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015-08-17 作者: 因真实而感动
第22章

血!

刚想哭,却见母亲眼露凶光,孔亮马上吓得连哭都不敢哭了。心里很失落,孔亮走出家门,漫无目的地游荡着。

村外的石桥伤痕累累,依稀可见车轮碾压过的印痕,桥中央两道狭窄的石槽如蛇行般爬上桥面。石板铺就的桥面断边少角,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幸好缝隙间有几株梅花从旁伸出,虽然纤细瘦弱,但却为石桥增添了几分生气。

一条长满杂草与青苔的小沟里,静静地躺着三把因多余而被人遗弃的秧苗。秧苗真可怜,嫩绿的苗稍变黄了,肥壮的杆茎也被沟水渍泡黄了,泡蔫了,过不了几天,就会枯死、腐烂、发臭。

此情此景让身体羸弱,内心孤独的孔亮脸上刻满了忧伤,一颗本就千疮百孔的心也仿佛在瞬间被千万把大锤狠狠地打砸,痛!钻心的痛!

雪花从天上轻轻的飘下来,落在脸上,微微一阵凉意,然后温柔的融化了。晶莹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落在了身上,落在了额头上,止不住的鼻血也一滴一滴地落在了雪地上。两眼汪满泪水,望着这个素白的世界,孔亮任由鼻血直流。黄昏时的金色光线泼洒下来,铺了一地,孔亮一个人傻呆呆地坐在那里哭。

岂有此理!

雨后的终南山,云海奔潮,恍若仙境。河面跳动着一点一点的光,黑的水,白的光,稍一恍惚,全没了。蜻蜓飞向河面,尾巴点在水上,荡起细纹,刹那间河水老了一老。

日子没有边际和遮拦,绿茵被扯进了人的目光。宁静而神秘的光线照射下来,让人感到愉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得音乐长相伴,便是人生好时节。音乐在我的血液中流淌,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洁白如玉的纤手在筝弦上跳动着,《彩云追月》那优美的旋律曼妙地在空气中舞动。

小眼睛、八字眉、大板牙,看见康履的人都想哭,因为他的脸长得实在是太像某个人的屁股了。不仅外形不过关,而且内心阴险,城府极深,让人防不胜防。

康履殷勤地道:“皇上,你吃这个,这个是金瓜小米炖辽参,因为它用的是上等的长白山老山参,所以最能补气;还有!还有这个是上好的霜极和牛,其中的牛肉入口即融;看!这个是四品贡丸,它是选用上等青虾和黑鱼做成的;对了!这个是‘脆肉鲩鱼’,它来自广南东路一带,由于鲩鱼都是用豌豆喂养长大的,因此十分难得!”

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高宗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就在介绍的功夫,餐桌上又新增了雪花肥牛粒、咸骨白菜汤、东坡肉、腐乳呛虾等一百零八道珍馐美味,而这些便是高宗皇帝的午饭了。

贵有贵的好处,便宜有便宜的优点,所以在伙食方面,高宗一向讲究精益求精。

其中东坡肉相传是北宋苏东坡所创,它选用了整块精五花肉,再加上葱、姜、料酒、白糖、冰糖、花雕酒、香醋、味精、八角、桂皮、小茴香、陈皮和红曲米等原材料制成。做时,先用小火熬制,再用大火焖炖,前前后后得用两天功夫。

因为工艺极为繁杂,所以做成后的东坡肉红亮诱人、半肥半瘦、糯烂不腻、酒香甘醇,真称得上是色、香、味、形一应俱全,一看就能让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环视了一下,高宗发现饭桌上有一道“年年有余”的菜十分特别,它是用二两米饭、少许盐、番茄酱和红豆沙以及小黄瓜半根、菜心、火腿肠、螺丝粉为原料,做成的池塘小景。

只见盘中两条用米饭做成的金鱼栩栩如生,旁边又用菜心作为水草,同时再用切成丝的黄瓜扮成水生植物,而最绝的则是用切片火腿肠做成的水池,它使所有的这一切都显得妙趣横生。

高宗生平还从未见过如此有创意的一道菜,他当即伸筷子去夹,但却怎么也夹不到。高宗用手指了指“年年有余”,意思是让康履夹过来给自己尝一尝。不知为何,康履忽然脸色煞白,仿佛被死神追逐的他哆哆嗦嗦地走了过去。

“皇上,依奴才看!你还是吃这个吧,这个叫‘心花怒放’它是用雪莲花和猪心经过慢火炖煮的,两种味道相互渗透很有进补的功效。还有这个‘乌灵参炖鸡’是用上好的乌灵参加上鸡再用文火清炖的,最能补气健脾、养心安神。”康履想改变高宗的心意。

生活总是无法尽如人意,更不可能动不动就福临门。就算是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烦,是时候换换口味了,高宗摆了摆手,仍旧用手指着“年年有余”。

他固执己见地道:“少废话!赶快给朕把菜盘子端过来!”

康履见他执意如此,无奈之下只得遵旨照办。心中大惊,康履额头上的冷汗越来越多了。

太监虽然没有根,但却有脑子,紧急情况下,康履想出了一个高招。菜盘子端到了高宗的跟前,高宗正想去夹,没料到康履一个喷嚏正好打在了“年年有余”之上。

“皇上息怒!皇上开恩!奴才该死呀!”康履赶紧低头认罪。

小意思,不值一提,终宋一代,虽然出了不少贪图享乐的昏君,但却从未出现过暴君,高宗为人更是宽厚明事理,性格比较随和的他毫不在意。

高宗无所谓地道:“行了!朕不怪你了!其实真的没什么!你起来吧!记得去看太医!”

