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收购

2016-01-29 作者: 巴南郎
第62章 收购

“比如我们收购一家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最好是地处城区、规模不太大的企业,然后进行转产,整体搬迁到开发区。在公司下设一个二级房地产子公司,把被收购企业所遗留地盘,开发成商品楼盘出售。这块利润远大于收购企业和安置工人的费用。如果能收购一家相关的企业,更是立马就有现成的熟练工人可用,至少培训费用会大幅度降低。”

慕少康有些顾虑的说:“听起来的确不错,只是目前镇上的楼盘销售,貌似不怎么样啊!”

慕少康扳着指头说:“农机厂、氮肥厂效益还可以,罐头厂效益一般,还过的去,日子难过的是毛纺厂和白酒厂,产品滞销,资金困难,银行的贷款都还不上,职工半年多没发工资了,两个厂的人都到镇团体和县团体闹过好几次。”

薛皓轩眼睛一亮,说:“我的意见,我们能不能重点考察一下白酒厂。毕竟白酒厂部分现成的设备、技术以及存货都还可以利用,而且职工对今后新厂的生产操作,掌握也起来更容易些。”

慕少康想了想,说:“我看可以,现在的状况是,镇上巴不得有人来接这个包袱,厂里的工人对厂子的前景,也早已绝望了,重组的阻力不大。”

薛皓轩点头说:“生产技术方面,我找了几个熟悉酒厂生产工艺和流程的专家,来负责生产运行管理,这两天就会过来。另外还从华宇旗下借了一名熟手,来暂时管理财务,等厂里物色到合适人选后再行替换。另外,慕少这几天能不能先找辆车,行动起来方便些。”

慕少康点头说:“这个没问题的,今天到Q县我开了辆别克过来,薛总先拿去用,我家里还有辆桑塔纳2000。”

……

对于朱沱酒厂的状况,在座的镇负责人们可以说都十分了解,也十分头疼。

朱沱酒厂是一家老牌的国营企业,曾有过短暂的辉煌,过后就是连连亏损,职工人数也由五百多人变成了现在的一百六十多人。由于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工厂负责人班子思想保守,外面的销售市场根本进不去,仅守着本镇的低端产品市场上打主意,存货越来越多,堆满了仓库。

工厂停止了生产,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依赖着向银行借钱发工资。久而久之,一千七百多万资产的企业,债务高达两千多万,资产负债率超过百分之百,银行也停止了贷款,企业欠职工工资近七十万。

职工三番五次找团体出面,解决生存问题,搞得相关负责人十分为难。

这些企业的体制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严格说来也怪不到这届镇负责人的头上,但解决问题的责任却必须由他们来承担,处理解决得不好,把矛盾扩大化了,板子落下来,仍然要打在他们屁股上。

为此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还借鉴过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朱沱酒厂的痼疾在于资产负债太高,没有偿还能力;产品没有技术含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要想根本解决问题,一靠企业兼并重组,二靠产业转型升级。

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是兼并重组也好,转型升级也好,都必须依赖于团体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而Z镇目前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华宇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有意收购朱沱酒厂的消息,对Z镇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在这个问题上,组长慕邦富和队长毕忠贤难得地意见一致:只要能满足两个条件,企业可以白送,开发区也可以在好的地段以优惠价出让一块土地修建新厂,税收给予“两免三减”优惠政策,即在企业投产后的五年内,前两年免征,后三年减半征收。

这两个条件,一是全部接收或妥善安置企业的职工,二是承担该企业的全部债务。

一个把所有有用的和没用的资产全部算上,只值一千七百多万的企业,却卖出两千多万(债务、欠薪)的价格,还送出去一百六十多人的包袱,又可为镇里引进一个外资企业,增加镇里的税收,这笔生意,队长毕忠贤怎么算都是笑,自然是很乐见其成的。

镇里的一、二把手表明了态度,其他负责人自然也不会有不同意见,毕竟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毕队长立即指示,镇里相关部门一定要配合开发区,全力促成此事,迅速召集酒厂负责人班子开会,向职工进行正面宣传引导,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笔投资留在我们朱沱。

散会出来,杜立功从办公楼三楼走到一楼大厅,正打算上车回管委会办公室,感觉到包里的手机振动起来,这才想起刚才参加A组扩大会,是把手机打到了振动上面了。

取出手机一看,这是个他极不愿意看到、或者说是非常怕看到的号码,但却又不能不接。

他叹了口气,皱着眉头按下了接听键:“你好,陈主任,有何指示?”

对方的语气十分冷淡:“杜主任,电话也不愿接我的了,哪里还敢指示。”

“陈主任误会了,这不刚开完会吗?我手机一直设置为振动的,刚才没注意……”杜立功压低声音解释道。

“能抽出时间的话,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吧,有点事想给你说一下。”

挂上电话,杜立功满腹心事的重新上到二楼,走进评议院副主任办公室。杜立功以前的老负责人经贸办主任、现在的镇评议院副主任陈启明,阴沉着脸坐在办公桌前,看见杜立功进来,示意他关上门。

杜立功有些忐忑不安的望着他,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没有说话。

陈启明勉强的笑了一下,说:“老弟近来混得不错嘛,都成了慕组长的心腹爱将了……”陈启明的笑看起来太假打,脸上的肌肉都还没完全牵扯开就戛然而止了。

他用手势制止住要说话的杜立功,继续说,“你不用解释,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但是有一点,我想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不论我们处在哪个阵营,我们始终都是一起工作过,同舟共济过,有过共同的利害关系,也许今后在工作上会有一些矛盾,但我仍然希望大家都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宽容,毕竟还是同志关系嘛!”

有些话,哪怕是关着门,也是不能说得太直白的。

看见面色不佳的杜立功舔了下嘴唇,却没有说话,陈启明继续说:“老弟是聪明人,大家出来做事,总要学会趋利避祸,尽管路子不尽相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你说是吧?”

杜立功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心里想的是“妈的”,嘴上说出来却变成:“好的,我明白怎么做了!”

陈启明盯住他的眼睛,说:“有老弟的承诺,那我就放心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