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五年之变

2016-04-03 作者: 梦入古
第12章 五年之变

五年时光,弹指而过,孙皓如同一根幼苗,在大明朝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无忧无虑地成长,如今也长成一棵小树。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树,都要有觉悟,孙皓感觉自己的觉悟就很好,看清的自己在大明朝的滚滚历史车辙下,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虾米。

还好自己沾了九世善人的光,能投胎到明朝宁波的一富甲人家,而不是沦为畜生道,投胎成农家的一头猪,注定被宰杀吃肉。

想到这,孙皓感觉自己很满足,很幸福,夫复何求呢?

老师李贽短短几年时光,就老了一大截,孙皓觉得古代人不注重养生,每天风吹日晒,老的特别快。

“鹏举,你我师生已经五载了,为师的才学都传授于你,你日后融会贯通即可,过几年考取个进士功名可谓是轻而易举!”

孙皓是李贽一生的得意,看孙皓的眼光都像在欣赏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品,眼神都要窜出绿火来。

每当被老师李贽这样审视,孙皓浑身就像有一万只蚂蚁爬过,浑身不舒服。

“感谢恩师的精心栽培,大恩大德,学生永世不忘!”孙皓对于李贽呕心沥血地栽培自己,深深地感激。

在孙皓眼里,李贽更像一位固执且可爱的老头,执拗地坚持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学说,在农耕文明的大明朝中,竟然批判重农抑商的国策,大加宣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引导资本主义萌芽。

在同时期,欧洲刚刚完成启蒙运动,做好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万全准备,要一举超越东方古老的中国,最终在二百多年后,将侵略的铁蹄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可惜啊!如果李贽老头真能引导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并进入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恐怕大明朝真的能腾飞一把,不会有后世的任人欺凌,国将不国的命运了!

孙皓觉得李贽的可爱之处,就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幻想用个人微薄的力量来唤醒整个大明朝,这和螳螂挡车有何差别?

但为了一生追求,李贽无忧亦无惧的做了,哪怕人头落地,命丧黄泉。

短短五年,最让孙皓吃惊地就是林婉月的变化,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举止投足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

“皓少爷,你要不要看我给你耍一套剑法?”

“好,你耍给我看!”孙皓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欣赏一番林婉月的剑法,剑快到目不暇接,一阵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孙皓不得不承认,林婉月当初说过保护自己的话不是玩笑,就凭借这一手出神入化的剑法,哪怕十个自己一起上,恐怕也是饮恨当场。

“婉月,你知道什么剑法最厉害吗?”孙皓问道。

“不是**剑法吗,师父说过,虽然天下之大,但在剑法上,**剑法当属第一,无人能出于右!”

“不对,我看过一部剑法才是天下第一,许多武林人士为了这部剑法,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什么剑法这么厉害?”林婉月求知欲强烈问道。

“这部剑法叫做辟邪剑法,连这部剑法有个前提,就是要练此功,必先自宫!”孙皓十分博学地讲解道。

“那这部剑法只能太监能练了呀!”林婉月捂着小嘴,忍不住惊呼道。

“不对,你是没有看到这本辟邪剑法的最后一页,它上面还写着,无需自宫,也可练此功!”

“所以,能练成这部辟邪剑法的人,一定都会变成变态狂的!”孙皓将笑傲江湖里面的武林秘籍说出来了。

“皓少爷,我有些听不懂你的意思!”林婉月发现跟不上孙皓跳跃的思维,失落说道。

“没关系,我只想告诉你,以后少舞刀弄枪,安安静静的做个美人多好!”

林婉月一个剑花后,就将宝剑收了起来,笑道“皓少爷,我好想吃冰糖葫芦,你可不可买给我吃?”

美人有要求,孙皓自然欣然应许,就带着林婉月上街了。

如今,周亚龙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长衣走在大街上,看上去文质彬彬,温尔尔雅的帅气模样,凡是遇见的还未嫁人的大家闺秀都忍不住多瞧上两眼,询问身边丫鬟,这是哪家的少爷郎,好俊啊!

当丫鬟说到是宁波孙家的孙皓少爷时候,往往传来一声女性娇呼,如果问道宁波城的大家闺秀最想嫁给谁,无疑就是孙皓。

只能怪孙皓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诗句,让他名声大噪,据说远在北方京城的当今万历皇帝,都耳闻过这首诗呢。

如此才华横溢,俊秀少年郎,哪个大家闺秀不想以身相许!

此时内心最不爽的就是林婉月,小嘴嘟起来,一脸的不情愿不高兴的样子,恨不得用白嫩小手遮住孙皓的脸,让其他人看不见。

“皓少爷,你说过要娶我为妻,还算不算数啊?”林婉月认真问道。

“当然算数了,我会娶你当大房的,以后你就是孙家的大少奶奶了!”周亚龙没有忘记少年约定,拍着胸脯道。

林婉月这时才稍微安心,自己才是皓少爷要明媒正娶的老婆呢,其他女人恐怕都要嫉妒死自己了,貌美如花的小脸上闪过得意的神彩来!

明朝的食物都是纯天然无公害,包括此时孙皓和林婉月手中的冰糖葫芦,若让孙皓评价一番,只能说明朝的冰糖葫芦才是正宗!

山楂味道很浓郁,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山楂特有的诱人香气,让人忍不住的咽口水,掏出钱来买。

孙皓边吃糖葫芦,享受着美食走在前头,林婉月默默地跟在后面一米远,边走津津有味的吃着,毕竟在这男女大防的封建社会,男友授受不亲,孙皓也不敢有半分逾越。

“听说,皇上要下旨禁海了,以后海商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是啊,海商半数都在宁波城,恐怕下旨禁止海运后,宁波城就不会如同今日这么繁荣了!”

路过茶馆,能听到许多人谈论当今的时政,周亚龙不由一愣,当今万历皇帝又抽了哪门子风,又要海禁了么?

关闭