康履千恩万谢地道:“谢皇上!谢皇上恩典!”

康履刚一站起身,就被眼前的情景吓得魂飞魄散。原来趁他一个不注意,高宗将筷子伸向了一盘用优质面粉和红豆沙做成的红豆金鱼饺。细细地咀嚼着,越嚼高宗的表情越古怪,忽然,他扔掉了筷子,然后又一脚踢翻了饭桌。

高宗咆哮道:“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菜怎么是生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凌迟了你!”

竟然拿村长不当干部,高宗很愤怒,真的很愤怒。先前权倾朝野的岳飞不拿自己当回事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连康履这个不男不女的死太监也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这可触碰到了他最敏感的神经,一向仁厚的高宗忍不住大动肝火。

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使人瘫软的恐惧袭来,康履吓得赶紧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皇上息怒!皇上开恩!奴才该死呀!奴才这么做并非有意欺瞒皇上!而是实在迫不得已呀!”康履上下牙齿在打架。

“迫不得已?你有什么迫不得已的?”高宗还是怒容满面。

“这个……这个……”要是把事情被抖搂了出来,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康履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高宗阴森森地道:“快说!否则朕现在就让人砍了你脑袋!”

“皇上,不敢欺瞒皇上!前几天,少府那边传来话:由于现在财政紧张,宫中无钱买菜,他们让御膳房将陛下您平日里最爱吃的几个菜精心做好后,摆在你的眼前供你真吃,然后其它的菜则制成半成品,放在离你较远的地方滥竽充数。老实说!现在不仅是你的饮食,就连奴才们的工资也都被拖欠好个月了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摸清了政策,又急于开脱自己的康履非常痛快,他竹筒倒豆子,全抖了出来。

不当王八不知道水深,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高宗听完后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额头上青筋暴起,高宗很愤怒。

他责问道:“没银子?为什么没银子?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康履道:“这个就得问户部员外郎孙近和少府卿王伦了!”

关键时候得有人牺牲,兄弟就是拿来卖的,康履赶紧将孙近和王伦强推出来。

高宗大声地道:“来人!传户部员外郎孙近和少府卿王伦来见朕!”

少府是宋代九卿之一,专门负责管理皇帝的供养,而户部则是专管财政的机构。孙近和王伦二人一进殿就觉得气氛不对,他们弯腰跪在地上,面色苍白,身上汗水止不住地涔涔而下。

高宗冷冷地道:“说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连朕的供奉也会缺斤少两?”

“请皇上恕微臣大胆!实情是这样的:今年陛下赏赐了不少金银给身边的太监和宫女,还有!前些日子,简王爷满月和周岁的庆典也花了不少钱,这些都导致最近宫中日子发紧!不便之处还望皇上见谅!”王伦赶紧喊冤。

“不会吧!就这么点用度也会用出现缺口!王大人,你捞油水也未免捞得太过分了吧!”高宗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王伦不卑不亢地道:“微臣绝没有营私舞弊!如有不法之举,天诛地灭!这点请陛下详察!臣如有欺君行为,甘受凌迟之刑!”

不整虚的,王伦一上来就做出了有效的保证。凌迟是古代最重的一种刑罚,也就是将犯人绑在木柱之上,然后再让刽子手用短刀将罪犯身上的肉硬生生的一刀一刀地割下来,行刑过程中犯人会痛不欲生,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千刀万剐。由于太过残忍,古往今来死于此刑的人屈指可数。

一上来就发毒誓,这诚意绝对值得肯定,更何况表情又那么到位,高宗决定不再追究他的责任。

高宗对孙近道:“孙大人,你看能不能先从户部调拨些银子出来救救急?”

“请皇上恕罪!这个没办法!”问题多多,孙近面露难色。

“为什么?”高宗觉得很纳闷。

“皇上,你也应该很清楚!北宋时,我大宋有人口一亿多,朝廷每年的赋税收入是一亿两千多万贯,而且当时全国共有二十三路,一千两百三十四县,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可是现在我大宋已经只剩下十三路七百零三县,每年的赋税收入也仅有四千五百多万贯。再加上近些年来经济又严重下滑,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正常情况下,有一千三百多万贯用于皇室开支,两千万贯用于供养军队,其他开支则只有七八百万贯。可是这几年皇上为了收复失地屡屡与北金交战,导致军费成倍增加,战争几乎耗光了国库内所有的黄金储备和国力。而这多出来的费用朝廷又无法正常消化,只能不停地用通货膨胀和增加苛捐杂税来转稼给民间,现在我朝苛捐杂税名目之多,税收之高,已经远超历代,甚至比北宋时期整整多出了一倍,百姓是苦不堪言呀!纵使如此,朝廷仍然是入不敷出,陛下可还曾记得,前年我朝刚与北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为此我大宋每年还需向北金交纳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这些还不算!另外咱们每年还得送给金朝皇帝和皇后大量金银珠宝以求平安,凡此种种,使得我大宋国库现在是空空如也呀!”孙近有条不紊地诉着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