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恨不成钢

2016-02-02 作者: 王采瑢
第18章 恨不成钢

父母知道若初见了沈实筑,看来是瞒不过了。

“若儿,是爸妈不好,一直瞒着你,但是,那时候你还小,爸妈不想让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丑恶。你的姐姐的确是被害的,化学系一个男生把一种叫铊的东西放在了你姐姐的杯子里,而这种东西,针尖大一点儿就足以致命。”

“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他追求你姐姐,但你姐姐拒绝了。他是农村来的孩子,家境比较贫寒,他认为是你姐姐蔑视他,看不起他,实际上,你姐姐都常常把家境不好的同学们带回家来改善伙食,怎么会看不上他,只是她志向远大,只想好好学习,不愿谈恋爱罢了,她是个有志向的孩子,她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都在未来。”

就是因为被拒绝,就把姐姐毒害了!

不可理喻啊!但是,比这更不可理喻的事情,不是每天还在发生着吗?

若初已经泣不成声了!

“他呢?那个凶手呢?我要见他!我恨他!!”

容教授沉默了一会儿,说,“当年,我们和你一样,内心充满了仇恨,恨那个孩子,恨他的家庭教育出了这样的孩子,但是,我们去了一个地方,消除了内心的仇恨,明天,我也要带你去。希望你看过之后,能平息内心。”

这夜,若初睡在了家里,自己曾经的小房间里。隔壁是她姐姐的房间,自从姐姐离去后,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改变样子,水笔里的墨水早已经干了,但是笔还放在摊开的书本上。小的时候,姐姐喜欢带着她,去精心挑来漂亮的花,夹在书里做书签,而今,干花依然在,还在书页里夹着。

第二天早上,司机载着若初和爸妈,驶在了河北一条颠簸的公路上,公路越走越窄,通向一个村里。

北方的乡村,在雪天和寒风里萧瑟着。

走到村口的时候,爸妈下了车,沿着一片田地,向着一个土坡走去,那里,一个小小的坟在寒冷中趴着。

没有墓碑,什么都没有。风一吹,尘土飞扬。几根枯草瑟瑟发抖。

“他在你姐姐杯子里放了,在自己杯子里也放了,他看着你姐姐喝了下去,自己也喝了下去。”

难道他也死了,就能平息内心的愤怒和悲伤吗?

爸爸妈妈没有说话,回过身,朝村子里走去,若初在后边跟着。

这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人家并不多,在村子边缘处,有个破落的小院子,走进去,看到墙都快塌了,是用根大木棍在顶着,窗上没有玻璃,糊了张破报纸,但也是破破烂烂的透风。

还没有进去,一股恶臭就传了出来,若初不禁捂了下鼻子。但看爸爸妈妈走进去了,她也就跟着进去了。

床上躺着一个年老的女人,身上的不知道盖的是被子,还是棉花,她嗫嚅着,似乎神智不清了。地上蹲着一个老大爷,佝偻着,在火灰里扒拉什么,似乎是一块红薯。他从灰里拿出红薯,在衣服上蹭了蹭,放到女人嘴边。但女人似乎已经不能吃什么了。

老人看到来人了,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会儿,似乎想起来什么,忙说,“教授,教授你们来了。”

于是赶紧四处找坐的地方,但是也没有什么可坐的地方。

爸爸赶紧拉住他,不让他找板凳倒水。老人很无措,想说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就只有两个字,反反复复说,谢谢。

爸爸看了下床上的老大娘,说,“怎么样了?”

“越来越重了,看来今年过不了年了。”老人拿袖口擦了擦眼睛,那袖口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了。

“教授,谢谢,我那孩子犯了大错,你们不但不怪,还每年给我们钱,要不是你们接济,我和老伴儿早就活不下去了,但是,我们这样的人,多活也无益,不如早早去了,好托生还罪。”

若初一听,不禁凄然。

走出了那个院子,妈妈说,“若儿,当初,我们是多么气愤,多么悲伤,所以,一路气汹汹跑到村里来,就为了痛斥他父母。他父母听说我们来了,早上天不亮就在村口跪着,那也是一个冬天,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你姐姐没了,我们还有你,还有体面的生活,可是,那个孩子,他是父母唯一的孩子,父母不仅把家里所有的钱给他读书,还四处借了钱,让他考上了好大学,他是村里乃至全镇第一个大学生,但是,后来,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这孩子在下毒的时候,即便没有想别人的父母,不知道有没有想想自己的父母!”

妈妈说的有些激动了。

“他的母亲本来就有病,为了他上大学省钱,都不肯去看病,以至于最后瘫痪,本想他大学毕业能过上好日子,不成想却落得如此结局。两位老人却是十分厚道的,因为家里贫困,政府要补助,他们都拒绝了,说带罪的家门不给政府添负担了,我和你爸虽恨他们儿子铸下大错,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来不仅没有痛说什么,反倒留下了些钱走了。

若儿,我们今天带你来这儿,就是想,让你看到后,也如我们一样,放下内心的仇恨,心里的仇恨,最后只会害了自己,和家人。

更何况,如今他的父母,剩下的日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希望,就是在等待死亡了。”

百感交集,什么语言能说尽此刻的心境呢?!

车驶出村子的时候,若初从车窗里,又远远的看了一眼田地,那个小小的坟墓,根本看不到,只有昏黄萧索的天空,在如泣如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