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李龙的野望

3天前 作者: 羁中马
第821章 李龙的野望

李龙开着吉普车从山里回来简单在大院子休息了一下,下午就去了四小队。

吉普车先停到了老马号,熄火下车,李龙提着一些东西进老马号去看罗教授他们。

大学生们在地里折腾着什么,吉普车到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不过没过来。

老罗叔他们在院子里各忙各的,有给牲口喂料的,有清理棚圈里草杆子的,有的已经把羊放出去了,还有的在准备晚上的饭。

李龙一一和他们打招呼后,就去找罗教授。

罗教授正在腾出的实验室里面,拿着铲子往一堆泥土里拌东西,这个动作就让李龙有点意外。

“是不是觉得我们搞实验都应该精细一点,穿个白大褂搞个试管呀,烧杯啊什么的?”罗教授看到李龙的表情,笑着问道。

“是啊,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们搞农学,特别是土壤研究这方面的,搞不了那种精细活,”罗教授一边办一边说,“这盐碱地的改良,特别是测土施肥,他不是用一点点土能搞出来的。虽然这一片地的盐碱情况大致相同,但是我们从一块地取十几个点位的土壤样本来看,还是有所区别的。

你在这一片土地施肥,总不能东一片西一片都分开施不一样的肥吧?所以要取一个均值。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这个均值的量测出来……”

“没事,你们按你们的思路搞。”李龙也是半懂半不懂的听着,然后说,“前段时间我在山里帮着牧民翻修冬窝子,后来又搞抬把子的的事情,所以就没过来。今天过来给你们送些东西,看看你们还需要啥,我到时候到县里去买。”

“我是没啥需要的,都挺好。”罗教授笑着说,“我那几个学生倒是应该有点需要的。待会我把人叫过来,你问一问。”

“好好好。”李龙应了一声,“要不要给他们放个假,带他们到县转转?虽然这个县里的情况不比乌城,但肯定是要比村里强的。”

“也行,不过明天吧。”罗教授想了想说,“今天这都下午了,赶到县里待不了多长时间。我待会给他们说一下,想去的话明天一早看你能不能把他们带到县里去转转。”

“好。”

既然是罗教授去给学生说,李龙也就没有在这里多呆,去看看老罗叔被养的野猪马鹿和狍鹿子,然后便开着吉普车去了谢运东那里。

谢运东上午跟着大卡车回来,这时候正在家里休息。

听到吉普车的声响,他急忙起身出来开门,正好和下车的李龙打了个照面。

“运东哥,我过来把咱们这一组的抬把子的账给结了。”李龙开门见山的说,“我把钱的总账给你,然后你跟他们一个一个对账吧。”

“行啊。”谢运东笑着说,“那这个人情我就落下了。”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谁都知道编抬把子的活是李龙揽的,谢运东其实落不下什么人情,反倒容易挨骂。毕竟管人的是他,管人的活还是挺招别人埋怨的。

“落啥人情啊,你不被别人骂都不错了。”李龙笑了笑说,“给你算的时候,把我大哥的那一份去掉,我待会去给他送钱。”

“行。”

两个人都掏出自己的本子,对一个总账。

“运东哥,你这边的总数是一千四百二十二个,去掉我哥的一百四十八个,还有一千二百七十四个。台把子是五块钱一个,就是六千三百七十块钱。”

“嗯,我算一下,一四二二减一四八,对,就是一千二百七十四个,再乘以五……六三七零,对的。”

“我给你六千五百块钱,那一百三十块钱就是你的管理费。”李龙去吉普车那里把自己的背包拿过来,从里面取出一沓沓的钱来给谢运东点出六千五百块钱。

去年编抬把子的时候,李龙就说过,让谢运东管人,是会给他工资的。

让人干活肯定不能白干,谢运东接过这当钱,笑着说:

“我这半个月的工资可真不少。”他也没有推辞。

跟着李龙干,他也摸透了情况,该拿的钱就拿着,该出的力也别藏着。

“运东哥,那你先休息,我再去找海军。”李龙提着包说道,“我估计咱们这些从山里来的人,都在想着啥时候能拿到钱,今天我得把这些钱发到位。”

