然包括了上次过来大夏,报道了大夏百姓生活模式已经悄然进入到人工智能社会模式的约翰·彼得。

“没有想到时隔一年多,我还会再次回到这里。”

约翰·彼得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有些感慨唏嘘。

谁能想到星途科技竟然再次弄出了一个全球百姓关注的大新闻呢。

在这样的万众期待下,他这个记者老将自然是再次来到了大夏。

“上次在湛城的街头,发现大夏百姓的生活正在转变为人工智能社会模式。

这次就逛逛整个城市在这一年时间里的变化吧。”(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