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雪中同行

2016-02-02 作者: 王采瑢
第14章 雪中同行

雪还是下得很大,漫天劲舞,寒风肆虐。顾人齐的帽子被吹了下来,他又笨拙的把帽子捂上去。

容若初一沉吟,想装作没看见,毕竟自己的朋友武全刚刚向他宣战。但又一想,同在商界,看他在风雪中那么狼狈,她还是下了车,走过去。

“顾总,您要去哪儿,我送您一程吧。”

“哦,容总啊,你也早出来了,不不不,我可以自己去,多谢啊!”他很客气的感谢着。不过他又迟疑了一下,想了想说,“哦,也好,如果你现在没有其他急事的话,那就麻烦你一下,我的确是已经迟到了!”

若初亲自拉开车后门,请他坐在主座上,她坐在侧位上。顾总在商界,也算是她的前辈了,商界有商界的规矩。

“麻烦去趟颐和园吧。”

颐和园,离盘古七星倒是不远,顺着北四环一路向西就过去了,但如果骑自行车过去,的确是要费些时间的。

“我退休后,把集团配给我的车又还回去了,咱不在那位子上了,就不占着家伙事儿了。骑自行车好,在北京,每天堵得哪儿都动不了,骑自行车比开车快多了,不用交停车费,不排放尾气增加PM2.5,还能顺便锻炼下身体,哈哈哈!”

顾人齐爽朗、有点自我解嘲的说着,若初也给逗得哈哈笑。

顾人齐又说:“以前听他们讲,你绰号是地产界的冷血魔女,但是看起来也并不怎么很冷啊!”

容若初也笑了,“如果您是我的对手的话,恐怕就能感受到了。”

车窗外的雪,漫天飞卷,奔扑而来。记得很小的时候见过这么大的雪,雪花把整个未名湖包成了冰雪世界,一脚下去,厚厚的雪竟然会把膝盖都没过去。那个时候真快乐啊,堆雪人,打雪仗,滑雪,小伙伴们还造了雪房子,在里边爬来爬去。后来是气候变暖还是什么原因,冬天也就意思点小雪花,很多年竟是没有见过这样的雪景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若初轻轻吟咏了一句。

“你也喜欢诗词?”顾人齐听到了,扬起眉毛很惊诧的问道。

呵呵,她笑了,的确,像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喜欢诗词的,的确很少见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顾人齐也忍不住吟咏了一句。

“顾总,您看这大自然的风光,的确美丽,但总觉少了点什么,多了这一句半句古诗,顿觉天地意境,不尽于间。”

顾人齐兴奋起来,拍手连声说“是滴呢!”这老顾,都一把年纪了,反而喜欢用小孩子的萌言萌语。

诗歌是个奇妙的东西,因为灵犀相通,而一下缩短了古往今来的距离。若初比较喜欢跟商人谈诗歌,一则自己可以谈得随意,不需要太专业反倒受了拘束,二则文人们在一起往往谈怎么赚钱,而商人们还能坐一块儿谈文化的,那就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了。

到了颐和园门口了,顾人齐正待下车,钻出一半身子了突然又回过身来,眨着眼睛问,“我要去赴个小宴,不过简陋的很,没啥吃的,你可愿意同去?”

若初一看他那老顽童似的表情,好奇心也上来了,抿嘴笑着说,“顾总相邀,必须滴参加啊!”

他很欢喜,连忙说,“车里还有啥衣物吗,都穿上!”

她环视了下车内,并没有多带衣服出来,只有一件一位艺术家朋友按照《红楼梦》的描绘做的大红猩猩毡,送她做收藏的,尚未拿回家去,不知道他说的地方要多冷,于是把这斗篷拿出来披上了。

顾人齐站雪地里揣着手,看着这红彤彤的斗篷,一连说好好好!

沿着昆明湖侧,两人一路迤逦而去,走着走着,不但不冷,反倒有微微热气升腾。远处的十七孔桥如黑白水墨画,静卧在浩波之上,残柳冬青,皆为玉树琼枝,晶莹剔透。远望佛香阁,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沿湖走完,也就到了佛香阁,沿着山石嶙峋,拾阶而上,一直走到半山,就在朝向湖边的一侧,有亭翼然,吐纳云气。真是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亭子里坐了两个人。一见顾人齐走来,挥手大笑,“老顾,迟到了,先罚酒三杯!”

若初一看说话的人,吃了一惊,于和风!自己的老板!

这个,她不是接到信息,说他去美国了吗?怎么出现在北京这大雪中的亭子里!

看到另外一个人,她更吃惊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