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15-09-11 作者: 天羿
第一章

相传,人死后阴灵不散,经酆都三堂会审,那些无过无错的魂魄由鬼使引导着出了鬼门关,送上黄泉路重入轮回。在黄泉路尽头有条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迷津名为忘川,忘川河上有座桥,就是大名鼎鼎的奈何桥。这是投胎转世的必经之路。桥上有一位皓发如银的老婆婆,每天坐在桥头的望乡台上熬一锅浓浓的汤,她自称梦婆,她所熬的汤,就叫梦婆汤。【后来以讹传讹谐音成了孟婆。】所有阴魂由此桥上经过都需饮一碗孟婆汤,忘记前尘旧事,才能由此岸到达彼岸,开始新的人生。

最初,一直是孟婆独自在奈何桥畔熬汤,阴魂们自觉排队领汤过桥。遇到人间战乱灾荒年间,阴魂的队伍常常排到酆都城,孟婆没日没夜独自操劳,连巡查的鬼使都替她辛苦。可是孟婆又拒绝鬼使的帮助,总是独力支撑。忽然一天,一个穿着淡相传,人死后阴灵不散,经酆都三堂会审,那些无过无错的魂魄由鬼使引导着出了鬼门关,送上黄泉路重入轮回。在黄泉路尽头有条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迷津名为忘川,忘川河上有座桥,就是大名鼎鼎的奈何桥。这是投胎转世的必经之路。桥上有一位皓发如银的老婆婆,每天坐在桥头的望乡台上熬一锅浓浓的汤,她自称梦婆,她所熬的汤,就叫梦婆汤。【后来以讹传讹谐音成了孟婆。】所有阴魂由此桥上经过都需饮一碗孟婆汤,忘记前尘旧事,才能由此岸到达彼岸,开始新的人生。

最初,一直是孟婆独自在奈何桥畔熬汤,阴魂们自觉排队领汤过桥。遇到人间战乱灾荒年间,阴魂的队伍常常排到酆都城,孟婆没日没夜独自操劳,连巡查的鬼使都替她辛苦。可是孟婆又拒绝鬼使的帮助,总是独力支撑。

忽然一天,一个穿着淡红衣衫、头上扎着丫角的小姑娘出现在望乡台。她满面甜笑接过孟婆手上的碗,手脚麻利的盛汤,阴魂少的时候就去忘川提水,烧火。孟婆也笑吟吟的看着她张罗,并不问她是谁,从哪里来。

望乡台上没有日夜,天地间一派混沌,自然无从得知时间。过了不知道多少日月,孟婆对小姑娘说了第一句话:“你就叫般若吧。”小姑娘对孟婆甜甜一笑,清脆应道:“是,婆婆。”

孟婆寂寞惯了,般若像朵解语花伴在身边。她爱笑,好在话不很多,总是忽闪着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听孟婆解说。

绝大多数魂魄出了鬼门关世事就遗忘了大半,只有很少一部分神志清明。遇到站在望乡台上恋恋不舍的魂魄,她总要上去安慰一番,听他们讲生前的故事。

孟婆发现,无论多悲惨的故事,般若听了都报以甜笑,等阴魂讲完之后,亲手捧一碗汤喂给对方喝:“喝了孟婆汤,诸事皆遗忘。喝了孟婆汤,来世喜洋洋。”般若的笑容有种奇异的魔力,任谁看了都不自禁地开心起来。

有一天,般若去河边提水,远远看到一个阴魂站在望乡台上远眺。看身形高挑修长,半透明的魂魄竟散发着淡淡的微芒。般若听婆婆说过,只有福德深厚或有仙资的人死后才有这样的形态,转世投胎定是福禄双全,有帝王之份。她来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阴魂。

般若提着水回来,旁的阴魂都浑浑噩噩过了奈何桥投胎去了,只有那个阴魂依然站在望乡台上默默眺望。“婆婆。”般若把水续进锅里,大眼睛忽闪着看着那个魂魄。孟婆淡淡道:“他不想喝这汤。”

般若放下水桶,默默坐在婆婆身边,双手托腮看着那个阴魂的背影。天下太平,阴魂的质量明显提高,神志清明的阴魂总有诸多放不下,因此近来常有这样的事发生。不过,只要告诉他们不喝汤的后果,那些阴魂无一例外都不再坚持了。这一次,这位阴魂大约也会如此吧!

“婆婆,要不要我给他送一碗汤过去?”般若扬起笑脸。

“不急。”孟婆的语气依然淡淡的。般若便不再多说,提着水桶自顾去打水。几趟来回,那个阴魂依然站在望乡台上眺望着什么。般若好奇地看着他,她道行尚浅,需到阴魂身畔才能看到阴魂眺望怀恋的景象。若是平时,她早跳了过去,这次孟婆态度含混,她不敢造次。

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一拨又一拨的阴魂从桥上走过,阴魂始终保持着眺望的姿态。般若又去提了三次水,那个阴魂的身形似乎变的淡薄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