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事儿大了

2015-10-14 作者: 千琼
第三二五章 事儿大了

景王府的金库里到底空没空,不等抄家外人是不会知道的。而且,就算真的下了皇命查抄景王府,兴元城的平民百姓们也不会得知具体详情的。

不过,就算得不到结果又怎样?好不容易度过了两年惊惶恐惧的战乱,此时王府分金银这件事情,便成了人们转变情绪和注意力的最佳寄托。就算刘曜并没有要将事情传开的意愿,这件事还是迅速传遍了整个兴元城,并呈辐射状迅速的传出城去了。

于是,不等府衙接到圈禁王府的命令呢,景王世子分家财的事情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岭南郡了。然后,事情就开始有些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事情的导火索是从一个书生身上引出的。当消息在整个兴元城全面传开的第二天,某一家饭馆中,几个二流子小混混聚在一起拿这件事当谈资,期间对那位景王世子各种讥嘲讽刺,言语间颇有不敬,甚至含糊夹带着某些十分不和谐字眼。总之,对于景王府的败落和那位“柿子爷”的糟糕境遇,这些小痞子完全是喜闻乐见的态度啊。

主要是,这几年那位世子爷,对兴元城里各种非法小团体的打压实在太重了。像他们这样的小痞子想要收个保护费,混个零花钱什么的,都得小心再小心,就怕传进那位的耳朵里。否则的话,就得跟衙门牢狱里那几百个同道前辈去做伴儿了。哦,听说如今牢狱里也不安稳,虽说有狱卒看着,但犯人太多也不好管。于是现在兴什么犯人自管,有几个老大都快混成狱霸了……

这样的情况下,景王府的败落怎么能不让这些小混混们嬉笑开颜呢?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老天开眼啊!

然而,他们这样的态度却引得别人看不过眼了。坐在邻桌的书生,一怒之下摔了茶碗,拔出佩剑“当”的一声,就将一位正在“嘿嘿”阴笑的小混混手中筷子一斩成四节。

“尔等如此恶意对待救命恩人,实在枉为人也!某这便替天行道,将尔等国之蛀虫灭之!”说着,这位书生又是“刷刷”几剑,转眼将小痞子桌上的酒菜砍成了一片狼藉。

幸而这位书生并非剑道高手,得以让饭馆掌柜和小二在他造成流血事件之前,将那把剑从他手上抢了下来。然后,这件事便闹到了衙门里。

底下的官员们见此事又牵扯到了景王府,顿觉不好审,便又找到了首府大人。谁让他是新来的呢?

首府大人无法只得来亲自提审。待他坐上官位,一拍惊堂木镇压下那几个哭爹喊娘乱告状的小痞子,便直接对直挺挺站在堂上的书生道:“你既然敢上堂而不跪,想来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国法律规应当知晓。国法有令,不得当街无故伤人,你身为士子却明知故犯,当重罚。你可有不服?”

书生对着首府大人长揖一礼,而后道:“大人所言,某无有不服。只是他们几个大庭广众之下,便对景王世子大人口出不逊,大人又当如何?”

首府大人嫌恶的瞥了那几个小痞子一眼,扔了令牌对两边衙役道:“敢对岭南郡王府世子口出不逊,以下犯上,乃是重罪。拉下去,关进大牢,十年后再放出来吧。”

小痞子们傻了,顿时声泪俱下的喊冤起来,可还是被孔武有力的衙役们拖下去了。

那位书生见状满意的一笑,对首府大人再施一礼道:“大人真乃当代青天也,某钦佩之。还请大人判罪,某甘愿领罚。”

处置几个小混混就成了当代青天的首府大人摇摇头笑了笑,又扔下一个令牌道:“认错态度挺好,那便从轻发落吧。二十杖刑,领完了就回家去吧。”

首府大人正了正官帽,没去管愣在原地的书生,一甩袖子背着手就走了。走了几步他又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官案上作为证物的那把剑,对傻眼的书生说了句:“真想报恩就多动动脑子,光会砍人没用,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摇头叹息着,首府大人一步三晃的走了,只留下一位瘦弱书生立在大堂上,双眼流露崇敬的光芒盯着他的背影不放。

“行了,别看了,快滚吧。”

捕头的提醒声惊醒了书生。

书生诧异反问:“可以走了吗?杖刑呢?”

捕头摇了摇头,叹息:“真是书呆子。”

然后,捕头手一挥,重重的一棍子就打在了书生单薄的后臀上。

挨了一棍子的瘦弱书生一瘸一拐的出了府衙。然后,兴元城里又重新开始流传出两年前大皇子造反时,众位官员们弃城逃脱之事。这些事本来已经是过气的消息了,可此时拿来与景王府败落的事情放在一起,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初为了逃命弃城的官员们,如今都能仍旧安之若素的回来继续当官的当官、发财的发财。怎么那时不顾前线危险,拼死守卫岭南百姓的世子爷和王府的五老爷反而却要被问罪了呢?这不应该啊!就算王府庶子做了坏事,那也跟世子爷、五老爷无关啊!若没有他们顶在前面誓死守卫岭南边城,等到了朝廷的援兵,朝廷能这么快把大皇子打败吗?

有些时候,很多事情就怕百姓们被舆论引导。特别是当人们自觉占理的时候,舆论的引导将会使人变得疯狂。

兴元城,不,是整个岭南郡的百姓们突然都团结起来了。先是十几个志同道合的书生聚团给景王府送了一块大匾,上书四个大金字“忠君为民”!

刘曜这两天正窝在家里陪媳妇,真没注意外头短短两三天就发生了这么多事儿。于是,接到匾时,他脑子还挺糊涂的。待他抓住一个书生问人家到底怎么回事时,一群书生一齐对他长揖到底,行了大礼,同时齐声高喊:“世子爷大恩,王府大恩,岭南书生此生谨记在心!”

刘曜稀里糊涂的送走了众书生,想了想总觉得有几分好笑。最后摇了摇头,让人去把匾挂在了景瑞堂正中央。

没等他弄明白事情怎么回事呢,第二波人又来了。这回来的是一群富家家主。虽然这次领头的就只有几个人,但看声势显然这些人只是代表。当然,这些人后面还跟了一大群看热闹的普通人。刘曜大略看了看,王府门前大街都被堵满了,估计上百个围观众得有了。

没等刘曜问,那几位家主便直接跪拜在地,高声齐喊:“世子爷、王府守卫吾等家园之恩,吾等铭感五内。吾等在此向王府敬上金身佛像一尊,愿佛祖能够庇佑世子爷平安喜乐、庇佑王府洪福齐天。”

看到为首之人敞开手中捧着的木盒露出那尊金佛,刘曜心中咯噔一下:事儿闹大了,这是谁要害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