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落井下石

2016-02-11 作者: 王采瑢
第36章 落井下石

行宫之事,经过各大媒体的渲染,很快人尽皆知,外边的世界,不知道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

事情很快就清楚了。当地县委书记通过以租代征的方式,从农民手里强行夺得大片土地,然后以合法招拍挂的方式,卖给地产商,中间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不过,这位县委书记拿到的钱,倒没有放自己家里,而是给县里修了公路。但是,这毕竟就是一桩严重的官员违法事件,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不说,恐怕自己的下半辈子也要在高墙里度过了。

客观讲,这个事件与地产公司没有法律层面的关系,也就是说,海岳集团没有涉嫌违法违规的操作,是通过公开合理的招拍挂从当地政府手里取得土地。至于械斗,首先是当地村民受到指使来闹事,建筑工人是正当防卫,海岳公司也并无多大责任。这里比较蹊跷的是,为首的几个彪形大汉,在械斗后都失去了踪影,而据当地农民反映,他们不是当地人,事先也不认识他们,他们说要抢地,农民们就糊里糊涂血气上涌跟着一起来了。据现场丢弃的武器来看,也根本不是农家器械,而是定制的长柄刀具。

械斗的事情暂告一段落,但后续事情往往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块土地,当地县政府在征用的时候是违法的,也就是说,虽然已经出让了,但是必须要收回来还给农民。

可是,这里的住房楼已经盖了大半了,很多房子也都已经预售出去了。每到周末,经常有年轻人带着老婆孩子或年老的父母站在附近,充满幸福憧憬的看着自己未来的家。

但是现在,这些房子必须要被推倒,重新变回土地。

愤怒着蜂拥而至的,这次不是村民了,而是已经在此购房的业主们。他们不会去找政府的,也不会去找已经关押起来的县委书记,他们的一腔怒气是冲着开发商来的。

业主们不会去工地,他们直接就到了海岳集团在国贸的总部,示威搞得轰轰烈烈,警察只好戒严了一条街。

公司内部,如临大敌。

于和风也紧急从美国飞回到了北京。

他一边一根一根抽着雪茄,一边去分析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拿地是两年前的,他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村民没有闹事,非要等到这个时候呢?而一系列的事件,一环扣一环,也不像是自然发生,而是有精明的人在幕后策划指使,就像是门外的示威,连口号和标语都是整齐划一的,不是临时聚集起来的业主们所能来得及准备的,还有那篇事先准备好的新闻稿,这,到底是什么势力在幕后策划呢?人在江湖,不如你过得好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把你当作敌人。

不管怎么样,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为妙。

于和风派公司的人,与警察一起,挨个核对楼下示威的人,是不是真的业主。这样一来,有些人,竟是偷偷就溜走了。接下来,这些真正的业主代表,邀请到公司会议室,于和风亲自与他们座谈,介绍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善后方案。

最后达成的意见就是,海岳公司退还业主的购房款,并按照房价的上涨做相应的补偿,并且承诺业主可以优先选购海岳集团在其他地方的房产,并提供优惠价格。

房款退还了业主,地被收回,盖起的项目被推倒,这一场风波,海岳集团损失惨重。而实际上,所有的流程里却并未做错任何事情。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幸好整个集团实力雄厚,并未伤到元气,如果是换到其他略小些的公司,倒闭几乎是肯定的了。

这些事情处理完了之后,案件的处理基本也到了尾声了,被关押的容若初没有任何责任,即日回家。

于和风知道她受了委屈,亲自去接她。

但是,就在于和风马上要离开公司出发的时候,门被闯开了!

钱奎山,钱爷!

于和风很吃惊,他一向跟北京业务没关系,怎么也来了。但是,既然来了,就坐下谈谈。

“钱哥,您怎么来了?”于和风三十年来一直称呼钱奎山为钱哥。

钱奎山掉出了几滴眼泪。于和风更汗了。

“于总啊,咱们老哥几个,三十年来,没少受罪。您出事那两年,我们好不容易撑着,好歹现在有了这个海岳,有了这份基业,可是,现在眼看着就要被这些年轻毛娃娃给败了,您说我心里能不痛心吗?”

“这个,也不能怪容总他们,其实……”

“不怪她怪谁?您这么信任她,她作为职业经理人,是应该知道这块土地有风险的,还去买下来,这不是把您往火坑里推吗?她是打工的,薪水不会少,大不了换个地方,可是,这海岳,是咱们的心血换回来的啊!”

“这个,这个……,那您说怎么办?”

“也不能让她一走了之,到别的公司里继续拿高薪。就应该让她在海岳公司里贬为庶民,将功折罪,这才对得起大伙儿,要不,这海岳公司的老臣,心会凉透的。”

“老哥,不至于吧!”

“于总,怎么不至于?不至于我就不会连夜从广州飞过来了!再说,容若初不管怎么着,这是进了局子了,闹了这么大事没个说法,出来后还是当着总经理,这对公众没法交代啊!”

于和风沉默了。他吧嗒吧嗒吸了几口雪茄,拍拍钱奎山的肩膀说:“钱哥,您这临时飞来北京,一路上也辛苦了,我让秘书在旁边嘉里酒店开个房间,您先休息下,我会处理的。”

钱奎山抹着眼泪儿走出去了。

于和风为难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