“好好好。你先去忙你的,我待会儿就去给他们一个个送钱去。”

李龙开着吉普车先来到了大哥的院子。到院子后他看到老爹老娘大哥大嫂都在。老爹老娘在拾网,大哥坐在院子中间的板凳上,脖子上围着一件衣服,大嫂在用推子给他理发。

这时候普通农民很少去理发店理发。总有邻居家有推子的,去借一个,然后自己就把头发理了。有理的好的,也有理的一般的——这时候的手动推子用不好会夹头发,那也只有忍着。

李建国家里是有一把推子的,家里人的头发包括以前李龙的,都是由大嫂梁月梅来给理,梁月梅的理发技术还不错,至少李龙以前没被夹过头发,也不像有些孩子,那脑袋被家长理的跟狗啃一样——曾经梁月梅没时间,娟给李强就理过,然后到学校就被笑话了。

“小龙过来了。”杜春芳看到小儿子子后挺开心的,“也是才从山里回来吗?这些天可就累坏了吧?”

“我还好,开着车到处跑,没啥累的。我大哥是真的累,天天在那编抬把子,你看手和脸都熏黑了。”李龙笑着说。

“习惯了,习惯了。”李建国不能动,只是开口说话,“大家都差不多。”

“我嫂子也够辛苦的,”李龙把包接下来说,“地里的活可不好受,天热了吧,反正现在让我干,我是干不来了。”

“那有啥,站在这儿日子有奔头,干活也有劲。”梁月梅一副理所当然的说,“干了到年底就能挣到钱,比以前大锅饭时候好多了。”

“我过来是给我大哥送钱。”李龙从背包里取出一沓钱,左右看了看,“大哥大嫂,我给你们放屋里了啊,放到五斗橱上面,这外面放着扎眼。”

“行。”李建国应了一声。

李龙给大哥那里放了一千三百五十块钱,凑了个整。

他这边吉普车停下来没十分钟,陆英明就过来了。陆英明的头发都没理,简单洗了洗,还没干,能看出水印子,脸上胡子倒是刮干净了。后面跟的陆大嫂,陆大嫂嗓门依旧很大:

“娟他妈,待会你理完了,推子借我用用,我给铁头他爸把头发也理了。”

“好,这边马上就完了。”梁月梅边理边说。

“活干完了。干活的时候觉得过得咋那么慢,这一干完才觉得,嘿,咋一眨眼这半个月就过去了。”陆英明在院子里拽了个木头墩子坐下说,“太快了。”

“陆大哥,你们编抬把子的钱我交给运东哥了。”李龙从屋里出来,看到陆英明,便对他说,“待会他就一家家找你们结账发钱。”

“那慌啥?”陆英明笑着说,“最后这一车抬把子,你和供销社那边账还没结吧?”

“那没事,反正我是供销社的人,社里也不可能拖着我的账不结。”李龙说的,“咱们队里不少人都等着用钱呢。你们聊,我现在去到海军那把帐结了。”

“行行行,你忙你的吧。”

李龙开着吉普车离开,杜春芳嘟囔着:

“这着急忙慌的,还没说两句话就走……”

“那不是你家小龙有出息,忙啊。队里多少人想像他这样忙,没那个本事。”陆大嫂笑着说,“那么多人指着他挣钱呢,也是你家小龙负责任。那要是不管不顾的,把这钱拖三五天,也没人敢当面说。”

有人夸李龙杜春芳就很开心,刚才的那点不高兴也就消失了。这边陆大嫂已经盘算着等拿到钱后怎么用了,她虽然八卦,却也没问李建国结了多少钱。这边是李龙本家人,拿的钱肯定不一样,这个大家都能想到,也不会去问。

李龙到了许海军家里,看到许海军正在院子里整修他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看着李龙从吉普车上下来,许海军主动说:

“我这车子好些天没上油了,链子有点干,骑上咯吱咯吱响,我把油上一下。”

“你没去老马号看看?”李龙半开玩笑的问,“动作挺快的,我看你头发胡子都收拾完了。”

李龙的话说完,让许海军脸红了。 李龙还有些奇怪,自己只是说一句,他脸怎么就红了?

随即李龙反应过来,这许海军把头发胡子收拾完,现在整修自行车,待会肯定是要去老马号吧?

看破不说破,李龙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还是拿出本子说:

“我过来是给你们组结账。来,咱们算算你们五个人编抬把子的钱。我就不跟他们一一结了,和你结一个总账,把钱都给你,你给他们一个个去结。”

“好。”看女孩子重要,收钱同样重要。许海军站起身来,从横拉在院子里晾衣服的铁丝上拽下一条毛巾擦了擦手,然后去屋里取了一个本子出来。

李龙把先前自己的那个本子拿出来,等许海军翻开本子后,便说道:

“我这里记的数字,你们五个人这些天一共编了六百一十七个合格的抬把子,一个五块钱,就是三千零八十五块钱。你看数字对不对?”

“对对对,没问题。”许海军扫了一眼,点点头说。

李龙瞄了一眼他的那个本子,上面已经把总数和钱数都算出来了。

准备工作做的挺好。

“我给你三千一百五十块钱,”李龙一边掏钱一边说,“多出的六十五块钱,是你的管理费。”

“管理费?”许海军有些意外。

“就是管理费,你们五个人出来办事干活,这些人需要你协调,你来管理他们,不让做那些出格的事情,费心费力的,那肯定要给管理费。”李龙也是公事公办,反正是最后一次,明年也不组织这样的活动了。

“嘿,小龙,”许海军接过钱,一边数一边感慨的说,“以前我对你是不服气的,我觉得你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抓住了好机会,运气好才发展成现在这样。我觉得要换成我,我有这么多机会,也能干成。现在看来我是想多了,就给管理费这一个事儿,我就想不到。

我跟你说,曾经我还想过从供销社那里看能不能把编抬把子的这个活给撬过来一部分我带人单另干,现在算算我这个人也算是够卑鄙了。

你这么信任我,我差点背后给你一刀,说实话,我这真有点不是东西了。”

李龙没想到许海军竟然自曝其短,把这些事情都说出来了。

他能感觉到许海军说的是心里话,挺有感触。

但说实话,许海军的这些所谓威胁,背刺,真的伤不到李龙分毫。

俩人已经不是在一个层次上了。

李龙开玩笑的说:

“没啥,想多挣点钱嘛,不寒碜。这玩意本身就是谁的能力强,谁来干。我得提醒你一句,你也别费这个心思了,从明年开始,编抬把子的这个活就没有了。

就冲你今天说的这些话,我跟你说,你也可以仔细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干呢,就收一收心思,收一收野心,我能给你指个有稳定收入的活。

当然就冲咱们队目前的形势,在队里干也是会有很好的前途的。这事情你得自己考虑。”

许海军是个人材,今天也算是对自己坦诚相待,所以李龙想着如果能把他拉过来,给自己干活也挺好的。

自己在外面有好几摊的活,需要有人来打理。信任的这些人中,无论是陶大强还是谢运东,又或者是梁大成,他们心思主要还是在队上,并不想出来。

让他们出来干活,特别是陶大强和谢运东,拖家带口的还真不太愿意。

这也很正常。这时候队里人大部分的想法其实是和李建国差不多的,反正在队里就能赚上钱,地里产出来的粮食也够吃,一家人守在一起过日子挺好。

出去干,除非像顾晓霞那样成为国家干部,或者像李安国那样成为国营单位的正式工人,那算是光宗耀祖脱离农民阶层了。否则的话,做买卖、打工或者当个学徒啥的,他们还真不一定能看上。

手里有点钱了,眼光和追求就不一样了。

可能北疆这种特殊的地域,让四小队的人在这个年代和其他地方想法不一样。

李龙的话让许海军陷入了沉思,李龙也没管他,让他在本子上签了字,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梁文玉那里比较简单,除了编抬把子的钱外,李龙又给了他一百块钱的管理费。

梁文玉还略有些不好意思的不想要,李龙让他大大方方的收了。

“明年没有编抬把子的活了。还想要挣钱的话,到八九月份,如果你闲的话,就组织人开拖拉机找地方去割芨芨草扎大扫把。”李龙说,“扎大扫把这个活至少能持续十年,每个大扫把三块钱,本钱最多一块,扎的熟练了,也赚的挺多。”

梁文玉以后肯定是有出息的,李龙目前所做的只是推他一把,让他提前把人脉聚拢起来,把家里的情况搞好一些。

“能扎大扫把挣钱的话,割芨芨草不是很简单嘛。”梁东楼对这个话题挺感兴趣的,“扎大扫把的这个活我可熟。一天不说扎十把,扎个七八把是没问题的。”

“梁叔,我的要求可严,这个文玉知道。”李龙一看梁东楼想要参与,立刻往详细说,“要用红柳条子绑边,要不能掉芨芨,杆子也要两米长——不过只要扎出来合格,扎多少我收多少。”

扎芨芨草大扫把这是个长寿产业,能从现在一直干到四十年后。

现在李龙又凭借着高标准严要求和超乎一般的质量,把本地的清扫产业给占领了,堵住了外来竹子大扫把的垄断,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

这个产业在竹子扫把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都没断茬,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养活了不少手艺人,也让不少人致富成了中产。

现在竹子扫把的统治地位还没兴起就被打断了,李龙觉得可以好好搞搞,趁着现在产业化、品牌化还没兴起来的时候占据生产的主动权,到时真到市场化了,自己这边有先发优势,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哪怕不是为了发展,就只为多赚几个钱,他也想着能拉着梁文玉他们一起干。反正那时候农闲,梁家又有拖拉机,去割芨芨草有优势,梁东楼又会扎,这不就齐活了?

从梁家出来,李龙算是一身的轻了。编抬把子的人的钱都给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利润了。和供销社结了两次账,这最后一次他原本不急,但反正下午闲着没事,干脆就又跑到供销社。

供销社这边,李龙见了李向前之后,就去了财务那里。库管已经把这一次的入库单交到了这里,李龙签字领钱就行。

供销社这边动作也快,拉回来的抬把子甚至都没卸车,当天李向前就让司机拉去了州联社那边——反正是自己这边库管验收的,质量肯定是没问题。

李龙把最后这一批一千四百零几个抬把子的钱领了,一万多块钱,这就都是自己的了。

眼下现金流充裕,李龙有种想做点啥的冲动。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把钱攒一攒,留着买大马力拖拉机吧。

从眼下来看,他前三年赚的钱,可能不如今年一年赚的钱多。

但即使如此,想要买一台大马车拖拉机,就今年这赚钱的速度,还不一定够。

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加上配套的设施,哪怕去掉农机补贴的那百分之十三,那也得三十多万。

厉害是真厉害,贵也是真贵!

两世为人,李龙都没习惯贷款买东西,所以他打算提前先把钱攒够。

说实话,在全乡甚至全县能够买第一台大马力拖拉机,那钱真就会跟流水一样过来——想想吧,和现在东方红七十五那时速不到五公里的犁地速度相比,1024、1254、1504那样的大马力拖拉机,一天一夜犁四百亩……一亩地犁地费用到时就按十块钱,那……

算不过来了,好多啊!

李龙记得下一世纪初,大马力拖拉机刚兴起来的时候,犁地的费用已经到了十六到二十,问题是农民种地可不光要犁,还有切、耙等。播是不用播,但就这三项加起来,一年收回成本是很轻松的。

毕竟到最后,种完地,一套犁、切、耙下来,一亩地有五十有七十的,光四小队明面上的地就七千亩——这是多少钱?

这就是机械化时代。

但这还不是终极的。一台采棉机要两百万——得干多少年才能买到?(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